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笔者采用中药加针灸治疗仪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 2 2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2 2例均为 2 1~ 4 6岁已婚妇女 ,已生育者 17例 ,未生育者 5例。临床主要症状为单侧或双侧少腹或小腹疼痛、腰骶部坠痛、带下量多。妇科检查 :均有单侧或双侧附件区不同程度压痛或增厚或子宫压痛。B超示盆腔积液 13例 ,炎性包块 6例。2 治疗方法2 1 中药内服 中医辨证为湿热瘀结型者治宜清热利湿、化瘀止痛 ,方选五味消毒饮合四妙散加减。方药组成 :金银花 2 0 g、连翘 2 0 g、紫花地丁 2 0g、蒲公英 2 0 g、败酱草 2 0 g、桃仁 10g、苍术 1…  相似文献   
2.
腰腿痛是一组临床多见症状,可伴有一侧或两侧下肢疼痛、麻木等症。临床常见于腰椎间盘突出、膨出、脱出症,腰椎骨质增生、骨质疏松症,腰肌劳损,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外伤等病。在疼痛病中占很大比例,常反复发作,为临床常见、多发、顽症,占针灸门诊患者的20%,任何年龄均有发生,以中老年  相似文献   
3.
月经过少属中医妇科学月经病范畴,为妇科常见病,多见于育龄期妇女。指月经周期正常,经量明显少于既往,不足2天,甚或点滴即净,也称"经水涩少",可伴有月经后期,甚者发展为闭经,应积极治疗。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性腺功能低下、炎症或刮宫过深引起的月经过少。西医采用性激素治疗,调节  相似文献   
4.
面肌痉挛也称为面肌抽搐,类似祖国医学的"眼睑咽动"、"痉急"、"痉证"等范畴,为半侧面部表情肌的不自主性阵发性抽搐,通常多发于一侧的某个表情肌或某组肌纤维束,无神经系统的其他阳性体征.笔者近3年来采用电针治疗面肌痉挛3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笔者采用小针刀配合药物治疗增生性膝关节炎119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119例,均为X光片确诊为增生性膝关节炎,其中男42例,女77例;年龄最小37岁,最大84岁;病程最长22年,最短2个月.  相似文献   
6.
乳腺增生病是妇女常见、多发病,多见于30~50岁妇女,笔者采用中医药治疗该病129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所选乳腺增生病患者129例,均由B超、红外线确诊,均有不同程度的乳房包块、胀痛、刺痛,单侧发病33例,双侧发病96例;年龄最大52岁,最小20岁;病程最长14年,最短2个月.  相似文献   
7.
五指山市有 9个乡镇、1个农场 ,335个自然村 ,10 96 5 2人 ,分布在昌化江、南圣河沿岸 ,五指山、阿陀岭脚下 ,以黎族为主 ,其次是苗、汉族 ,属热带气候。是以致倦库蚊为媒介的班氏丝虫病流行区。1970~ 1971年人群平均微丝蚴感染率为 1.31%(0 .0 7%~ 4.5 6 % ) ,1983~ 1986年人群微丝蚴感染率降至0 .2 3% (0~ 0 .5 5 % ) ,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 1986年消灭最后 1例微丝蚴血症者。 1987年后开始实施基本消除丝虫病后期监测工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内容和方法按卫生部《基本消灭丝虫病地区监测工作技术方案》进行。在原丝虫病流行…  相似文献   
8.
9.
本文统计分析1995年通什市流动人口疟疾发病情况,全年发现病例201例,占全市疟疾病例的81.05%(201/248),发病以本市流动人口严重,占67.66%,而外省流动人口的血片阳性率最高9.00%.由于其流动性大,难于执行防治措施,成为播散疟疾的主要来源,是当前我市疟疾防治工作急待解决的问题.建议各级政府制定制度或条例,加强流动人口的疟疾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0.
面肌痉挛也称为面肌抽搐,类似祖国医学的“眼睑咽动”、“痉急”、“痉证”等范畴,为半侧面部表情肌的不自主性阵发性抽搐,通常多发于一侧的某个表情肌或某组肌纤维束,无神经系统的其他阳性体征。笔者近3年来采用电针治疗面肌痉挛3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