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鼻咽癌目前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放射治疗,或辅以化学药物、手术、中草药等综合治疗。医用激光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为了探讨激光对鼻咽癌的治疗作用,我院在中山医学院物理教研室的协助下,研制成功气化鼻咽癌病灶的CO_2激光仪。自1979年7月开始,对鼻咽癌放疗后鼻咽局部复发病例,进行激光气化治疗,取得一定疗效,现将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大鼠嗅鞘细胞与星形胶质细胞对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分别从新生SD大鼠嗅球、海马、皮质分离、培养嗅鞘细胞、神经干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收集嗅鞘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及其上清液,分别对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进行诱导分化,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并采用免疫组化法对分化细胞鉴定和计数。结果嗅鞘细胞组分化为神经元比率高于星形胶质细胞组(P<0.01)。结论嗅鞘细胞较星形胶质细胞能更好地促进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  相似文献   
3.
现将我院自1981年至1983年使用冷冻仪治疗头颈恶性瘤28例小结如下: 资料分析 冷冻仪:我们应用英国制造的Spembly Cryo-surgery System Type DFS30,该机有自动控温及迅速复温装置,配有微型电偶针对组织测温,可调压力表,读数由0~60磅/时~2,工作压力为35~38磅/吋~2。配有耳鼻喉科,普通外科和妇科专用冷头。可以直接接触致冷及直接喷射液氮致冷,工作物质为液氮。 临床病例:本组28例中,男22例,女6例,年龄最小26岁,最大75岁,40—69岁22例(占78.5%)。 病灶部位及病理类型。本组位于软腭9例(鳞癌  相似文献   
4.
宫颈糜烂是妇科较常见的疾病,是宫颈癌的诱因之一。故积极治疗子宫颈糜烂对防治宫颈癌有重大意义。我院自1981年10月至1984年12月使用英国进口冷冻治疗仪治疗子宫颈糜烂490例,其中有完整随访记录455例,疗效观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病程〈30d的100例脑卒中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康复组和砖照组,康复组按康复方案于指导下行康复训练,对照组自行功能训练。治疗前及治疗40d后分别进行改良巴氏(Barthel)指数评定表评分,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康复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为28.75±13.55,对照组为29.33±14.07,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40d后,康复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为69.50±16.67,对照组为52.33±19.08,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康复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指导下康复训练可以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6.
食品生产经营人员的病毒性肝炎感染情况直接影响到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为了摸清其人群乙型肝炎(乙肝)感染情况,及时将其调离,防止乙型肝炎传播,保护广大消费者,我们对新蔡县城乡食品生产经营人员进行了健康体检及卫生学评价,对可疑HBsAg阳性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ILSA)法进行调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脑出血模型大鼠脑内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cell line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蛋白和mRNA的分布规律.方法 苍白球注入Ⅶ型胶原酶0.4u建立脑出血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原位杂交法分别观察脑出血后2h、6h、1d、4d、7d、14d共6个时间点GDNF蛋白及mRNA的表达变化,以阳性细胞计数作为观察指标.结果 脑出血后2hGDNF主要表达于血肿周围的反应性星型胶质细胞,1d达高峰,14d后恢复基础水平,在6h、1d、4d、7d4个时间点上,3组阳性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GDNF mRNA主要表达于大脑皮质、海马、纹状体、基底前脑、黑质、胼胝体,血肿周围等区域的神经元,血肿中心区域未见表达;1d后达高峰,4d后表达开始减弱,14d后恢复至基础水平.在6h、1d、4d、7d 4个时间点上,3组阳性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脑出血后GDNF及mRNA的表达呈时段性增高.  相似文献   
8.
大功率的CO_2激光对组织有极强的热凝固作用,可瞬间破坏癌组织或切割组织,并可防止手术时癌细胞播散,是治疗癌瘤的有利因素。我院自1976年开始应用激光治疗肿瘤,现将650例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一、恶性肿瘤:共206例,男119例,女87例。年龄12~90岁,40岁以上184例(占89.32%)。 病理类型;鳞状细胞癌109例(52.9%),基底细胞癌91例(44.17%),腺癌3例,恶性黑色素瘤3例。(表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