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8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8 毫秒
1.
林华欢  钟敏泉 《广东医学》2006,27(7):949-949
尸体男性,出生40d身长56cm,体重3900g,阿氏评分10分,足月妊娠,第1胎第1产,剖腹产。出生后1d半因气促、紫绀入院治疗,诊断为新生儿肺炎,住院4d治愈出院。后因反复呕吐1个月,体重不增再次入院,每天呕吐1-2次,呈喷射状,为胃内容物,无发热、抽搐、气促和紫绀。一直母乳喂养,现体重3440g。近两天吃奶欠佳,精神差,夜间哭闹,大便5-6次/d,尿量较多。体检:精神萎糜,偏消瘦,皮肤色素加深,余未见异常。入院后实验室检查:血钠104.2~167.7mmol/L,钾6.97~3.10mmol/L,皮质醇945.2~1310.3mmol/L,醛固酮3.95mmol/L,促肾上腺素(8AM)56pmol/L。染色体核型:G显带,46 XY。入院后第5天高热39.5℃,第6天因血钠高、血压低、重度代谢性酸中毒,心跳、呼吸骤停,经抢救无效而死亡。  相似文献   
2.
林华欢  罗东兰  骆新兰 《广东医学》2006,27(10):1568-1568
患者,女,4岁。气促半个月,体检发现纵隔肿块。半个月前受凉后出现咳嗽,无咳痰,多为连续性干咳,呼吸急促,于当地医院就诊,症状缓解,但仍有气促。CT检查示:右后纵隔中等密度肿块,考虑神经源性肿瘤可能性大。经穿刺活检,病理报告:结合X线,考虑为节细胞神经瘤。于2005年11月1日转我院作进一步的治疗。患者一般情况尚可。11月9日手术,术中见肿物位于后纵隔右侧脊柱旁胸壁上,11 cm×9 cm×8 cm大小,椭圆形,大部分有包膜,质实,与后壁粘连,与肺无粘连。病理大体检查:11 cm×8.5 cm×2.5 cm一块及6 cm×5.5 cm×2 cm不规则碎组织,有部分包膜,切面淡…  相似文献   
3.
1病历摘要患者女,46岁,农民。因持续发热6个月,伴心悸、气促1天,于1997年11月28日由呼吸内科转入心内科。患者于1997年5月始无明显诱因发热,当地医院以“感冒”治疗,体温波动于37℃~40℃,午后升高明显。1997年9月呕血,当地医院考虑“药源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后出血消失,但仍发热。曾做抗链球菌溶血素“O”、血沉、肥达氏反应、血找疟原虫、血常规、胸片等检查,均无异常。当地医院曾反复使用氯喹、地塞米松、抗生素等治疗,体温一直未能控制。1997年11月17日入呼吸内科,发热控制不理想。1997年11月27日始出现胸闷、心悸、气促,不能平卧,心…  相似文献   
4.
内窥镜鼻窦术后中鼻道粘膜的超微病理结构变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探讨鼻内窥镜术后中鼻道粘膜的病理结构变化。方法筛选10例经鼻内窥镜手术后中鼻道粘膜恢复较好的慢性鼻窦炎患者,分别于术后第1、2、3、4个月取中鼻道粘膜进行电镜检查。结果鼻内窥镜术后第1个月时,粘膜内主要表现为纤维组织增生。  相似文献   
5.
林华欢  骆新兰 《癌症》1999,18(2):34190
刘XX,女,40岁(住院号P()3419),于1992年2月因右侧乳腺外上象限肿块经活检为癌而行乳腺H。ISt。d式根治术。病理大体检查:乳房大小为ZICmXI3CmX5em,乳头稍内陷,于乳头旁皮下见一6cmx4cmx3cm肿物,切面实性,灰红及灰白色,边界不清,腋窝淋巴结8粒,蚕豆至花生米...  相似文献   
6.
宫颈刮片在基层医院宫颈病变普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宫颈刮片在宫颈病变普查中的临床指导价值.方法 1 865例受检者行宫颈刮片检查、巴氏染色、细胞学诊断采用TBS分级系统.其中38例经阴道镜组织病理活检对照.结果 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41例(2.21%),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12例(0.64%),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8例(0.43%),鳞状细胞癌(SCC)4例(0.22%),不典型腺上皮细胞(AGC)1例(0.05%).其中38例细胞阳性诊断患者行阴道镜组织病理活检,其符合率为:ASC 33.3%(5/15),LSIL 50.0%(5/10),HSIL 87.5%(7/8),SCC 100%(4/4),AGC 100%(1/1).结论 宫颈刮片仍是一种简单、方便、有效的宫颈病变普查方法,且细胞学异常级别越高,临床指导意义越大.  相似文献   
7.
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副反应与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40,自引:2,他引:38  
目的 探讨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TUAE)治疗子宫肌瘤的副反应与并发症及其防治措施。方法 182例子宫肌瘤接受TUAE治疗,患者年龄28-51岁,平均39.4.TUAE怀经导管双侧子宫动脉注入超化碘油-平阳毒素乳剂(LPE),然后以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子宫动脉近端至血流变缓慢。栓塞后住院治疗3-10d,出院的后分别于栓塞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回院复查,期间观察副反应与并发症。结果 TUAE的副反应包括不同和程度的栓后综合征(182例,100%),尿频,尿急,尿痛(24例,13.2%)和阴道少量流血(25例,13.7%)。TUA的并发症则包括阴道排泄坏死肌瘤组织(5例,2.8%,尿潴留(10例,5.5%),尿路感染(1例,0.5%),小阴唇溃疡(1例,0.5%),臂部淤血,溃烂(1例,0.5%)和卵巢囊肿继发感染(1例,0.5%)。以上TUAE的副作用经过症或特别处理后均恢复正常,无后遗症发生。结论 TUAE的副反应是可逆的TUAE的并发症均是可以防治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膀胱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对5例膀胱小细胞癌进行临床病理回顾性分析。结果男4例,女1例,肿瘤细胞表达神经内分泌标记物Syn,NSE,CgA。结论膀胱小细胞癌是一种少见的高度恶性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确诊依靠病理学检查及免疫组化。  相似文献   
9.
腮腺腺淋巴瘤的CT及MRI诊断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目的探讨腮腺腺淋巴瘤的CT及MRI表现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组织病理学证实的30例腮腺腺淋巴瘤患者的CT及MR的影像学特征及其相关病理学改变,影像学分析包括病灶数目、部位、大小、形态、密度或信号。为了探讨腮腺腺淋巴瘤发病部位特征,在腮腺矢状面将其分成4个象限。30例中男29例(96.67%),女1例;50岁以上者26例(86.67%)。结果30例患者37侧发病,共44个病灶,其中病灶位于腮腺后下象限者25个(56.82%);多发者10例(33.33%);42个病灶边界清楚;22例行CT检查共发现32个病灶,其中增强CT值上升的平均值为(29.27±14.11)HU,3例CT延迟扫描显示3个病灶强化延迟。8例行MR检查,共发现12个病灶,其内信号全不均匀。结论>50岁的男性患者,CT和(或)MRI发现腮腺浅叶的后下象限病灶,边界光整,内部密度或信号不均匀,有明显强化,而且多发者,诊断时应首先考虑腺淋巴瘤可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中下段直肠癌的表达及与直肠系膜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病理大切片技术前瞻性研究56例中下段直肠癌直肠系膜转移的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肿瘤组织MMP-2的表达。结果75%(42/56)的中下段直肠癌MMP-2表达阳性;T2、T3期直肠癌MMP-2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9.6%和88.9%,明显高于T1期直肠癌的33.3%(P=0.013)。Ming分型中,浸润型直肠癌MMP-2表达阳性率为91.2%,明显高于膨胀型直肠癌的40.0%(P=0.001)。中下段直肠癌直肠系膜转移率为64.3%(36/56)。系膜转移阳性的36例中有31例(86.1%)MMP-2表达阳性,而系膜转移阴性的20例中仅11例(55.0%)MMP-2表达阳性(P=0.01)。结论中下段直肠癌MMP-2表达与浸润深度和Ming分型密切相关。MMP-2可能参与中下段直肠癌直肠系膜转移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