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4篇
医药卫生   24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巴戟天枯萎病对寄主显微构造及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枯萎病能显著影响巴戟天肉质根的显微构造,并显著影响巴戟天营养器官B,Mn等元素的转运以及根、茎的β-谷甾醇含量,使肉质根总糖含量下降5.42%~15.29%。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不同产地五年生巴戟天微量元素、糖类、总蒽醌、氨基酸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德庆、高要产的巴戟天含量均较高。  相似文献   
3.
不同引种地檀香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林励  徐鸿华 《中药材》1995,18(8):411-413
对进口檀香及广东、海南、云南引种檀香的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引种檀香微量元素及挥发油中有效成份含量均与进口样品接近,提示上述地区引种檀香是基本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木豆中牡荆甙与异牡荆甙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进一步了解木豆(CajanuscajanL.Milsp)嫩茎叶的化学成分,以溶剂法、结晶法及柱层析法从木豆中将牡荆甙(vitexin)与其异构体异牡荆甙(isovitexin)分离,并以红外光谱法(IR)、紫外光谱法(UV)、质谱法(Ms)、13C谱法(13CNMR)、1H谱法(1HNMR)确定了两者的结构,其中异牡荆甙系首次从木豆中分得。  相似文献   
5.
陈康  林文津  林励 《中成药》2005,27(2):173-176
目的:分析麻黄蜜炙后生物碱与挥发油两类主要成分的变化.方法:用气质联用方法分析蜜炙后挥发性成分的变化,按<中国药典>测麻黄总碱的方法比较蜜炙后麻黄总碱的变化情况.结果:蜜炙后挥发性成分变化较大,其中异桉叶素、对-聚伞花素、D-柠檬烯、桉叶素、T-萜品烯等含量显著升高,苯甲醛、四甲基吡嗪、对乙烯基茴香醚、1-α-松油醇、T-松油醇等含量均降低;总生物碱含量则均表现为减少.结论:麻黄蜜炙后辛散发汗力减弱,润肺平喘作用增强,可能与总碱含量减少及挥发油特征变化有关,这为研究古人的炮制机理提供新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不同炮制方法对化橘红中柚皮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以柚皮苷含量为指标,考察不同炮制方法对化橘红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柚皮苷含量,色谱柱:Kromasil ODS柱(250 mm×4.6 mm),流动相:甲醇二水-乙酸(35:61:4),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83 nm,柱温:25℃.结果采用不同的炮制方法,化橘红柚皮苷含量有显著差异,以静电干燥明显高于烘干干燥、自然干燥和真空干燥.结论以静电干燥所得化橘红柚皮苷含量高,是炮制化橘红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沉香挥发油对H2O2所致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单克隆细胞系(PC1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PC12细胞,采用H2O2制备细胞损伤模型,运用乳酸脱氢酶(LDH)和四唑盐(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应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胞膜电位(MMP)和细胞内活性氧含量;应用试剂盒-酶标仪法测定细胞内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SH-Px)的活力。结果 不同浓度H2O2对PC12细胞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当浓度达到200 μmol·L-1后,对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减缓;与正常对照组对比较,模型组的细胞存活率较低,ROS、MDA含量较高(P < 0.01),但SOD和GSH-Px含量明显降低(P < 0.01);与模型组比较,沉香挥发油各剂量组的ROS、MDA含量明显降低(P < 0.01),而细胞存活率、SOD和GSH-Px酶活力则显著增强(P < 0.01)。结论 沉香挥发油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对H2O2致PC12细胞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蒸发光散射法(HPLC-ELSD法)分析比较国内外蜂蜜中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的质量分数.方法 采用Watcrs XBridgeTM Amide(4.6 mm×150 mm,3.5 μm)色谱柱,以乙腈-0.2%(体积分数)三乙胺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增益值为4;柱温:40℃.结果 国内蜂蜜中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质量分数分别在352.36~ 432.47、317.91~409.34、7.94~ 28.81、8.58~56.21 rng/g范围内;国外蜂蜜中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分别在376.26~437.43、284.16~379.51、9.03~25.63、23.42~56.45 mg/g范围内;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6.69%~99.59%之间.结论 国外蜂蜜中葡萄糖平均质量分数高于国产蜂蜜,其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国内外蜂蜜中果糖、蔗糖、麦芽糖、葡萄糖+果糖质量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国内外蜂蜜中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的质量分数均符合《中国药典》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14963-2011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不同磁共振(MR)对比剂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O1O 年9月-2O13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 MR 检查的患者77O1例,根据入院就诊时间随机分为3组,每组2567例。对 A 组患者应用钆喷酸葡胺(Gd - DTPA)对比剂;对 B 组患者应用钆双胺(Gd - DTPA - BMA)对比剂;对 C 组患者应用钆贝葡胺(Gd- BOPTA)对比剂,并就3组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存在基础疾病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 O3%)高于不存在基础疾病的患者(O.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C 组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与 A、B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A、B 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O. O5)。结论在MR 对比剂的临床应用中,Gd - BOPTA 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但整体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因此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金针菇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金针菇的挥发性化学成分.方法 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金针菇挥发性成分,应用GC-MS法鉴定其化学成分,并计算出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从水蒸气蒸馏法所得物中分离出30个组分,其中亚麻酸、软脂酸和软脂酸乙酯相对含量分别为32.74%,6.41%,4.96%.结论 金针菇挥发性成分中富含活性物质亚麻酸等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