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8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临床路径(CP)应用于大容量肺灌洗治疗尘肺患者实施效果.方法 将130例大容量肺灌洗治疗尘肺患者按住院顺序随机分为CP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5例实施传统治疗和护理,CP组65例实施CP,比较两组的治疗、护理效果.结果 CP组平均每人住院费用(8803.66±812.02)元,对照组平均(10534.69±1035.43)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P组平均每人住院天数(9.7±1.3)d,对照组平均为(12.9±2.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P应用于大容量肺灌洗治疗尘肺能提高医疗护理质量,降低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在临床实践中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改良大容量全肺灌洗术(WLL)治疗尘肺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进行抽样,32例二期或三期尘肺病患者行分侧WLL,采用患者自身左右肺配对对照研究.治疗侧肺(治疗组)采用改良WLL,即共灌洗9次,在灌洗第2、4、6、8次末经气管导管注入复方异丙托溴铵后再行加压通气,灌洗第9次末行加压通气,每次加压通气时鼓肺6次.对侧肺(对照组)采用常规WLL,即共灌洗12次,在灌洗第3、6、9、12次末行加压通气,每次加压通气时鼓肺4次.比较两组的灌洗时间、灌洗液的残留量、灌洗出的粉尘含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费用.结果 治疗组灌洗时间、灌洗液的残余量及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粉尘含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两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WLL比较,改良WLL治疗尘肺病能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肺心病伴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伴Ⅱ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无创组31例,用美国伟康无创呼吸机治疗;药物治疗组30例,用氨茶碱加尼可刹米静脉滴注。治疗1、5d对比观察临床症状及血气分析结果。结果无创组31例,好转29例(90.32%);死亡2例(6.45%)。药物治疗组30例,好转21例(70.0%),死亡9例(30.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19,P<0.05)。无创组治疗1d后PaO2上升明显,PaCO2显著下降,pH值升高,与药物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d后无创组动脉血气接近患者平时稳定期水平,PaO2上升明显,PaCO2显著下降,pH值升高,R、HR、PaO2、PaCO2、pH值与药物治疗组治疗5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和通气功能,对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起到良好的作用,可有效控制疾病发展,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多是重症结核或血行播散型结核的特殊表现,临床上较少见,且因临床表现复杂,易漏诊及误诊。近年来随着B超、CT、胸(腹)腔镜及积液多项指标,如抗结核抗体、结核杆菌DNA聚合酶链反应(TB PCR)、腺甘酸脱氨酶(ADA)、溶菌酶(LZM...  相似文献   
5.
6.
目的:研究小剂量长疗程罗红霉素对下呼吸道绿脓杆菌感染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60例下呼吸道绿脓杆菌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治疗组(n=30),根据药敏结果两组均选用2种敏感抗生素联合抗绿脓杆菌治疗,疗程3~4周,并治疗基础疾病。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罗红霉素胶囊口服0.15 g,2次/d,疗程6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6个月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变化及6个月后细菌清除率。结果:细菌清除率对照组26.7%(8/30),治疗组71%(20/28),治疗组细菌清除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与对照组相比,6个月小剂量罗红霉素干预可明显提高绿脓杆菌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亚群数量及CD4+/CD8+比值(P<0.05),下调CD8+亚群数量(P<0.05)。结论:小剂量罗红霉素长疗程干预可改善下呼吸道绿脓杆菌感染患者的细胞免疫力,并有利于抗生素对绿脓杆菌的清除。  相似文献   
7.
临床路径在大容量肺灌洗治疗尘肺中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临床路径(CP)应用于大容量肺灌洗治疗尘肺患者实施效果。方法将130例大容量肺灌洗治疗尘肺患者按住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5例实施传统治疗和护理,实验组65例实施CP,将两组的治疗、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灌洗后患者临床症状及肺功能均有极显著差异。住院费用:实验组平均每人8803.66土812.02元,对照组平均每人10534.69±1035.43元,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住院天数:实验组平均每人9.74±1.32d,对照组平均每人12.98±2.37d,两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结论CP应用于大容量肺灌洗治疗尘肺能提高医疗护理质量,降低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在临床实践中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8.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金葡菌肺炎)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肺部感染,常发生于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金葡菌肺炎病情较重,易并发金葡菌性败血症,病死率较高。2003年我科收治了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并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败血症患者两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5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最佳护理措施。结果:本组5例患者已有4例痊愈出院,平均住院天数为17 d;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仍住院治疗但病情稳定患者1例,已撤离呼吸机行鼻导管给氧。结论:将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集中在隔离病房的ICU,并进行严密观察、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治愈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尘肺临床路径的变异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尘肺临床路径中的变异因素,研究临床路径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观察228例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大容量全肺灌洗患者。在临床路径表上记录每例患者每日目标完成情况,对于偏离路径的病例在变异记录单上记录其变异原因,并分析临床路径变异的影响因素。结果通过对变异事项的统计得出:发生变异的病例达50.43%。来源于操作因素变异发生率25.44%、医院系统变异发生率24.56%、负性变异发生率达40.35%。结论通过对变异结果分析,可及早发现重要的变化趋势,不断修改、完善CP,使之形成一个良性的医疗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