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8篇
医药卫生   97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泡征募(ARS)通气方式对单肺通气(OLV)时氧合和肺内分流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全麻诱导后插入右双腔支气管导管,开胸后行OLV。观察组ARS于开胸后15min进行。记录动脉血压、HR和SpO2,并在侧卧后双肺通气(TLV)15min、OLV15min、OLV40min行动脉血气分析,以简化肺内分流公式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值。结果TLV15min和OLV15min时,观察组和对照组的SpO2、SaO2、PaO2、Qs/Qt和PaCO2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OLV40minARS观察组较对照组PaO2显著增加(P<0.05),Qs/Qt明显降低(P<0.05)。结论ARS通气方式在麻醉状态下OLV时可改善肺内氧合,降低肺内分流。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临床上不明原因的血尿病人很多,由于对血尿的来源和病因诊断不明,所以给血尿的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使许多病人错过了急性疾病治疗的最佳时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血尿的原因很多很复杂,它会出现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结核、结石、肿瘤、间质性肾炎、上尿路感染、下尿路感染、血管畸形等.临床上借助于B超、CT、造影及膀胱镜检查进行诊断,但这些手段对于早期的炎性改变却爱莫能助.而尿液的红细胞改变却是最早的信号.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猪下肢枪弹伤所致肺间接伤的CT表现规律及机制.方法 将14头猪随机采用高速弹射击,建立猪下肢枪弹伤中等程度损伤(软组织贯通伤,M组)和重伤动物模型(骨折,S组),每组7头,利用CT技术对动物模型致伤前、后瞬时、10 min,40 min,6 h的肺部组织结构影像学进行观察,同时测定炎症反应指标:体温、外周血白细胞总数、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结果 (1) 猪下肢枪弹伤不同伤情下的肺间接伤包括渗出、实变、出血、不张、细支气管炎、胸腔积液、肺间质改变;(2)肺间接伤发展程度与枪弹伤伤情程度存在一致性趋势.伤后40 min,S组细支气管炎发生率高于M组(P<0.05),伤后6 h S组的渗出、实变、胸腔积液、肺间质渗出发生率高于M组(P<0.05);(3)IL-6水平伤后上升,6 h达到高峰.伤后40 min,6 h 2组间IL-6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4) 伤后随IL-6水平的上升,肺渗出、实变和细支气管炎发展加重.结论 不同程度猪下肢枪弹伤所致的肺间接伤伤情程度与枪弹伤伤情相一致;致伤后早期,应激性炎症参与肺部间接伤的发展和加重.  相似文献   
4.
氯胺酮对新生大鼠认知功能和海马突触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氯胺酮对新生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以及对海马突触素的影响。方法:1周龄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对照组给予与氯胺酮组相同体积的等渗盐水;氯胺酮100 mg组和50 mg组麻醉诱导时分别腹腔注射氯胺酮100和50mg/kg,以后每小时追加首次剂量的1/2,维持麻醉6h。麻醉后21d进行旷场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后取海马标本行突触素免疫组化染色,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并采集图像,用Image J图像处理软件分析荧光半定量A值。结果:氯胺酮可导致大鼠的认知功能的降低,海马突触素表达增加(P<0.05),氯胺酮100 mg组和50 mg组之间海马突触素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胺酮可降低新生大鼠的认知功能,并上调海马突触素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缺血期经肠腔灌注高氧液对家兔肠缺血-再灌注后肠黏膜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家兔24只,随机均分成三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高氧液处理组(HOS组)、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Sham组只开腹游离但不夹闭肠系膜上动脉(SMA),另两组用无损伤动脉夹夹闭SMA1h。HOS组于缺血期以20ml.kg-1.h-1恒速向肠腔灌注高氧液1h,I/R组则以相同的方式灌注等量的生理盐水,松开动脉夹再灌注2h后取标本。光镜下观察各组肠黏膜组织形态学改变,测定肠黏膜组织ATP含量和肠道的氧摄取率(ERO2);定量分析门静脉血中细菌内毒素(ET)含量;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乳酸(Lac)水平;观察细菌移位率。结果与Sham组相比,I/R组光镜下肠黏膜损伤严重,肠黏膜组织ATP含量及肠道的ERO2均明显下降,血液中ET含量、Lac和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同时出现了广泛的细菌移位;经肠腔灌注高氧液(HOS组)能够明显改善小肠黏膜损伤及上皮细胞形态学改变,显著提高肠黏膜组织ATP含量及ERO2;明显降低血液中ET、Lac和TNF-α水平(P<0.05或P<0.01),同时显著减少肠道细菌移位率(P<0.05)。结论肠腔灌注高氧液能够显著减轻肠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小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小肠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6.
高氧液对缺血再灌注家兔多脏器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观察高氧液向人体组织细胞直接供氧,改善肌体的缺血缺氧状态,探讨高氧液对缺血再灌注家兔多脏器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家兔36只,采用失血性休克模型,随机分为3组,检测多脏器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TNF)含量及血浆酸性磷酸酶(ACP)、镁离子(Mg2+)浓度等,小肠组织作电镜观察。结果再灌注90min后,高氧液治疗组肝、肾、肺、肠等组织器官中的MDA和TNF水平低于对照组,SOD水平则高于对照组,血ACP、Mg2+浓度高氧液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电镜观察,肠黏膜上皮细胞损伤,高氧液组不明显。结论高氧液对家兔缺血再灌注多脏器细胞的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异丙酚联合米非司酮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异丙酚联合米非司酮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异丙酚 (或联合米非司酮 )静脉麻醉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 ,并与一般人工流产手术进行对比 ,观察镇痛效果、手术时间、用药量、术中出血量及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等。结果 异丙酚联合米非司酮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 ,镇痛率10 0 % ,手术时间缩短、宫颈充分软化率高 ,术中用药少 ,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低 ,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增加。结论 异丙酚联合米非司酮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 ,具有效果好 ,副作用小等优点 ,临床上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长托宁和阿托品作为麻醉前用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陶蕾  柴伟  姚立农  杨永慧  赵晖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22):2664-2665
目的:了解新型抗胆碱药物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和阿托品作为麻醉前用药的差异.方法:选择气管插管静脉全麻下行腹部手术患者24例,随机分为长托宁组和阿托品组各12例.长托宁组肌注长托宁1 mg,阿托品组肌注阿托品0.5 mg.记录术前及术中各个时间点的动脉收缩压(SP)、舒张压(DP)、心率(HR)和脑电双频谱指数(Bis).术毕拔管前,用带储器的可控式负压吸痰管清理患者口腔分泌物,收集于烧杯中,用量筒计量.结果:两组患者各个时间点的SP、DP、HR和Bis无差异,术毕口腔分泌物量无差异.两组患者单位时间内单位体重异丙酚用量长托宁组少于阿托品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长托宁与阿托品比较,用于长时间手术的麻醉前用药,不但能有效地抑制腺体分泌,而且具有中枢镇静作用,可减少麻醉药物用量.  相似文献   
9.
10.
陶蕾  孙绪德  杨永慧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24):3938-3939
目的:比较恒速输注异丙酚4mg/(kg·h)全凭静脉麻醉和静吸复合麻醉的效果及麻醉费用的差异。方法:选择择期全麻手术患者60例,分为全凭静脉麻醉组(A组)和静吸复合麻醉组(B组)各30例。两组均快速诱导插管,术中按需追加芬太尼、维库溴铵维持肌松。A组恒速输注异丙酚4mg/(kg·h),B组持续吸入异氟醚。记录麻醉时间,唤醒时间,各个时间点的生命体征及脑电双频指数(BIS)值。计算麻醉费用。术后24h随访,了解有无术中知晓。两组间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结果:两组患者观察过程中生命体征差异无显著性,BIS值A组大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A组患者的唤醒时间明显短于B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两组患者的麻醉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术中知晓。结论:按照4mg/(kg·h)的剂量恒速输注异丙酚,能够满足麻醉需求,并未增加麻醉费用,可以在广大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