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0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8 毫秒
1
1.
2.
何艳梅  杨婉恩  孙强  李怡 《中国病案》2010,11(10):30-31
目的了解≥60岁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就医状况。方法分析某院1989年-2008年收治的老年恶性肿瘤病例资料。结果共收治恶性肿瘤36112例,≥60岁老年人恶性肿瘤12209例(33.81%),其中男性8504例,女性4155例,男女之比为2.05:1;前10位恶性肿瘤9305例(76.21%),依次为食管癌1980例、大肠癌1869例、肺癌1556例、胃癌889例、贲门癌782例、鼻咽癌625例、肝癌609例、皮肤癌408例、膀胱癌311例、恶性淋巴瘤277例;前10位恶性肿瘤年龄以60岁~69岁高发,占63.03%;前10年收治老年恶性肿瘤3744例,后10年8465例,前、后10年相比,增长126.10%。结论老年恶性肿瘤病例呈逐年增长趋势,以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为主,应加强恶性肿瘤防治工作,提高"三早"和治疗后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250例脑血管病住院死亡病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脑血管病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 ,且在我院病死率仅次于肿瘤而位居第二。本文对我院 1993~ 2 0 0 0年间 2 5 0例脑血管病的死亡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如下 :资料与方法以我院 1993~ 2 0 0 0年脑血管病住院死亡 2 5 0例为对象 ,按ICD 9的基本死因分类汇总。结果与分析1 年龄分布 :1993~ 2 0 0 0年 8年间脑血管病死亡者的年龄构成见表 1,经 χ2 检验各年龄段之间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χ2= 2 3 65 7,P <0 0 1)。随着年龄的增长死亡数增高。表 1  1993~ 2 0 0 0年脑血管病死亡年龄构成比较31~ 41~ 51~ 61~合…  相似文献   
4.
5.
5例疑难疾病编码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ICD-10是一门科学性、技术性、专业性较强的疾病分类方法.经常会遇见到少见、疑难的疾病,这就需要遵循ICD-1 0的编码原则和查找方法,在疾病被确定的范围内寻找相应的编码,对照病历,才能准确编码.本文报告5例疾病的疑难编码,并提出解决办法进行讨论.正确与否,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病案管理工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病案是医院的宝贵财富。病案管理是医院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病案管理的水平,直接体现医院的管理水平和医疗质量。随着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化、医院管理的不断加强;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法律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实施,对病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就我院如何做好病案管理工作谈几点做法。1领导重视,严把病案书写质量关病案的“形成”是病案质量管理的起点,提高病案书写质量是病案形成的重点。只有领导重视,成立有关管理机构,加强法律意识教育,规范病案书写标准,制订病案质量检查制度,提高医…  相似文献   
7.
535例恶性肿瘤病人住院死亡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发病率及死亡率均有上升趋势,且在我院住院病死率中居首位。为配合临床研究和预防保健工作,揭示恶性肿瘤患病及死亡的主要原因和规律,提高诊治水平。现将1993-2001年我院535例恶性肿瘤住院死亡的病例统计分析如下: 一、资料来源与方法 以我院1993-2001年恶性肿瘤住院死亡535  相似文献   
8.
1213例60岁以上老年住院病人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目的 探索老年慢性病治疗与预防的工作特点和规律,为老年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进一步提高医疗护理质量,降低老年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 按国际疾病分类编码,以出院主要诊断进行统计汇总。结果 老年住院死亡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平均死亡年龄为70.99岁,主要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恶性肿瘤、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损伤和中毒。结论 必须以预防为主,做好社区医疗保健工作,加强健康教育,做到多宣传、多普查、早诊断、早治疗,努力提高医务人员的素质,不断提高医疗、护理技术水平,从而达到降低老年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老年生活质量、延长寿命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1857例糖尿病住院病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10年的糖尿病住院病人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糖尿病的主要危害因素。方法按国际疾病分类编码,以出院第一诊断进行统计汇总。结果除年龄、性别、时间、季节等与糖尿病的发生有关外,生活水平的提高,缺少体育锻炼及不良的生活方式等也是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加强预防保健,开展健康教育,建立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加强糖尿病防治的研究,从而达到控制和降低有关危险因素,提高糖尿病病人的生活质量,降低病残率及延长寿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10年的住院儿童死亡病例进行分析,研究对危害儿童健康疾病的主要因素,为儿童疾病的医疗和预防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提高医疗、护理质量,降低儿童病死率。方法按国际疾病分类编码,以出院第一诊断进行统计汇总。结果0~14岁儿童病死率1.39%,新生儿死亡人数占儿童死亡总人数的36.64%。儿童的主要死因依次为新生儿疾病、传染病、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和先天畸形。结论提示提高围生期及新生儿期的保健服务质量和全民健康意识,做到有病早检查、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降低儿童病死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