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养血调经合剂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0例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0例,对照组甲(痛经丸)157例,对照组乙(芬必得)143例。结果治疗组治愈126例,好转149例,无效25例,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甲治愈43例,好转70例,无效44例,总有效率74.13%;对照组乙治愈38例,好转68例,无效37例,总有效率74.13%。结论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二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2.
健脾疏肝法治疗经前期综合症2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培俐  张俭樽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4):2700-2701
经前期综合征(premensmmlsyndrom,PMS)是指妇女在月经周期的后期(黄体期)表现出的一系列生理和情感方面的不适症状,症状与精神和内科疾病无关,并在卵泡期缓解的一组征候群。国内报道,育龄妇女PMS发生率为30.4%~41.9%,青春期尤其是高三女生的发病近年来有上升趋势,这可能与升学压力过高有关。本病病因及病理机制复杂,目前仍不十分清楚,临床上也以对症治疗居多,但多无明确的长期疗效。近2年来,我们用健脾疏肝法治疗高三女生经前期综合征24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梅花针加走罐与流感疫苗加丙种球蛋白对反复外感患者的预防效果.方法:将门诊收治的80例反复外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梅花针加走罐在冬季"三九"天,夏季"三伏"天治疗;对照组采用冬季注射流感疫苗及丙种球蛋白.两组均在治疗三个疗程后回访并统计结果.结果:三个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7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梅花针加走罐预防反复外感效果显著,操作简单,副作用小,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4.
梅花针加艾灸治疗带状疤疹杨培俐,刘丽萍,田永红,杨素萍包头铝厂职工医院(014046)带状疱疹又名“缠腰火丹”。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笔者采用梅花针叩刺加艾治疗此病11例,均获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共收治11例,其中男7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点刺拔罐退高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高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半小时和五小时后测体温,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是96.7%、93.3%,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是88.3%、81.7%。结论:点刺拔罐退高热效果肯定,副作用小,操作简单,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梅花针加走罐与流感疫苗加丙种球蛋白对反复外感患者的预防效果。方法:将门诊收治的80例反复外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梅花针加走罐在冬季“三九”天,夏季“三伏”天治疗;对照组采用冬季注射流感疫苗及丙种球蛋白。两组均在治疗三个疗程后回访并统计结果。结果:三个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7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梅花针加走罐预防反复外感效果显著,操作简单,副作用小,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7.
血府逐瘀加减治疗慢性荨麻疹刘丽萍,杨培俐包头铝厂职工医院(01404)慢性荨麻疹是一种顽固难治的皮肤病,以瘙痒性风团为主要临床表现。常因风寒,汗出,饮酒或食酒虾等而诱发。笔者应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多例慢性荨麻疹,均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举例如下。例1...  相似文献   
8.
紫草为紫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味甘,性寒,入心肝经,具有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的功效.其主要化学成分为多种蒽醌类化合物,药理作用为解热、消炎、抗病毒、抗真菌、强心、抗癌等.紫草为临床常用中药,可制成多种剂型,广泛应用于皮肤科.笔者运用紫草配伍其他中药内服治疗麻疹、荨麻疹、玫瑰康疹、过敏性紫癜、点滴型银屑病等;配合其他疗法,外用复方紫草煎液治疗丹毒、脚癣感染、疖肿等;外用复方紫草油治疗湿疹、皮炎、烧烫伤、皮肤黏膜糜烂、溃疡等;外用复方紫草膏治疗手足皲裂、冻疮、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等多种皮肤病,取得满意疗效.现举病例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内服加中药腹部热熨及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抗菌药口服。两组均治疗10天为一个疗程,两个疗程后统计治疗结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7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有显著疗效,且操作简便、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0.
产褥期抑郁症 ,是产褥期妇女精神疾病的一种 ,即指产妇在产褥期内出现的抑郁症状 ,称为产褥期抑郁症 (postpad umdepression)。以心情压抑沮丧、感情淡漠 ,对生活、家庭缺乏信心 ,甚至思维障碍、迫害妄想、及至伤婴或自杀行为等为临床表现。产褥期抑郁症因其发病时期的特殊性而给治疗带来一定困扰 ,中医药因其较少的毒副反应而占据了良好优势。笔者认为 ,运用中医药治疗本病 ,同样需从辨证论治、整体观念出发 ,兹分析探讨如下。1 病名与诊断本病至今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 ,许多医院采用美国《精神疾病的诊断与统计手册》(1994版 ) ,产褥期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