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4年~1996年,我们对30例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病人应用小剂量尿激酶抗凝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 一般资料本组30例,男24例,女6例,年龄在46~76岁。心电图检查均符合以下条件:①T波巨大,高耸或深倒置,双肢对称,波体变窄,形似箭头样;②T波平坦,左胸导联T波振幅低于R波的1/10;③TV1>TV5或V6;④早搏后的T波改变近似缺血型ST段压低,ST段水平化伴ST—T连接角变锐;⑤PtFV1负值增大。⑥临床可无症状,部分患者有胸闷症状;⑦没有出血史无抗凝禁忌证。2 治疗方法病人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石家庄地区支气管哮喘患儿常见吸入性过敏原的种类,协助哮喘患儿的诊断和治疗,为特异性免疫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1~12月就诊的哮喘患儿200例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对各种变应原阳性率进行分析。结果被检查200例患儿中SPT阳性者162例(81%);其中粉尘螨占46.5%;户尘螨占39.5%;花粉占21%以上;狗毛和猫毛占19%。不同年龄对过敏原的过敏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粉尘螨和户尘螨是石家庄地区哮喘患儿常见过敏原,过敏原是诱发哮喘发作的重要因素,通过变应原点刺结果可以协助诊断,并为免疫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变应原皮肤点刺( SPT)结果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 EOS)计数水平在支气管哮喘儿童中的诊断意义及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9月呼吸科门诊或住院期间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的1~14岁患儿962例进行SPT测定及外周血EOS检测,应用统计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96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中SPT阳性者706例,占73[.4%。其中以粉尘螨(42%)、户尘螨(40.1%)、棉絮(236.%)、鸡蛋(19.8%)、动物毛(狗毛16.4%,猫毛15.8%)及香烟(14.3%)为主。支气管哮喘患儿SPT阳性强度和其外周血EOS计数分度之间呈良好正相关性( r =0.81351, P <0.01)。结论尘螨为支气管哮喘患儿最常见变应原。皮肤点刺实验对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而外周血EOS计数为脱敏治疗提供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4.
支气管肺炎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在普遍滥用抗生素及抗生素严重耐药的今天,如何快速有效的使疾病好转,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及耐药,是我们探索的目的。我科自2005年至今采取胸部超短波佐治婴幼儿支气管肺炎,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患儿,女,出生半小时。以“生后发绀伴喉中痰鸣半小时”于2006年10月10日收住。系孕2产2。早破水12h。胎龄40周臀位手法助产娩出。产时未见羊水。全身皮肤发绀,予清理呼吸道、吸氧等治疗患儿哭声响亮,但喉中痰鸣,呼吸急促,口唇发绀,故急诊收住院。[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丹龙平喘方对儿童哮喘间歇期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和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 将140例哮喘间歇期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龙平喘方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止咳时间、平喘时间、肺啰音消退时间、祛痰时间;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7(interleukin 17,IL-17)、IL-33]和气道重塑指标[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 9,MMP-9)、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ICAM-1)]的水平;对比两组肺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患者的止咳时间、平喘时间、肺啰音消退时间、祛痰时间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治疗后TNF-α、IL-17、IL-33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TGF-β1、MMP-9、ICAM-1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FVC、FEV1/FVC、FEV1预计值显著升高(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龙平喘方能提高儿童哮喘间歇期的疗效,降低炎症因子的水平,抑制气道重塑,提高肺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肺炎支原体(MP)肺炎患儿黏液栓形成与MP菌量、混合细菌或病毒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河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MP感染所致肺实变患儿87例,根据支气管镜下表现,将患儿分为黏液栓组(34例)和非黏液栓组(53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对患儿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MP-DNA定量;取痰液及BALF用于细菌培养;采用GeXP多重基因表达分析系统联合多重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痰液病毒。结果 黏液栓组高菌量比例、混合病毒感染率分别为64.7%(22/34)、52.9%(18/34),高于非黏液栓组的24.5%(13/53)、20.8%(11/53)(P<0.05)。两组混合细菌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菌量〔OR=10.682,95%CI(1.447,78.877)〕是MP肺炎患儿黏液栓形成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MP肺炎患儿黏液栓的形成与MP菌量、混合病毒感染有关,而未见与患儿性别、年龄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清热解毒祛痰方辅助支气管镜治疗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痰热闭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中医辨证为痰热闭肺证的RMPP 87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42例),入组患儿均给予支气管镜灌洗、阿奇霉素抗菌等治疗,研究组加服清热解毒祛痰方14 d,观察对比各组退热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咳痰减少时间、...  相似文献   
9.
1临床资料患儿,女,出生半小时。以“生后发绀伴喉中痰鸣半小时”于2006年10月10日收住。系孕2产2,早破水12h,胎龄40周臀位手法助产娩出。产时未见羊水,全身皮肤发绀,予清理呼吸道、吸氧等治疗患儿哭声响亮,但喉中痰鸣,呼吸急促,口唇发绀,故急诊收住院。查体:体温不升,脉搏140/m  相似文献   
10.
杨会荣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9):895-896
新生儿系指从脐带结扎到生后28d内(〈28d)的婴儿,在此阶段的婴儿不论发生何种病变,都可以对生命造成威胁,而新生儿期出血,不论哪个器官,何种原因造成,若不及时救治,都可迅速危及到生命甚至造成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