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36篇
医药卫生   17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颞骨巨细胞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43岁。因右侧太阳穴处刺痛半年入院。体检:右颞部、颞下窝肿胀,有压痛,皮温不高,张口受限Ⅱ°,双侧颞颌关节活动度无明显异常,心、肺、腹(-),血常规及生化正常。影像表现:X线片见右侧颞骨圆形局限性骨质密度减低,边缘清,无硬化。CT示右颞骨溶骨性骨质破坏,未见死骨、硬化带及骨膜反应,破坏区内见软组织肿块向内伸至颞窝,边界不清,CT值42HU,增强后明显强化,CT值76HU,诊断右颞占位性病变(图1)。MRI示右颞部类圆形稍长T1、短T2信号,增强后呈不均匀明显强化,大小约2.5cm×2.0cm,边缘模糊不清,并向周围组织侵犯,病灶向前外侵犯咬肌…  相似文献   
3.
CT和MRI是研究舌咽、迷走、副神经和舌下神经解剖和神经病变的重要方式,软组织肿块在MRI图像上有特征表现,CT则对骨质的改变十分敏感.就舌咽、迷走、副神经和舌下神经的正常解剖、影像学检查技术和部分神经病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正常成人脑外段视神经的MRI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评价正常成人视神经-眼平面(NOP)视交叉以外段颅神经的MRI表现,建立正常标准。方法 随机选择正常成人志愿者50例,采用GB1.5T MR/i echo spood plus超导型磁共振成像仪及相控阵头线圈,成像序列包括自旋回波T1加权成像(SET1WI)和自旋回波T2加权成像(SET2WI);扫描方位以NOP平面为基准扫描。分别测量两组视神经眼球后神经膨大段直径、眶内段视神经直径、长度,管内段视神经直径及该段视神经起始至同侧视交叉的长度,后者与眶内段视神经长度之和即代表颅外段视神经的长度。结果 NOP平面上,正常人眼球后神经膨大段直径为4.2±0.56mm,眶内段直径为3.1±0.45mm、长度为24.6±2.88mm,管内段视神经直径为3.2±0.49mm,至同侧视交叉的长度为18.7±2.40mm,颅外段视神经的长度为43.3±3.83mm。统计分析,正常成人组内性别和年龄、双侧视神经之间无显著差异。 结论 NOP平面评价视神经有很大优势,MRI可以很好显示视神经的形态,是研究其解剖和疾病的有效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5.
患者 男.60岁。于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吞咽时有异物感,偶尔有饭后恶心.只能进软食.现感进食梗阻、吞咽困难.自觉体重较前减轻:体检:生命体征平稳,一般状况可.轻度贫血貌.心、肺、腹未见异常,全身表浅淋巴结不肿大:血常规示Hb 66.4g/L。2005年1月胃镜示食管静脉曲张。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12岁。左上颌第三乳牙松动,拔牙后牙根部喷射状出血,填塞后仍有渗血,去除填塞物又反复出现喷射状出血,“拔牙后出血”入院。  相似文献   
7.
侵袭性纤维瘤病是一种罕见疾病,又称非转移性纤维肉瘤、韧带样瘤、我院确诊1例,现报道如下。患者,男,20岁,发现左下腹持续增长、无痛性包块2月就诊。体检:左下腹可触及18cm×15cm×5cm肿块,质硬、活动度差、边界欠清无压痛。B超耻骨联合上方探及9.1cm×8.8cm囊性包块,其内可见散在光点,边界清楚,后壁回声强。CT盆腔内一巨大囊实性肿块,病灶大小约10.5cm×10cm,边界不清,与膀胱左侧壁、腹直肌、骼腰肌及前列腺广泛粘连,CT值分别为13HU和34HU,增强后灶缘不均匀强化,CT值约…  相似文献   
8.
误诊为肺癌的肺新型隐球菌病19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性总结被误诊为肺癌的肺新型隐球菌(PC)感染19例,对其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收集中山大学肿瘤医院1990年4月~2 0 0 2年8月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肺真菌病30例,其中19例为PC ,男15例,女4例,年龄31~6 3岁,平均年龄4 7.4岁。病史中均无鸽子及鸟类密切接触史。其中1例为鼻咽癌放疗后1.5年致病,其余病例均无使用免疫抑制剂、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应用导管和插管及化疗、器官移植及AIDS病史。1.2 临床表现 19例患者症状、体征均不典型,其中12例为体检胸部X线发现肺肿块而就诊。主要症状为…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48岁,体检发现腹腔肿物半年余,无腹痛、腹泻等。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血清CA125升高(181.61 U/ml)。腹部CT示肝胃间隙见约9.4 cm×7.3 cm×11.4 cm囊实性肿块,平扫CT值21 HU,边界清楚,增强后动脉期实性部分CT值42 HU(图1A),静脉期CT值93 HU。腹部MRI示肝胃间隙巨大囊实性肿块,T1WI及脂肪抑制T2WI均呈稍长信号(图1B),增强后实性部分呈渐进性明显强化,囊性部分未见强化(图1C)。影像学诊断:肝胃间隙富血供肿瘤,考虑肝脏来源。  相似文献   
10.
瞿姣  袁欣  赵卫  李德艳  杨亚英 《放射学实践》2019,34(10):1137-1141
【摘要】目的:总结少见部位神经内分泌癌的CT及MRI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1例少见部位神经内分泌癌的CT及MRI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其影像学特征。结果:病灶位于鼻腔鼻窦7例,纵隔14例,肾脏2例,膀胱4例,前列腺2例,肝脏1例,卵巢1例。30例行CT检查,平扫+增强26例,平扫4例;11例行MRI平扫+增强。病变均表现为浸润性生长的软组织肿块,体积较大,密度或信号不均,强化程度及方式不一,8例DWI高b值扩散受限呈混杂高信号,ADC图为低信号,1例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呈流出型;28/31伴坏死,2/31伴钙化,31/31伴周围组织侵犯,17/31伴淋巴结转移。7例鼻部神经内分泌癌周围骨质均表现为膨胀性与浸润性破坏并存。纵隔神经内分泌癌中,12/14见分隔样强化或小血管穿行征。结论:少见部位神经内分泌癌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病灶表现为大肿块,坏死常见,钙化少见,极易侵犯周围结构。鼻腔鼻窦神经内分泌癌周围骨质膨胀性与浸润性破坏并存且不伴骨质硬化,纵隔神经内分泌癌伴分隔样强化或瘤内血管穿行征较具特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