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2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杨亚利 《陕西中医》2003,24(6):521-522
目的 :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根据中医辨证将 3 0例患者分为脾虚湿泛、肝肾阴虚、瘀血内阻、脾肾阳虚 4型。分别采用健脾益气利水、滋阴降火、补肾活血利水、温阳利水疗法并配合激素治疗。结果 :总有效率达90 %。提示 :本方法对肾病综合征有缓解症状 ,改善肾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选取我院收治的41例行游离结膜瓣移植治疗的难治性角膜溃疡患者,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1例(41眼)患者术后感染均得到良好控制,无1例患者复发,且患者游离结膜瓣均帖敷良好,拆除缝线后41例患者均未发生结膜瓣松脱现象,患者眼表规则,泪膜涂布良,同时41例患者视力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给予难治性角膜溃疡患者游离结膜瓣移植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视力,且不良反应少,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超声心动图对主动脉肺动脉间隔缺损(APSD)的诊断准确率,建议临床采用Berry分型。方法11例APSD患者,超声心动图重点扫查大动脉短轴、右室流出道、高位升主动脉长轴、肺动脉干长轴和胸骨上窝主动脉弓等切面,观察主动脉肺动脉间隔是否完整及间隔缺损的大小、部位,肺动脉分支与升主动脉的关系,主动脉弓降段发育状况。结果按Berry分型,11例APSD患者超声诊断分型为:APSDI型6例,Ⅱ。型1例,ⅡB型3例,Ⅲ型1例。2例Ⅱ型APSD患者均合并右肺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主动脉弓离断和动脉导管未闭且室间隔完整。术前超声心动图对全部患者的APSD畸形作出了明确诊断,仅漏诊合并动脉导管未闭2例。右心超声造影可明确鉴别APSD与回声中断的假阳性表现。结论超声心动图为无创性诊断APSD的首选方法,其诊断准确性高、重复性强。Berry分型值得向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急性心肌缺血犬模型行激光打孔心肌内埋植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缓释栓后缺血心肌的存活性 ,以评价该方法对缺血心肌灌注的影响。方法  18条健康杂种犬随机分成 3组 ,即急性心肌缺血组(AMI组 )、激光打孔组 (TMLR组 )和激光打孔联合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缓释栓组 (bFGF FG组 )。所有实验犬均结扎左前降支中段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模型 ,TMLR组和bFGF FG组在冠脉结扎后 3 0min于缺血区心肌用KTP激光打孔 ,bFGF FG组并于打孔的心肌隧道内埋植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缓释栓。术后 2个月用多普勒组织成像结合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评价缺血心肌的存活性。结果  3个实验组各有 1条犬死亡。静脉输注多巴酚丁胺后 ,AMI组左室前壁及前室间隔增厚率 (ΔT % )、左室前壁运动幅度 (MA)及舒缩速率参数收缩期峰值速率 (s)、舒张早期与晚期峰值速率比值 (e/a)以及二尖瓣瓣环运动速率参数e/a ,随着多巴酚丁胺剂量的增大逐渐降低 ,室壁运动记分指数 (WMSI)逐渐升高 (P <0 .0 5或P <0 .0 1) ;二尖瓣瓣环运动速度参数s无明显变化 (P >0 .0 5 )。TMLR组在静脉输注 5 μg·kg-1·min-1多巴酚丁胺后 ,ΔT %、MA、左室前壁及二尖瓣瓣环s和e/a升高 ,WMSI降低 (P <0 .0 5或P <0 .0 1) ;当多巴酚丁胺剂量增大到 10 μg·kg-1·m  相似文献   
5.
感染性心内膜炎二尖瓣前叶瘤形成并穿孔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一种罕见并发症,以往该病变术前诊断较为困难,随后超声心动图技术的发展,该病的检出率明显提高。2005-2006年间我科诊断了2例感染性心内膜炎二尖瓣前叶瘤形成并瘤样穿孔患者,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anomalous left coronary artery from the pulmonary artery,ALCAPA)又被称为Bland White Ganland综合征,是一种较罕见的冠状动脉畸形,在先天性心脏病中发生率为0.4%.现将应用二维超声结合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的方法成功诊断ALCAPA 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用二维超声与定量组织多普勒技术观察心包和心肌的运动,评价其在缩窄性心包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二维超声分别观察25例正常人、22例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左室后壁和下壁壁层心包与心肌(包括外层心肌和内层心肌)在心动周期中的运动及差异,应用定量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测量壁层心包、外层心肌和内层心肌收缩期峰值位移(D1、D2和D3),分别计算外层心肌与壁层心包、内层心肌与外层心肌收缩期峰值位移的比值(D2/D1、D3/D2)。结果:常规二维超声显示正常组外层心肌的运动幅度高于壁层心包,而内层心肌和外层心肌运动基本一致;缩窄性心包炎由于心包脏壁两层粘连,导致外层心肌运动受限,与壁层心包接近,而内层心肌的运动幅度高于外层心肌。正常组外层心肌与壁层心包的收缩期峰值位移之比(D2/D1)高于缩窄性心包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3±0.42)和(1.48±0.53),P0.05];而缩窄性心包炎组内层心肌与外层心肌收缩期峰值位移的比值(D3/D2)高于正常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2.16±0.30)和(1.23±0.29),P0.05]。结论:应用二维超声结合定量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观察心包与心肌在心脏收缩期的动态变化,发现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和正常人有明显差异,可为缩窄心包炎的诊断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杨亚利  韩文群  陈君辉  张磊  梁松  魏东 《西部医学》2012,24(9):1711-1713
目的探讨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RF)对肿瘤化疗白细胞减少的预测作用,并观察肿瘤患者行粒细胞刺激因子化疗前预处理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和前瞻性研究两种方法,分析白细胞减少的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RF)和白细胞减少的相关性。在前瞻性研究中,100例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0例(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预处理)和对照组50例(未行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预处理),在化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结果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RF)和白细胞减少呈正相关,高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比率(HFR%)呈负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RF)越低,骨髓抑制的发生率越高。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粒细胞刺激因子化疗前干预可显著降低白细胞减少发生率(P〈0.001)。结论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RF)可作为评价肿瘤化疗前骨髓造血功能的早期指标,对指导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药物的临床应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超声漏诊、误诊无顶冠状静脉窦综合征(UCSS)病例,提高术前诊断准确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1年1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外科手术患者中术前超声漏诊和误诊的UCSS病例13例,观察超声图像及图像描述,包括成像质量、重要切面显示情况、图像关键特征等,并与手术结果对照。 结果13例病例中,漏诊4例,包括3例Ⅰa型和1例Ⅱa型。误诊9例,包括将UCSS误诊为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2例、继发孔型ASD 2例、下腔静脉型ASD 1例,另将1例下腔静脉型ASD、2例右肺静脉异位引流心内型、1例永存左上腔静脉(PLSVC)所致的冠状静脉窦(CS)增宽误诊为UCSS。漏诊病例中2例未扫查CS及PLSVC相关切面,1例留存部分相关切面但不能识别UCSS,1例因声窗差不能显示PLSVC。5例将UCSS误诊为其他疾病者,均未专门扫查CS及PLSVC,仅无意中留存部分切面,且对切面中连续中断、异常血流所处的位置、分流束的走行及形态解读错误。4例将其他疾病误诊为UCSS者,术前均针对CS及PLSVC进行专门扫查,但因CS扩张、移位而忽视其存在,从而误判为CS完全缺失,或因窦壁迂曲、薄弱而回声失落,在附近血流信号干扰下错误解读为窦壁缺损及其分流。 结论UCSS漏诊和误诊与检查者认识不足、扫查手法不熟练、对窦壁与房间隔连续中断及其异常血流解读错误等因素有关。提高UCSS诊断警惕性,加强其与ASD、心内型肺静脉异位引流等的鉴别意识,可提高术前超声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TI)检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探讨STI评价左心室长轴局部及整体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66例,分为单纯糖尿病组41例,糖尿病并左心室肥厚组25例;正常对照组37例。获取收缩期左心室长轴基底段、中段、心尖段峰值应变,并计算左心室基底段、中段、心尖段收缩期平均峰值应变及左心室整体应变值。所有受检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值正常。结果两组糖尿病患者左心室长轴室壁各节段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糖尿病并左心室肥厚组除心尖段外,其他各节段峰值应变低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两组糖尿病患者左心室长轴基底段、中段、心尖段收缩期平均峰值应变及左心室整体应变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而糖尿病并左心室肥厚组较单纯糖尿病组降低(P〈0.01)。结论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能够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左心室长轴局部和整体收缩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