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恶性胸腔积液是由恶性肿瘤通过直接或间接侵犯胸膜或胸膜原发性肿瘤所致。它是癌症晚期常见的并发症,治疗难度大,预后较差。患者以MPE为首发症状或恶性肿瘤进展并发胸腔积液,往往提示病情已处于晚期,生存期仅4~7个月左右。目前,恶性胸腔积液治疗的方法较多,但是没有标准的治疗方法,总体疗效有限,由于其预后不佳,临床上多以姑息治疗手段为主。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以缓解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文章综合性的回顾了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方法,就晚期恶性胸腔积液的管理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中炎性细胞因子和高敏C反应蛋白,并观察早期使用阿托伐他汀对上述指标的影响,探讨他汀类药物治疗ACS的可能机制。方法:测定60例ACS患者、30例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NF-γ)、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TC、TG、HDL-C和LDL-C水平。并将6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2亚组:他汀亚组和常规亚组,2亚组均予常规治疗,他汀亚组加服阿托伐他汀钙片。干预3周后对他汀亚组及常规亚组再次采血测定上述指标,比较2亚组药物干预后血清IL-6、TNF-α、INF-γ、sI-CAM-1、hs-CRP的变化以及与血脂变化的相关性。结果:ACS组IL-6、TNF-α、sICAM-1和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SA组及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NF-γ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他汀亚组与常规亚组比较IL-6、TNF-α、sICAM-1和hs-CRP治疗后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他汀亚组IL-6、TNF-α、sICAM-1及hs-CRP的下降与血脂下降无关。结论:测定血清IL-6、TNF-α、sICAM-1和hs-CRP水平可了解炎症反应的强度。阿托伐他汀具有独立于降脂作用之外的抗炎症反应作用,此作用可能是稳定易损斑块的早期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1998年11月至2000年12月对23例临床待诊或已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coronary arteriography,CAG),阳性率52.2%.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现将有关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杜小兵 《四川医学》2012,33(3):464-466
目的探讨高位右室间隔(HRVS)起搏对心室收缩同步性和心功能的影响以进一步评价其安全性和实用性。方法 170例置入起搏器的患者,随机分成右室心尖部(RVA)起搏组(RVA组,n=83)和右室间隔起搏组(HRVS组,n=87)。分别测量两组成功置入后即刻和术后1个月起搏参数及心电图、术后3个月组织多普勒同步性指标、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观察随访1年中有无并发症。结果成功置入后即刻及术后1个月HRVS组与RVA组在起搏阈值、感知阈值及阻抗方面均无明显差异,HRVS组比RVA组QRS波明显更窄。组织多普勒(TDI)检测RVE组与HRVS组同步性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RVS组三项差值均达到同步标准,RVAP组三项差值均不同步。术后3个月、6个月、1年时的LVEF值,HRVS组高于RVE组(P<0.05),随着时间延长,统计学意义差异更加显著(P<0.01)。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左室舒末内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年随访中未发现电极脱位、心肌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HRVS起搏较RVA起搏更有利于了保证心室收缩的同步性,对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较小。高位右室间隔起搏是安全可行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伴胰岛素抵抗(IR)患者的正常血压子女胰岛素敏感性及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的变化及高血压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 测定42例EH患者正常血压子女[高血压IR患者的正常血压子女24例(C组),高血压非IR患者的正常血压子女18例(B组)]和18例正常人(A组)血糖、胰岛素浓度、ET和NO浓度。结果 ①B、C组胰岛素敏感性明显降低;②C组血ET水平显著升高,NO显著降低;③B组血ET、NO含量与正常人无显著差异。结论 有高血压遗传因素者在高血压发生前就可能存在IR;ET的升高NO含量的降低、ET/NO比值的失衡在高血压发病前可能就参与了血压的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PTCA)与冠状动脉内支架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至2005年11月18例PTCA和支架置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成功17例,失败1例,并发症为出血。结论PTCA和支架置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性治疗技术,其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病胰岛素抵抗患者血内皮素和一氧化氮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高血压病胰岛素抵抗患者血内皮素和一氧化氮的变化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对54例高血压[32例高血压胰岛素抵抗(IR),22例高血压非IR]和32例正常人,进行空腹胰岛素、血糖、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测定.结果 (1)高血压病人中59.3%存在IR.(2)高血压IR组病人血ET、ET/NO比值显著高于非IR组和正常人组;高血压病非IR组显著高于正常人组.(3)高血压IR组和非IR组血NO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组,而高血压IR组和高血压非IR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上述结果表明,高血压病患者血ET、ET/NO比值升高,NO降低是高血压病的发病因素,IR具有刺激ET分泌的作用而不能使NO相应增加.在IR状态下,高血压动脉血管对ET具有显著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8.
杜小兵  刘兴斌 《河北医药》2005,27(3):198-199
目的 强调右冠状动脉痉挛可引起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方法 3例间歇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于发作时经十二导联心电图和(或)动态心电图记录到ST段上抬。冠脉造影和麦角新碱激发试验证实右冠状动脉痉挛的存在。患者均接受硫氮唑酮为主的药物治疗,对冠脉严重病变的1例行PTCA及支架置入。结果 分别随访4-8月,症状改善,未发生黑朦、晕厥。结论 冠状动痉挛可诱发严重的心律失常,钙离子拮抗剂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9.
射频消融术 (RFCA)是通过导管释放射频电流 ,利用其热效应使局部组织发生凝固和坏死 ,从而达到治疗心律失常的目的。目前 ,RFCA是根治快速心律失常的主要方法 ,这也得到全世界的公认。我院自 1998年 12月开展此项工作 ,已完成了 35例 ,并取得了较理想的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35例。男 14例 ,女 2 1例 ;年龄 9~ 76岁。所有病例均行标准的心电生理检查 ,证实为房室结双径路 15条 ;左侧旁道 18条 (其中左前侧壁显性旁道 6条、左中间隔显性旁道 1条、左游离壁隐匿旁道 9条、左后间隔隐匿旁道2条 ) ;右侧旁道 2条 (右中间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肺组织AIM2炎性小体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肿瘤患者单肺通气相关肺损伤的关系及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1年12月在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和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择期全麻下拟行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手术全麻患者750例,术中切除肺叶时取远离病变处>8 cm以上肺组织。采用Western blot 法检测肺组织黑色素瘤缺如因子2(AIM2),凋亡相关微粒蛋白(ASC)和半胱天冬酶-1前体(pro-Caspase1)的表达。采用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提出的诊断标准判断是否发生单肺通气相关肺损伤。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单肺通气相关肺损伤的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和精确率召回率曲线(PR曲线)预测相关危险因素诊断单肺通气相关肺损伤的准确程度。结果 最终纳入678例胸腔镜下肺癌手术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发生术后单肺通气相关肺损伤,将患者分为单肺通气肺损伤组(I组,115例)和单肺通气非肺损伤组(NI组,563例)。术后单肺通气肺损伤发生率是16.9%。I组和NI组相比较,年龄、FEV1/FVC、单肺通气时间、手术时间、AIM2、ASC和pro-Caspase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FEV1/FVC、单肺通气时间、AIM2、ASC和pro-Caspase1是单肺通气肺损伤的危险因素,并且通过二次敏感性分析结果发现,AIM2、ASC和pro-Caspase1蛋白表达仍是发生术后单肺通气肺损伤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和PR曲线分析显示,AIM2炎性小体预测单肺通气相关肺损伤的发生有较高的准确性。结论 肺组织AIM2炎性小体升高是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肺癌患者单肺通气相关肺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且肺组织AIM2炎性小体可准确预测单肺通气相关肺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