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我院 1995年 1月— 2 0 0 0年 1月收治的 36例肝内胆管结石并狭窄患者所行手术进行回顾性总结。其中扩大高位肝门胆管Y型切开取石 ,盆式狭窄整形 11例 ;胆总管右肝管切开取石 8例 ;右前支胆管切开显露右后支胆管取石 5例 ;右后支胆管狭窄成形术 3例 ;左肝管胆总管切开取石 9例。 36例患者中 ,同时行左肝外叶切除 4例 ,方叶切除 1例。行胆肠内外引流术 8例 ,间置空肠胆管十二指肠吻合术 1例 ,单纯胆总管T管引流附加左肝外叶切除术 4例。 36例患者中疗效优2 9例 ,占 80 .5 % ;良 6例 ,占 16 .7% ;差 1例 ,占 2 .8% ;疗效优良率占 97.2 %…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在高原缺血预处理(IPC)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早期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预处理组.各组恢复血流后分别于1,3,6 h取血液标本,检测血清ALT(nkat/L)、丙二醛(MDA,mmol/L)、NO(μmol/L)的含量.结果:缺血预处理组NO的水平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1 h:95.8±10.1 vs 64.2±6.8,P<0.01;3 h:91.2±9.7 vs 69.5±7.2,P<0.01;6 h:77.4±8.6 vs 63.7±6.1,P<0.01),低于假手术组;而ALT(1 h:2257.1±201.7 vs 2912.2±398.4,P<0.01;3 h:2465.5±243.4 vs 3637.4±441.8,P<0.01;2545.5±223.4 vs 4027.5±496.8,P<0.01)、MDA(1 h:25.1±4.3 vs 38.7±7.6,P<0.01;3 h:27.5±5.4 vs 45.3±8.8,P<0.01;34.2±6.7 vs 53.2±10.5,P<0.01)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高于假手术组.结论:在高原缺氧环境下,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缺血与预处理抑制肝脏脂质过氧化物的产生,提高内源性NO的产生,改善肝脏的微循环有关.  相似文献   
3.
丹参对高原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丹参(SM)对大鼠缺血再灌注(IR)肝细胞凋亡和凋亡抑制基因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用TUNEL法观察IR后的肝细胞凋亡,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相关基因表达变化;以丹参注射液干预IR的大鼠模型,观察了丹参对IR后肝细胞凋亡的作用,并与平原对照比较。结果:IR后肝细胞有典型的凋亡特征,与丹参组比较肝细胞的凋亡率有明显差异(P<0.01)。IR组bcl-2表达下调,而丹参组的表达量明显增加(P<0.01)。上述基因表达变化与病理改变一致,但与平原比较,高原较平原重。结论:丹参能减少大鼠IR肝细胞凋亡,并能上调IR肝细胞凋亡抑制基因的蛋白表达。后者可能是丹参抑制IR肝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现代常规战争中 ,无论进攻或防守 ,炮群攻击都是重要的杀伤手段。为研究高原山地条件下 ,火箭炮攻击时炮弹群爆炸的致伤特点及规律 ,我们结合军事演习 ,在海拔 4 74 0m的西藏高原山地进行现场动物实验 ,为未来高原山地战争的卫勤保障提供实验依据。1 材料与方法1 1 爆源 某型火箭炮的炮弹 ,内装烈性炸药及预制破片。1 2 动物及布放 藏北高原绵羊 10只 ,雌雄不限 ,体重 15~ 2 5kg ,提前 1d在预定落弹区域 (30m× 5 0m2 范围 )内挖掘长 1.5m ,宽 1.0m ,深 0 .8m的掩体 10个 ,每两个相邻掩体间相距 10m ,掩体的底部订上木桩 ,…  相似文献   
5.
我院于 1 996年 1月至 2 0 0 1年 1 2月共对 1 8例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施行延期手术 ,取得较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 8例 ,男性 1 2例 ,女性 6例 ,年龄 2 1~ 62岁 ,平均 40岁。诱因 :胆总管结石 1 6例 ,先天性胆总管囊状扩张 2例。全部患者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 :Balthazar CT分级≥ 级 ,入院 48h内 Ranson分级≥ 3项和 (或 ) Apache 评分≥ 8分。均诊断为急性胆源性重症胰腺炎。1 .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积极的内科治疗。包括 :1禁食、禁饮、持续胃肠减压 ;2积极抗休克、纠正水电解质…  相似文献   
6.
当归注射液预防瘢痕疙瘩术后复发54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 1996年 1月— 1998年 1月 ,对 5 4例术后患者应用当归注射液预防瘢痕疙瘩术后复发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经病理确诊的瘢痕疙瘩患者 10 0例 ,随机分为当归治疗组 5 4例 ,男 31例 ,女 2 3例 ,年龄 16~ 5 1岁 ,平均2 5 .3岁 ,病程 6个月~ 5年。抗炎松治疗组 5 6例 ,男 2 6例 ,女 30例 ,年龄 15~ 4 9岁 ,平均 2 4 .7岁 ,病程 8个月。二组病例发生原因、发病部位见表 1,表 2。表 1 瘢痕疙瘩发病原因组别外伤烧伤手术感染异物 局部代谢失调当归治疗组 1 6 81 2 76 5抗炎松治疗组 1 3 6 1 1 75 4表 2 …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犬自身胆汁以不同压力、不同持续时间灌注2h,C组4.0kPa灌注6h胰管致高原犬急性胰腺炎早期胰腺的病理改变。方法:将本地健康成年杂种犬3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以不同压力、不同持续时间将自身胆汁灌注入胰管,观察胰腺的病理改变。结果:胆汁灌注的压力越大,持续时间越长,越容易引发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早期即有胰腺微循环障碍发生。结论:胆汁灌注的压力、持续时间及二因素的协同作用以及胰腺微循环障碍对高原犬AP胰腺病变程度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病例 男性,44岁,因左上腹持续性胀痛伴头昏乏力8d入院。排除腹部外伤史。8年前患“乙型肝炎”。查体:脉搏82次/min,血压16/9kPa,贫血貌,腹部稍膨隆,腹软,左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移动性浊音( ),术前肠鸣音1~2次/min。血常规:WBC4.6×10~9/L,N0.688,Hb73g/L,PLT81×10~9/L,Ht0.211。B超:①脾破裂;②腹盆腔积血。腹部CT:脾大、破裂出血伴脾周积血。诊断:①脾破裂出血,②肝炎后肝硬化。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共清除腹腔内陈旧性积血约2000ml,左上腹、脾窝血凝块约500g,胃、十二指肠,胰头正常,肝脏呈弥漫性小结节硬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胆漏的原因及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06年6月收治的22例胆漏病人发生胆漏的原因、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19例首选非手术治疗,其中1例死亡,3例中转手术治疗,余15例治愈,非手术治愈率79%(15/19)。3例首选急诊手术治愈.3例中转手术病人中,1例再手术时遗漏对胆管结扎伤的处理,余2例治愈。全组总治愈率为91%(20/22)。结论:胆漏多发生于胆囊切除术及T管拔除后,主要与炎症、粘连、解剖变异和操作不仔细有关。预防应从首次手术前、中、后三个环节着手。胆漏发生后应根据胆漏大小、病情轻重选择手术或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高原鼠第一肝门持续阻断的安全时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高原鼠第一肝门持续阻断的安全时限。方法: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高原实验组及低海拔对照组。实验组及低海拔对照组均分为持续阻断15分钟、30分钟、60分钟、90分钟及120分钟组。无菌条件下用无创血管夹阻断肝十二指肠韧带,造成包括尾叶在内的全部肝实质缺血,再灌注1h、3h、6h及24h后处死存活鼠,测定血清AST及GSH-ST的活性,并进行病理观察。结果:高原鼠第一肝门持续阻断60分钟以下无实验动物死亡,病理改变为可逆性的,持续阻断90分钟及120分钟组实验动物存活率明显降低,病理改变为不可逆性。血清AST及GSH-ST活性亦明显较持续阻断60分钟及以下各组为高,明显短于低海拔对照组的90分钟。结论:高原鼠第一肝门持续阻断的安全时限较低海拔地区为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