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医院结核病患者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绝对浓度间接法,将结核菌株进行异烟肼(INH)、利福平(RFP)、链霉素(SM)、乙胺丁醇(EMB)对氨基水杨酸钠(PAS)、丁胺卡那(AK)、卷曲霉素(CPM)、丙硫异烟胺(TH)、利福喷丁(RFT)、力克肺疾(PASI)10种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148例均不同程度耐药,总耐药率100%。4种药以上耐药率占比例大,为87.84%,2~3种药耐药占比例小,为12.16%。耐多药占29.05%。结论:目前复治结核患者耐药严重,应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大蛋白(HBV—LP)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收取22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定量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HBV—LP,前s1抗原(Pre—S1Ag),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结果:HBVDNA与HBV—LP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HBV—LP与Pre—S1Ag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HBeAg与HBVDNA,HBV—LP及Pre—S1Ag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BV—LP检测是对病毒复制检测的补充。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支原体引起的泌尿生殖道感染逐年增多,此类疾病可通过性生活传播,主要由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和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 hominis,MH)所致,其中包括非淋菌性尿道炎(NGU)、非特异性生殖道感染(阴道炎、宫颈炎)以及围产期感染等,并可导致不孕、不育及不良妊娠结局。目前国内外对女性支原体感染疑似病例进行支原体检测时,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者年龄分布及对血清α-羟丁酸(α-HBD)、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的影响,为该病实验室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确诊为手足口病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8例患儿血清α-HBD全部升高,LDH部分升高,占58.25%,ALT,AST升高比例相对小,分别占6.7%,19.57%.结论:α-HBD可作为手足口病的一项间接实验室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6.
杜增兰  王岐  王峰 《内科》2012,7(4):370-372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人型结核分枝杆菌对常见的利福平(R)、异烟肼(H)、链霉素(s)、乙胺丁醇(E)、吡嗪酰胺(z)5种抗结核菌药物的耐药率和耐药趋势,为临床提供合理用药方案。方法采用绝对浓度间接法药敏试验,对253例结核病患者痰标本中分离的人型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253株人型结核分枝杆菌总耐药率80.2%,其中耐多药耐药率最高为34.8%,其次是耐4药耐药率为24.1%;总耐药率、耐H+其他耐药率、耐多药耐药率、耐3药、耐4药、耐5药在2009-2011年有逐年降低趋势。结论人型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仍很严重,耐多药、耐4药耐药率最高,虽然有逐年降低趋势,但仍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严格遵守早期、联用、适量、规律、全程的原则,帝】定合理的标准化、个体化、经验化化疗方案,预防控制耐药菌株的传播,对降低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率,有效控制疾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杜增兰  吕林琴 《内科》2013,8(3):283-284
目的监测山西省大同市第四人民医院检验科皮肤性病门诊男性患者尿道分泌物中分离的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和耐药变迁,为泌尿生殖道解脲脲原体感染者提供参考依据,更好地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皮肤性病门诊男性患者尿道分泌物中分离的167株解脲脲原体的红霉素、左氧氟沙星、洛美沙星、氧氟沙星、克拉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交沙霉素、司帕沙星、美满霉素、强力霉素、甲砜霉素12种抗菌药物耐药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67株解脲脲原体耐药率为94.60%,其中耐3种药最高(22.20%),耐9种药、耐11种药和耐12种药最低(均为1.20%),耐药率由高到低依次是红霉素81.40%、左氧氟沙星55.10%、洛美沙星46.10%、氧氟沙星44.30%、克拉霉素34.10%、罗红霉素31.70%、阿奇霉素30.50%、交沙霉素28.10%、司帕沙星27.50%、美满霉素16.80%、强力霉素16.80%、甲砜霉素15.60%,除美满霉素外,解脲脲原体对上述抗生素耐药率,均有逐年升高趋势。结论解脲脲原体的耐药率较高,并有逐年升高的趋势,临床医生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应用抗生素,对降低耐药率,有效控制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岐  杜增兰 《内科》2007,2(6):897-898
血清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是肝实质细胞合成而分泌入血的一种水解酶,以多种同功酶形式存在于机体内。它和血清白蛋白(ALB)都是肝脏合成蛋白功能的指标,并和白蛋白的合成代谢相平行。其不同之一是,CHE的半衰期短于血清ALB(ALB的半衰期为15~19d)。本实验通过检测63例肝硬化患者中的胆碱酯酶和血清ALB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其临床检测价值,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数据。1资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收集本院63例肝硬化住院患者,男性48例,女性15例,年龄42~64岁,平均年龄(52.9±5.4)岁;病程9~28年,平均(16.01±5.89)年。肝硬化…  相似文献   
9.
既往研究认为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HBeAg无论是自然或经治疗转换为抗-HBe,多伴随HBV DNA水平降低或消失,转氨酶恢复正常,提示HBV复制停止,传染性降低,病情缓解。因此,临床上常将HBeAg阴转作为CHB抗病毒治疗的目标之一。但近年来研究发现,不少患者出现HBeAg阴转后HBV仍保持高水平复制和肝细胞活动性炎症^[1],并潜在地进行性发展成为肝硬化或肝癌患者。本研究对423例CHB患者中的HBeAg、抗-HBe与HBV DNA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嗜肝DNA病毒,它的基因组较小,仅有3 200个核苷酸,负链DNA含有4个开放读码框(ORF),其中S基因编码3种外膜蛋白,包括主蛋白[即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中蛋白(即HBsAg和前S2蛋白)和大蛋白(HBSAg)、前S1蛋白和前S2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