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9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研究镁铝匹林在健康国人的药动学和药效学特征。方法选择健康汉族男性受试者28名,随机分成3个剂量组:81 mg·d-1(n=9)、162mg·d-1(n=9)及324mg·d-1(n=10),连续服药7d。采用HPLC-MS-MS测定血浆中阿司匹林及水杨酸浓度,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血栓素B2(TXB2)浓度。结果阿司匹林tmax为30~40min,t1/2为17.4~29.8min;水杨酸tmax为33.3~53.3min,t1/2为168.2~209.6min。各组tmax,ρmax,t1/2,AUC和CL/F在给药d1和d7无显著性差异;t1/2CL/F在3组间无显著性差异。镁铝匹林抑制血小板TXB2生成作用在3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本试验剂量范围内,阿司匹林和水杨酸呈线性动力学,连续服药未见体内蓄积,抑制血小板活性作用相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镁铝匹林在健康国人的药动学和药效学特征.方法 选择健康汉族男性受试者28名,随机分成3个剂量组:81 mg·d-1(n=9)、162 mg·d-1(n=9)及324 mg·d-1(n=10),连续服药7 d.采用HPLC-MS-MS测定血浆中阿司匹林及水杨酸浓度,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血栓素B2(TXB2)浓度.结果 阿司匹林tmax为30~40 min,t1/2为17.4~29.8 min;水杨酸tmax为33.3~53.3 min,t1/2为168.2~209.6 min.各组tmax,ρmax,t1/2,AUC和CL/F在给药d1和d7无显著性差异;t1/2和CL/F在3组间无显著性差异.镁铝匹林抑制血小板TXB2生成作用在3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本试验剂量范围内,阿司匹林和水杨酸呈线性动力学,连续服药未见体内蓄积,抑制血小板活性作用相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起搏器植入患者中,出现晚期可逆性阈值升高的原因,探求解决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2003 -2012年本院植入起搏器的1 143例患者,对出现晚期可逆性阈值升高的7例患者的疾病特点进行总结 。结果 7例患者中,4例出现黑矇或短暂意识丧失,心电图存在失夺获表现;1例心房起搏失夺获,但心室起搏功能良好,无临床症状;2例因安装有具有阈值自动管理功能起搏器,无临床症状。7例的心房基线阈值为0.5 - 0.75 V,心室基线阈值为0. 5 -0.75 V,并发急性病情时,6例心室阈值均超过2.5 V,1例心房阈值超过2.5V。7例患者都有不同的急症,包括大面积烧伤、慢性肾功能不全急性加重、心功能衰竭并呼吸衰竭,导致了酸中毒、高钾血症、心肌缺血缺氧。在急症缓解后,7例心房、心室阈值出现下降,心房阈值降为0. 5 -1. 0 V,心室阈值降为0. 5 - 1. 5 V,起搏器在原有参数设置下工作恢复了正常。 结论 心功能不全、呼吸衰竭、肾功能不全等疾病可引起心肌外环境异常,导致晚期起搏阈值突然升高,具有阈值自动管理功能的起搏器可适时调节起搏阈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Cypher Select)、紫杉醇洗脱支架(Yinyi)和可降解涂层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Excel)介入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104例单支病变并接受介入治疗的UAP患者,依照置入支架种类分为Cypher组(33例)、Yinyi组(28例)和Excel组(43例)。于术前、术后48h、7d和30d时抽血,测定血清CRP和IL-6。结果:3组基本临床资料、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情况无明显差异。术后48h3组血清CRP和IL-6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3组CRP和IL-6术后7d较术后48h下降,30d时降至显著低于术前水平。3组间比较,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术后48h、7d和30d时,CRP和IL-6水平均无明显差异。结论:3种药物洗脱支架置入均可引起短期内炎症因子水平升高,但三者间比较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未见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患者尽管服用阿司匹林,但缺血性血管事件仍时有发生,故认为可能与阿司匹林抵抗(Aspirin resistance,AR)有关.阿司匹林抵抗有临床定义和实验室检测血小板活性定义2种,可分为3种不同类型.AR不仅存在于健康人,也可发生在不同疾病患者中,发病机制有多种可能.不同类型AR患者,可以通过增加阿司匹林剂量或通过使用其他抗血小板制剂获益.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阿司旺林在健康人药效学特征。方法:选择健康汉族男性志愿者28名,随机分成阿司匹林3个剂量组:81mg组(n=9)、162mg组(n=9)及324mg组(n=10),每日1次,连续服用7天,在服药前0h、服药后2h、24h、96h及停药后1、3、7天,分别测定血中血栓素B2(TXB2)和血小板聚集率(PAg)。结果:与服药前比较,在服药后2h,三组TXB2、PAg抑制率基本达到了最大,TXB,生成持续受抑制维持至停药后3天,而三组PAg抑制率在服药24h、96h均有所升高,在服药7天后,三组PAg抑制率恢复至服药后2h水平。结论:单次口服阿司匹林81~324mg,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在2h基本达到最大,且无剂量间差异;连续服药时,三组阿司匹林抑制TXB2作用相同,连续服药7天后,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达到稳定,停药3天后血小板功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26岁,既往体健,无药物、食物过敏史,无鼻炎、哮喘病史.2004年3月14日,作为健康受试者参加临床药物试验,体检正常,早晨8时服用阿司匹林片剂,81mg/片,共4片,服药2小时后出现胸闷,肺部未闻及干、湿口罗音,予以观察,夜间入睡后约0:04时自觉胸闷加重,不能平卧.  相似文献   
8.
住院的冠状动脉疾病(CAD)患者中有17%~27%患有严重的抑郁症,对心脏预后有着负面的影响。加拿大学者Lesperance等公布了CREATE试验的结果,西酞普兰(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对CAD患者的抑郁症有效,而人际心理治疗(IPT)无效。CREATE试验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平行分组、2×2析因试验设计,共有9个中心284例志愿者参加试验,接受12周治疗。志愿者随机分为2组:1组接受12周的IPT及临床管理或仅接受临床管理,2组接受12周的20~40mg/d西酞普兰或安慰剂。主要评估标准是同基线比较,12周后根据24条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通过中心进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射频消融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患者,探讨消融过程中无交界性心律(JR)出现的患者消融策略。方法:对完成AVNRT慢径射频消融成功的867例成人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分析临床特点、心内电生理特点。结果:根据消融过程有无出现JR分为2组,出现JR组846例,消融过程中采用传统方法以JR出现预测消融成功,无JR组21例,直接以诱发AVNRT验证靶点。两组间比较,在年龄、性别、合并疾病、基础心率、心动过速折返类型和靶点特性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经过为期1年随访:出现JR组,1例术中出现一度房室传导阻滞,随访无传导阻滞加重,2例复发,5例失访;无JR组1例患者出现一过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术后随访无传导阻滞,无复发及失访病例。结论:慢径消融过程中,缺乏JR是一种少见的临床现象,以解剖结构为定位依据,以诱发AVNRT验证消融有效性,可提高慢径消融成功率,减少消融范围,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