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莉  李霁 《中医药信息》2005,22(5):11-13
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流行病学、病理基础、发病机理及临床、治疗五个方面论述了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现代基础研究,并对其中西医结合治疗提出了方法.  相似文献   
2.
肺炎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据统计,我国每年有30万左右5岁以下婴幼儿死于肺炎,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肺炎是降低婴幼儿肺炎死亡率的关键。如果父母能识别有关小儿肺炎的早期症状,则是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的最佳途径。然而,湖南医大附二医院儿科谢宗德教授主持的一项调查显示:2854名5岁以下婴幼儿的家长中,对小儿肺炎早期症状有较强或确切认识的不足6%;绝大多数人只知道肺炎有咳嗽、发烧,且咳嗽、发烧的误认率分别为87.8%和80.7%;对于诊断肺炎的敏感性、特异性高的重要症状体征有认识的家长很少。为此,谢教授呼吁:必须大力加强对家长的肺炎防治知  相似文献   
3.
表里经穴电针时脑葡萄糖代谢PET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针刺表里特定经穴(解剖位置相对)对脑功能区影响的位置及其效应差异.方法 表里经穴为手少阳三焦经的外关和支沟(10例),手厥阴心包经的内关和间使(12例),随机选单侧取穴.空白对照(5例)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技术观察电针后局部脑葡萄糖代谢变化.结果 针刺表经穴位后,可见两侧中额叶和颞叶、丘脑、对侧小脑、海马等葡萄糖代谢增高变化(以对侧为主).针刺里经穴位后,可见两侧巾额叶,对侧颞叶、丘脑、小脑葡萄糖代谢减低变化和同侧海马、尾状核葡萄糖代谢增高变化.对照组没有变化.结论 在生理状态下,针刺表里经穴对大脑起不同的调节作用.说明了穴位电针与脑功能区活动存在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冠心病介入术(PCI)后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及进行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对143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在不同性别、年龄、PCI术后病程等方面的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结果:①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主要证候要素为血瘀、气虚、阴虚、痰浊、阳虚、热蕴。气虚血瘀作为主要证候贯穿冠心病PCI术后的始终;②中青年最主要的证候要素为血瘀,老年人最主要的证候要素为气虚。女性患者的痰浊证、热蕴证明显多于男性。气虚证、痰浊证所占比例随着PCI术后病程的延长而逐渐上升。结论:血瘀、气虚、阴虚、痰浊、阳虚、热蕴是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基本证候要素。中医药防治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应以益气活血为主法,中青年人应侧重活血,而老年人应侧重益气。  相似文献   
5.
针刺对脑梗塞患者脑内葡萄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电针负荷时11例脑梗塞患者局部脑葡萄糖代谢和脑细胞功能的变化,研究针刺治疗脑梗塞的穴位对脑梗塞的作用机制。及针刺这些穴位对脑功能区影响的位置。方法:选穴为合谷与曲池,足三里和上巨虚,三阴交,选肢体瘫痪侧取穴。另加头部运动区和风池(对应于肢体取穴的一侧),应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简称PET)技术观察脑局部葡萄糖代谢。结果:针刺穴位后,提示脑梗塞患者病灶侧的中,侧额叶,上颞叶,顶叶和丘脑,及双侧下额叶,中颞叶,脑岛放射性增高为主,病变脑区和正常脑区都有反应,病变脑区相对于其正常脑区反应敏感。结论:PET影像技术非常适合研究针刺对脑梗塞的作用机制,且进一步说明了针刺调节作用具有整体性和双向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凋亡因子在冠心病中的作用及中医药活血化瘀对其干预的影响,提示人们对中医药抑制冠心病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的认识,探讨冠心病的一种新的可能发生发展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辨证客观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师菡  王阶  李霁  何庆勇  顾焕 《新中医》2007,39(11):14-16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中医辨证的客观化指标。方法:通过对100例代谢综合征的病例进行研究,客观检测胰岛素抵抗、脂代谢(HDL-c、TG)、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指标,并运用SPSS10.0软件分析中医证型与各项指标间的相关关系。结果:代谢综合征中医辨证主要分痰浊阻遏、痰瘀互结、气阴两虚、阴虚热盛、肝阳上亢、阴阳两虚6个证型;常见中医证型体现了该病不同阶段的病理生理变化。HDL-C、胰岛素抵抗及hs-CRP及TNF-α在中医各证型中程度不同,提示可将它们作为MS中医辨证客观化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患者权利运动的伦理审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权利运动的兴起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并成为人权运动的一个部分,它有力地维护了患者的正当权利,有利于建立积极的患医关系。但它的泛化导致了对患医本质关系的偏离,一是过分强调患者的法律权利,二是将患医关系类同于消费关系,从而引发了一些不应该发生的医疗冲突。患医之间最本质的是一种道德关系,尊重患者的权利,最根本的是强化医务工作者的道义感,增强他们履行道德义务的自觉性。这样,才能使医务工作者在医疗过程中的主观故意从规避风险转向积极维护患者的身体健康,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患者权利运动泛化在理论和实践上造成的弊端就是导致患医诚信关系的缺失。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代谢综合征(MS)患者常见中医证型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关系,为其分型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80例Ms患者,中医辨证分为肝火亢盛型、痰湿壅盛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痰瘀互结型;另设正常对照组20例.入院当日测定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清HS-CRP、血清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并测定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计算体重指数(BMI).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扫查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测量血管内径及IMT.结果 MS各证型患者Hs-CRP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程度依次为:气阴两虚>阴阳两虚>痰瘀互结>痰湿壅盛>肝火亢盛.MS患者颈动脉IMT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升高程度在中医各证型中依次为阴阳两虚>气阴两虚>痰瘀互结>痰湿壅盛>肝火亢盛.结论 Hs-CRP、IMT水平可作为MS中医辨证分型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缺血性脑卒中(IS)是一种常见的以中老年人为主要发病人群的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生命的一项重大挑战,给社会经济带来沉重负担。具有神经保护的中药活性成分及其复方基于其多靶点模式发挥多重有益作用,包括保护血脑屏障、抑制神经炎症、抗氧化应激等,对IS有巨大的治疗潜力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