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1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97 毫秒
1.
回肠浆肌层膀胱扩大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防止膀胱扩大术后单层回肠浆肌层挛缩及肠粘膜再生,将18只犬分为3组进行了回肠浆肌层膀胱扩大术的实验研究。术后临床观察半年并行尿流动力学、病理学和血生化检查。结果发现:应用去粘膜技术可完全去除肠粘膜而无再生;双层回肠浆肌层材料及保留膀胱粘膜可较好地克服术后膀胱挛缩。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脊髓发育不良的临床病理解剖学。方法依据112例术前病史、体检、影像学、尿流和肛肠动力学、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VCUG)、EMG检查评价并行脊髓手术治疗。术中观察脊髓形态学改变并留取组织学标本。结果按照椎管内病变及其脊髓病理解剖改变将其分为终丝拴系、脊髓粘连、脊髓脂肪瘤、囊性占位、脊髓纵裂、静态病变六型及若干亚型。结论脊髓发育不良主要为一进行性加重的动态病理过程,其脊髓神经损害的病理解剖学基础是椎管内病变及其脊髓、神经根的形态学改变,应尽早诊断和椎管内手术治疗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神经管发育不良 (NDTs)患儿及核心家庭MTHFR基因A1 2 98位点多态性分布的研究 ,探讨该基因多态性与NDTs之间的关系。方法  2 0 0 0年 9月~ 2 0 0 2年 3月 ,40例 3~ 1 5岁NDTs患儿 (男 2 8例 ,女 1 2例 )及其中 2 6个核心家庭进行研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PCR RFLP)技术 ,分析MTHFR基因第 1 2 98位核苷酸基因型 (野生型、杂合型、突变纯合型 )的分布情况 ;并对 2 6个核心家庭进行以父母为对照的病例对照研究 ,计算传递失衡指数 (TDT)及基于单体型的单体型相对危险度 (HHRR)。结果 NDTs患儿、核心家庭与正常对照中均未发现纯合突变。基因型构成比采用 χ2 检验 ,NDTs患儿及患儿母亲野生型分别占 1 7.50 % ,1 1 .54 % ,杂合型分别占 82 .50 % ,88.46 % ,与正常对照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分别为P >0 .2 5 ;P>0 .90 )。患儿父亲野生型占 30 .77% ,杂合突变型占 69.2 3 % ,低于正常对照 (P <0 .0 5)。等位基因频率比较采用u检验 ,患儿为 41 .2 5 % ,与对照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患儿父母分别为69 .2 3 % ,88.46 % ,均高于正常对照 (P <0 .0 1 )。核心家庭分析结果 :TDT(χ2 ) =0 .36 ,P >0 .0 5 ;HHRR(χ2 ) =0 .369,P >0 .0 5。结论 MTHFR基因第 1 2  相似文献   
4.
传统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 ( HD)的手术方法有很多种 ,如经腹会阴巨结肠根治术 ,需开腹手术 ,术后可有肠粘连、感染等多种并发症。自 2 0 0 0年来 ,我院不开腹且不借助腹腔镜 ,采用单纯经肛手术切除病变肠管根治巨结肠 2 2例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2例中 ,男 1 6例 ,女 6例 ;年龄 2 0天~ 1 2岁。病理类型 :短段型 8例 ,普通型 1 4例。术前小肠结肠炎 3例。均依据病史、肛诊、钡灌肠X线片、肛门直肠测压诊断巨结肠 ,术中据快速病理确定病变范围 ,术后常规行病变肠管组织学检查予以证实。1 .2 手术方法 术前常…  相似文献   
5.
肛门直肠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ARM)常常合并其他系统发育异常,以泌尿生殖系及脊柱最多见。而伴有ARM的脊髓发育不良,使得肛门闭锁术后大便失禁的治疗更加复杂。故认识ARM与潜在的脊髓发育不良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本文针对ARM患儿合并骶骨发育不全的诊断与治疗选择,对我院近6年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脊髓发育不良性膀胱的病理变化与尿流动力学分型之间的关系以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和Masson三色法观察 38例脊髓发育不良性膀胱 (MB)及 11例正常膀胱组织标本中平滑肌与结缔组织之间的结构变化。结果 ①MB组和正常组对α 平滑肌肌动蛋白均表达 ,而对α 横纹肌肌动蛋白均不表达 ;②MB组的结缔组织含量逼尿肌反射低下组 (0 .2 2 3± 0 .0 97) ,逼尿肌反射亢进组 (0 .5 4± 0 .11)均明显高于正常组 (0 .13± 0 .0 8) (P <0 .0 1) ,而逼尿肌反射亢进组与反射低下 /无反射组之间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③逼尿肌反射亢进组中有 17例(6 8.0 % )可见平滑肌细胞核排列紊乱 ,而反射低下 /无反射组肌束明显细小。结论 MB的病理改变与尿流动力学结果密切相关 ,临床上应采用相应的手术方法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7.
婴幼儿经肛管结肠拖下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介绍一种经肛管肌鞘内结肠拖下术。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经肛管拖下术病例,在肛门上及直肠下段粘膜下分离,直肠壁有病变无法粘膜下游离者,亦应紧贴肠壁外解剖减少损伤的可能。拖下手术同时可行内括约肌重建。结果 所有病例无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近期随访效果良好。新生儿巨结肠手术可在60分钟左右完成。结论 该术式损伤小、近期效果好,适用于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及某些肛门直肠畸形患儿。  相似文献   
8.
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吞咽困难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缺血性中风后吞咽困难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针刺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与康复训练,针刺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通关开窍、利咽健吞针刺治疗方法。结果经15,30d治疗,吞咽功能比较,2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针刺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吞咽困难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1986~1993年采用回肠或结肠浆肌层补片治疗反射亢进型神经性膀胱21例,17例随访0.5~7年,平均2.6年。通过临床、尿流动力学、血生化及膀胱尿道造影进行评价。治愈率58.8%(10/17),总有效率82.3%(14/17);无死亡病例。重点讨论了去粘膜肠管浆肌层膀胱扩大术的去粘膜技术和术后挛缩问题,说明应用该技术的特点,强调神经性膀胱综合治疗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从1990年6月—1993年12月采用控基磷灰石生物微晶玻璃人工骨(HBG)充填骨囊肿腔或 HBG 与游离自体骨混合充填骨囊肿腔14例。除1例股骨上1/3骨囊胂伴病理骨折术后过早负重而致髋内翻畸形外,其他经随访观察疗效满意,无复发。本人着重强调术中彻底刮除囊肿腔壁后以2份 HBG 与1份游离自体骨充填囊肿腔。术后观察无一例发生惑染。HBG 及游离自体骨与宿主骨嵌合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