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7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积极护理干预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8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服药依从性、复发及干预前后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服药依从性及复发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干预后观察组NOSIE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积极护理干预,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措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将9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行为干预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在维持原有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同时,由专职精神科医师对综合干预组进行干预,对照组仅为定期随访,干预及随访期限为1年。于入组时及1年末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威斯康星卡片分类试验(WCST)及瑞文标准推理测验(SPM)进行精神症状及认知功能的评定。结果:综合干预前、后研究组在PANSS总分[(47.21±11.78)与(42.26±10.78),t=2.17,P<0.05]、PANSS阴性症状因子分[(15.18±2.28)与(12.46±3.36),t=5.67,P<0.01];WCST在持续错误数[(29.3±10.48)与(20.10±11.29),t=4.05,P<0.01;分类数(4.84±1.31)与(4.09±1.28),t=2.78,P<0.05];SPM在知觉辨别[(3.89±2.84)与(6.61±3.12),t=4.37,P<0.01],类同比较[(4.28±2.07)与(7.87±2.67),t=7.05,P<0.01];比较推理[(3.97±1.64)与(6.43±2.34),t=5.84,P<0.01];系列关系[(4.04±2.34)与(7.48±3.08),t=6.03,P<0.01];抽象推理[(3.49±1.17)与(5.67±1.83),t=6.81,P<0.01]等因子存在统计学显著差异。结论:综合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阴性症状,并使大脑执行功能和抽象思维能力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家庭综合干预对精神分裂症女患者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将90例精神分裂症女患者随机分为行为干预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在维持原有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同时,对干预组进行家庭综合干预,对照组仅为定期随访,干预及随访期限为1年。于入组时及1年末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评定干预前后患者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后研究组在PANSS总分(47.21±11.78)与(42.26±10.78),t=2.07,P<0.05、PANSS阴性症状因子分(15.18±2.28)与(12.46±3.36),t=4.39,P<0.01;NOSIE除精神病表现因子家庭综合干预前后无明显差异外,其它各因子分及总消极因子、总积极因子和病情总估计评分均有显著差异(t=2.1~3.43,P<0.05~P<0.01);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评定积极应对因子、消极应对因子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t=2.24,P<0.05,t=-2.46,P<0.05)。结论:家庭综合干预可以明显改善精神分裂症女患者的阴性症状,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帕利哌酮缓释片组(31例)和奥氮平组(31例)治疗,疗程12周。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4、8、12周末,应用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于治疗前和12周末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定生活质量。结果:两组均有显著疗效,帕利哌酮缓释片组与奥氮平组均可显著提高生活质量(P均<0.01);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帕利哌酮缓释片的主要不良反应是锥体外系反应及嗜睡,奥氮平组在体重增加及血糖升高方面与帕利哌酮缓释片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均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临床和精神科护士出现抑郁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临床精神科护士心理压力和工作情况 ;方法 :用SDS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调查与评定 ;结果 :精神科护士的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精神科护士抑郁的发生率 (P <0 .0 1)。护理人员的抑郁程度与性别、文化、年龄、职称、科室间的关系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男性抑郁高于女性 ,精神科与非精神科护士之间抑郁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结论 :精神科护士抑郁发生率较高 ,与其工作性质、服务对象、工作环境、内部设施、岗位风险及职业压力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6.
自知力缺乏是精神病,尤其是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之一,对诊断、鉴别诊断、疗效预测、治疗依从性及预后评价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探讨此症患者的自知力与住院时间长短的关系,我们对60例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7.
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行为障碍临床特点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常见行为障碍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干预对策。 方法 :对 186例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观察资料进行回顾性的自查 ,并对相关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行为障碍类型及发生率与性别、年龄、性格类型和疾病的临床分型等因素相关。 结论 :对住院精神分裂症的护理应根据不同的病例特点 ,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