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观察关节肿痛散熏洗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气滞血瘀型跖腱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气滞血瘀型跖腱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体外冲击波治疗,观察组给予体外冲击波联合关节肿痛散熏洗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足跟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患侧足部功能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评分系统(AOFAS-AH)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 2 组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 4 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 93.3%(28/30),对照组为80.0%(24/30);组间比较,观察组的总体疗效(秩和检验)和总有效率(卡方检验)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对VAS评分的降低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AOFAS-AH各维度评分及其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对 AOFAS -AH 各维度评分及其总分的提高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肿痛散熏洗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跖腱膜炎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足跟疼痛症状和改善患侧足部功能,其疗效优于单纯体外冲击波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并总结黄汝成教授运用“脑脾同治”理论超早期介入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经验。[方法] 通过跟师学习,整理相关病例资料,从中风病的关键病理因素、“脑脾同治”理论的机理内涵、“脑脾同治”理论的临床运用等三大方面展开,分析总结黄汝成教授运用“脑脾同治”理论超早期介入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经验,并附一则医案。[结果] 黄汝成教授在祛瘀生新法的基础上,结合对中风病关键病理因素“瘀”的认识,强调须发挥“后天之本”在中风病早期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将“治脾”贯穿其中,通过醒脾开郁行气、运脾消积化痰、补脾扶正生新等治疗原则促使“瘀”的祛除并推助生新,从而形成了“脑脾同治”的重要理论,丰富了祛瘀生新法的内容。治疗上针药结合,辨证施治,灵活加减,取得良好的疗效。所举隅之医案,黄汝成教授辨证为痰瘀内阻证,治法以活血化瘀通络、运脾化痰消积,具体以祛瘀生新煎及针法作为底加减,针药联合,在溶栓后超早期进行中医介入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结论] 黄汝成教授基于祛瘀生新法,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提出“脑脾同治”,丰富了祛瘀生新法的内容,临床上取得良好效果,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股腘动脉长段病变的中远期结果及其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1年5月于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血管外科接受DCB治疗的114例股腘动脉长段病变(卢瑟福分级2~6级)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75例, 女性39例, 年龄(71.9±8.4)岁(范围:49~89岁)。114例患者共有138处股腘动脉长段病变, 其中初次病变111处(80.4%, 111/138), 闭塞病变116处(84.1%, 116/138), 病变长度(280.9±78.7)mm(范围:150~520 mm);联合减容治疗59处(42.8%, 59/138), 植入补救支架27处(19.6%, 27/138)。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别计算患者的累积初始通畅率、免于临床驱动的靶病变再次干预率、累积总体生存率。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 筛选影响股腘动脉长段病变通畅率的相关因素。结果 114例患者均完成DCB治疗, 技术成功率为98.2%(112/114)。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范围:3~54个月)。术后12、24和36个月累积初始通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