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48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用Protein A-Sepharose亲和层析法提纯McAb-IgG,皮下多点和腹腔免疫雄性Wistar大鼠,间隔两周共3次,融合前3天采用腹腔、尾静脉和脾内注射等三种加强免疫方法,以间接ELISA法和抗体竞争ELISA法筛选Anti-Id阳性克隆。结果显示:融合前大鼠血清抗小鼠IgG或抗免疫原McAb-IgG滴度,静脉组和脾内组比腹腔组高一个滴度;Anti-Id阳性克隆出现频率,腹腔组为0.9%和0.3%,静脉组为11.0%和13.3%,脾内组为16.4%和12.9%,静脉组和脾内组明显高于腹腔组(P<0.01);上述三种加强免疫方法对抗小鼠IgG阳性克隆出现频率无明显影响(P>0.05);与腹腔加强免疫组相比,静脉和脾内加强免疫组也可提高细胞融合效果(P<0.01).本实验结果提示,腹腔和皮下多点多次长程基础免疫结合静脉或脾内加强免疫是制备Anti-Id McAb比较好的免疫方案。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长期在无血清培养基内传代培养的亲本瘤和杂交瘤细胞的某些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长期(三个月以上)在DMI传代的瘤细胞,贴壁能力明显减弱,个别瘤系完全呈悬浮型生长,但重新置回含血清常规培养基培养,贴壁能力大部分可恢复到原来状态:诱发BALB/c小鼠腹水和皮下实体瘤的能力保持不变;在HAT选择培养基中培养,瘤细胞的死亡时间在DMI和RPS15对照两种培养基内基本一致;4个亲本瘤系8-氮鸟嘌呤筛选结果与含血清培养的瘤细胞相似;经DMI长期传代的杂交瘤系分泌抗体的能力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3.
采用吞噬试验和细胞毒试验,对抗恶性疟原虫红内期McAb的功能特性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在7株McAb中,93A3、94B5、94C3和94D1明显地促进免疫和正常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对疟原虫的吞噬。腹腔细胞与McAb预吸附试验表明,这种作用是McAb的调理作用。92D2、93A3、94B5和94C3等与腹腔细胞有协同抑制疟原虫生长的作用,并能加强效应细胞杀伤疟原虫而发挥细胞毒作用。用“多功能性McAb”纯化相应抗原,制备亚单位疫苗,以及作为诊断试剂开展血清流行病学研究,可能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4.
适用于亲本瘤细胞和杂交瘤细胞生长的无血清培养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RPMI1640和DMEM-F12按1:1混合组成基础培养基(BM),再添加胰岛素等12种因子制成一种无血清培养基(SFM)。SP2/0等多种亲本瘤细胞以及异种、同种杂交瘤细胞均能在此SFM中适应生长,其细胞密度相当于含15%小牛血清的普通培养基的33%~120%。所有瘤细胞均能在SFM中长期传代培养,但贴壁性能有所降低,杂交瘤细胞能持续保持分泌单克隆抗体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实验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对McAb浓度、PEC与RBC比例、原虫感染率和作用时间等影响体外检测疟疾McAb调理活性的因素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20%McAb浓度、1:20的PEC与RBC比例时,Mφ吞噬疟原虫作用最强;原虫感染率与Mφ吞噬作用呈正相关;作用时间以45min较适宜。  相似文献   
6.
大剂量甲苯达唑单用或与左旋咪唑合用对旋盘尾丝虫微丝蚴及胚胎发育具有缓慢的抗虫效果,但另有报道两药合用并不优于安慰剂。这种差异可能与甲苯达唑水溶性差有关。甲苯达唑柠檬酸盐具较好的水溶性,作者报告了左旋咪唑合用每日1次或2次甲苯达唑柠檬酸盐治疗20例盘尾丝虫病患者的结果。20例男性中、重度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第1周d5和d7接受150mg左旋咪唑,随后单剂量组每日服500mg甲苯达唑柠檬酸盐1次,连续14d;双剂量组每日服500mg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过表达RN181基因的SMMC7721重组细胞株,研究RN181对顺铂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凋亡机制。方法构建高表达RN181逆转录病毒感染SMMC7721细胞,显微镜观察其细胞株荧光强弱,Western blot鉴定RN181蛋白表达水平;采用DAPI染色法、Western blot检测RN181对顺铂诱导SMMC7721细胞株凋亡的变化情况。结果重组细胞株荧光表达良好,7721RN181细胞中RN181蛋白表达量高于其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API染色法观察到在顺铂作用下,7721RN181的细胞凋亡阳性率高于其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到7721RN181的activated caspase-3、cleaved PARP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rocaspase-6,pro-caspase-8的表达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N181表达能促进肝癌细胞的凋亡,其可能通过参与死亡受体凋亡途径来促进肝癌细胞凋亡。进而推测RN181基因可能成为肝癌靶向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8.
疟疾疫苗     
疟原虫生活史相当复杂,根据疟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一般将疟疾疫苗分成4种类型:子孢子疫苗(抗感染疫苗)、肝期疫苗(红外期疫苗)、无性血液期疫苗(红内期疫苗及裂殖子疫苗)和有性期疫苗(配子疫苗、传播阻断疫苗)。在感染人体的4种疟原虫中,以恶性疟危害最为严重,研究进展也最快。  相似文献   
9.
The influence of some factors on the in vitro detection of opsonicactivity of mono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Plasmodium falciparum wasevalu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20% of final concentration of theantibody, the ratio of 1 macrophage for 20 RBC, and 45 minutes incubationat 37℃ were considered to be suitable. The phagocytosis of schizontinfected red blood cell and free merozoite by macrophage was positivelyassociated with percentage of parasitized erythrocytes.  相似文献   
10.
疟疾免疫的存在目前已勿须怀疑,其中体液免疫可能起着主要的作用。红前期感染时体内的Ig水平没有明显的变化,但一出现原虫血症,Ig合成立即增加,主要是IgG和IgM,而IgD则几乎没有什么改变。西非恶性疟和三日疟流行区,不同类型的Ig水平随年令而变化,重复感染常与IgG和IgM的显著增高密切相联,但并不刺激IgA或IgD的产生。早先,以慢性疟疾患者的血清和高疟区成人血清中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