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8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目的:了解缬沙坦联合泼尼松、吗替麦考酚酯(MMF)治疗小儿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54例符合难治性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患儿,随机选取36例为治疗组,采用缬沙坦联合泼尼松、吗替麦考酚酯(MMF)治疗12周,对照组18例,仅使用泼尼松、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治疗,定期复查尿常规、24 h尿蛋白定量、肝、肾功能等,观察两组近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总有效率为94.5%,对照组为8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泼尼松、MMF治疗小儿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具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门诊治疗的依从性,并总结其影响因素及解决措施。方法选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49例,通过调查问卷形式了解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并对比分析依从性好、差患者的影响因素。结果149例患者中58例依从性较好,占患者总数38.9%,依从性好的患者年龄相对小、病程短、文化水平高、家庭经济情况良好、基本有医保,与依从性差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从性好组患者了解病情、了解所用药物的作用、了解不按时用药的影响、接受专门健康教育患者数分别为34、34、31、28例,依从性差组分别为21、21、14、21例,依从性好组均显著多于依从性差组,而依从性好组伴有其他疾病方面患者数为11例,依从性差组为66例,依从性好组显著少于依从性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院慢性心衰患者的门诊治疗依从性不好,受年龄、病程、知识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3.
川崎病患儿急性期冠脉扩张与血小板参数变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川崎病(KD)冠状动脉异常患儿与血小板参数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Xe-2100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54例KD急性期患儿的外周血血小板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并与30例健康儿童进行比较.冠状动脉扩张经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确定.结果KD患儿急性期PLT升高,PDW下降均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急性期冠脉扩张的患儿MPV较无冠脉扩张的患儿高,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KD急性期血小板参数的变化与冠脉扩张有相关性,检测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对KD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云南省4个少数民族贫困地区6~23月龄婴幼儿维生素D(vitamin D,VD)水平及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云南省剑川县、彝良县、墨江县和泸水县各选取3~4个乡镇6~23月龄婴幼儿1 255名,完成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清25(OH)D测定,描述并分析婴幼儿VD水平及影响因素。  结果  VD总体水平为20.6(16.3,25.4)ng/ml,VD缺乏、VD不足、VD充足检出率分别为7.1%、39.2%、53.7%。婴幼儿年龄越大、未补充VD、VD不足的危险性均增加(均有P < 0.05)。哈尼族婴幼儿VD缺乏及不足的危险性降低(均有P < 0.05),而女性"傈僳族、白族、宝宝未补充营养包"婴幼儿患VD缺乏及VD不足的危险性均增加(均有P < 0.05)。  结论  云南省少数民族贫困地区6~23月龄婴幼儿VD水平偏低,以VD不足为主。女童、傈僳族、白族、18月龄以上幼儿为重点干预人群,提高看护人VD营养认知、积极补充VD及营养包有利于改善VD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情景模拟联合案例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在儿科临床实践中的教学效果。[方法]将昆明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2010级本科临床专业儿科实习生220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情景模拟联合案例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通过问卷调查、理论考试和临床实践操作能力,比较两组学生的学习情况。[结果]观察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和临床实践操作能力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100%的学生喜欢这种教学方式,认为提高了学习兴趣。[结论]情景模拟联合案例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临床实践的能力,提高学习效果、临床思维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为学生走向职业岗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血小板参数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是新生儿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为了解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急性期及恢复期血小板的功能状态,本研究对90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血小板相关参数进行检测,并与45例健康新生儿进行对比,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心肌损伤标志物与新生儿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心肌损伤标志物CK-MB、cTnl与新生儿颅脑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1例临床和颅脑CT诊断脑损伤的患儿为研究对象,设有对照组:于生后3 d和10 d股静脉采血3 ml检测肌酸激酶心肌同工酶活性(CK-MB),肌钙蛋白量(cTnl),同时行NBNA评分.结果 出生3 d脑损伤组血清CK-MB活性、cTnl量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有混著性差异(P<0.01).相关性分析:血清CK-MB活性、cTnl量变化与NBNA评分为负相关r=-0.745;r=-0.535).经治疗10天后,血清CK-MB活性、cTnl明显下降,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新生儿颅脑损伤平行地伴有心肌损伤,在新生儿早期,心肌酶CK-MB、cTnl异常增高时,不应忽视颅脑损伤因素,在治疗上应两者兼顾.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Purpura,ITP)的治疗手段也不断增多。其中,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由于其不但保留了脾脏的免疫功能,而且手术创伤小,安全性好,并发症少,临床疗效满意,成为了治疗难治性ITP安全可靠的方法[1]。但儿童患者采用该方法的报道尚少,关于脾动脉栓塞术并发症的报道中,昏迷的报道也罕见,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ITP用PSE治疗后昏迷、抽搐、呕血的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痰热清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将100例MPP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观察组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静脉滴注辅助治疗,疗程为2周。同时检测治疗前、治疗后血清中CRP和Ig的含量,观察治疗后两组的临床疗效及随访3个月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80%,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前两组血清CRP和I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周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痰热清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MPP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