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洪琼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2):1865-1865
热性惊厥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疾患.约有3%~4%的儿童有热性惊厥病史。发病年龄多在6个月~5岁。对曾有过热性惊厥史的发热患儿就诊时会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并及早干预.但对既往无热性惊厥史的发热患儿就诊常会让临床医师忽视而不予及早干预。因此.分析既往无热性惊厥史的发热患儿是否会发生热性惊厥的相关因素并及早干预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临床实习教学是医学生教育的关键环节,是医学理论联系实践的桥梁,是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及操作技能的重要阶段。然而,1年的临床实习时间分配到儿科的时间只有5周,如何在这5周内让实习医生较为全面重点的掌握小儿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以及一些常用的诊疗操作,为其日后从事临床工作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踏上工作岗位后能尽快胜任医疗工作。我科根据我院校是为基层医疗单位培养实用性医疗人才的教学宗旨,采用了以下几点做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1998年我科使用头孢噻肟钠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菌痢),收到明显疗效,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本文68例为1998年1月~12月临床资料较完整的急性菌痢患儿。年龄为4月~13岁,5岁以内占69,5%。绝大部分于发病24小时入院,基本上未经治疗。1.2观察方法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及对照组(33例)。两组患儿平均年龄、入院时间、临床型别及菌群分布基本一致。用药前及用药后每天检查粪便常规并培养至阴性1~2次为止。1.3治疗方法观察组使用头孢噻肟钠,剂量50~100mg/kg…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实习医生的培训学习,补充在校期间理论课的不足,掌握小儿常见的发热出疹性疾病的鉴别与防治,提高临床实习质量。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达 40%~60%,其中多数为生理性黄疸, 而病理性黄疸的原因、血清胆红素和相应的临床特点均不尽相同,干预标准也各异。因此,分析其相关因素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我院 2002年 1月~2004年 10月住院患者。其中男 44  相似文献   
6.
李洪琼 《中外医疗》2011,30(13):159-159
目的总结体外震波碎石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体外震波碎石治疗125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的资料和护理方法。结果本组患者125例,治愈89例,好转28例,未愈8例,治愈好转率93.6%。结论体外震波碎石是泌尿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对人体损伤小,效果佳,经济实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静脉持续泵注极化液(GIK)对脓毒症休克兔早期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3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组)、林格氏液治疗组(LPS组)和极化液治疗组(GIK组),每组各10只.LPS组和GIK组耳缘静脉注射脂多糖(LPS)建立脓毒症休克兔模型;C组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建模成功后,GIK组采用极化液治疗;C组及LPS组采用复方氯化钠治疗.比较三组大白兔平均动脉血压(MAP)、生化指标(血糖、血钾、乳酸)水平、肾损伤指标[肌酐(Scr)、胱抑素C(Cys-C)]水平、肾脏组织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ɑ)水平、过氧化指标丙二醛(MDA)水平及肾脏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与LPS组相比,GIK组MAP升高(P<0.05);肌酐和胱抑素C水平下降(P<0.05);血糖、血钾、乳酸水平更加平稳(P<0.05);肾脏组织TNF-ɑ和MDA水平下调(P<0.05);肾脏组织线粒体受损减轻,HE染色显示肾脏病理损伤更轻(P<0.05).结论:极化液早期干预有利于维持脓毒症休克兔血流动力学稳定,并通过减轻微循环障碍、减少炎症因子释放、减少过量活性氧的攻击而减轻脓毒症兔肾脏上皮细胞的线粒体损伤,从而对脓毒症兔的肾脏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TAP)联合不同浓度的舒芬太尼行自控静脉镇痛(PCIA)对剖宫产术后疼痛及催乳素的影响,评价其在产科快速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5月—2021年12月我院择期行剖宫产的产妇9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3组,每组32例,3组产妇术后均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TAP,并分别给予浓度0.50 ug/mL(S1组), 0.75 ug/mL(S2组),1.00 ug/mL(S3组)的舒芬太尼行自控静脉镇痛(PCIA)。分别记录术后4、8、24、48 h产妇静息、运动状态下切口痛的VAS评分、宫缩痛的VAS评分,术前10 min及术后24、48 h产妇血清催乳素(PRL)水平,记录首次下床时间、排气时间、自行排尿时间,记录术后不良反应等。结果 S2组、S3组术后8、24 h切口静息VAS评分明显低于S1组(P<0.05),且在术后8、24、48 h切口活动痛和宫缩痛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S1组(P<0.05);S2组S3组术后24、48 h血清PRL浓度高于S1组(P<0.05);S3组术后排气时间(39.49±6.01) h、恶心呕吐发生率(26.7%)明显高于S1组和S2组(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的TAP联合0.75 ug/mL的舒芬太尼行PCIA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好,对催乳素分泌影响小,且胃肠道恢复快,不良反应更少,是推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剖宫产围术期应用的一种多模式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哮喘儿童血清环氧化酶-2(COX-2)、白细胞介素8(IL-8)、IgE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121例哮喘患儿血清COX-2、IL-8、Ig-E水平,其中发作期62例,缓解期59例,设正常对照60名。结果:哮喘组血清COX-2、IL-8、IgE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哮喘急性发作期血清COX-2、IL-8、IgE水平亦均明显高于缓解期(P<0.01)。结论:COX-2与IL-8可能参与了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的发病过程,COX-2与IL-8可能发挥正反馈调节作用,促进哮喘患儿IgE分泌;哮喘缓解期仍存在炎症反应。细胞因子网络失衡可能是哮喘发病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拮抗COX-2或其细胞因子网络可能有助于缓解哮喘患儿的病情。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白介素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白介素(IL)变化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诊断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42例患HIE的新生儿分别于出生后24h内及治疗后7d采用ELISA法测定新生儿血清IL-1B、6、8水平,并与20例对照新生儿血清IL-1β、6、8水平进行比较。再根据治疗效果将HIE患者分为病情缓解组与病情加重组,并对IL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组间差异均存在显著性,HIE组的新生儿血清IL-1β、6、8高于对照组(P〈0.05)。恢复期病情缓解组IL-1β、6、8较急性期明显降低,而病情加重组IL-1β、6、8与急性期相比显著增高。结论:新生儿HIE血清IL-1β、6、8变化与HIE及其病变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