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5篇
医药卫生   51篇
  2024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男,74岁.因口咽部肿物20d收入院.患者自觉口内有异物感,无疼痛、出血和发热.检查见肿物沿口咽后壁的右侧成条索状不规则隆起,表面黏膜光滑,主体为上下方向,上越软腭游离缘近咽鼓管咽口,下平会厌游离缘,过中线接近对侧咽侧壁,肿物下端触之易出血,右扁桃体稍隆起前移,外观无溃疡、坏死,包括扁桃体前后弓黏膜未见异常,未扪及颈部肿大淋巴结.  相似文献   
2.
部分迷路切除术是近年来新兴起的颅底外科手术,主要为内听道、桥小脑角区和岩斜区的病变处理提供手术通道;本文就其术后听力保留的依据、适应证、临床应用等进行回顾。  相似文献   
3.
上颌窦骨间隔畸形偶见报道,据文献报道此类畸形发生率为0.2%~2.6%,我科诊治1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适宜切除巨大侧颅底肿瘤的手术途径。方法 应用额 耳前 颈联合入路 ,制作眶颧骨瓣及颅骨骨瓣 ,结合下颌骨脱位下移 ,获得了充分暴露肿瘤的术野 ,治疗 2例占据咽旁间隙、颞下窝穿颅底达颅中窝的巨大侧颅底沟通性肿瘤。结果  2例肿瘤均获得全切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均未发生脑脊液漏等任何颅内并发症 ,面部无明显畸形 ,咬合正常。结论 额 耳前 颈联合入路是用于切除巨大咽旁间隙、颞下窝、侵入颅中窝的侧颅底良、恶性肿瘤较理想的手术途径  相似文献   
5.
刘栋  李永团 《吉林医学》2009,30(19):2285-2286
目的:探讨喉部分切除术后喉功能重建方法的选择与应用。方法:对60例T2、T3及T4喉癌患者行喉部分切除术的术式及修复方法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中58例获得随访,主要应用颈前皮瓣、喉腔及梨状窝黏膜、胸舌骨肌膜瓣、甲状软骨膜及会厌软骨等修复喉结构,总体术后拔管率为81.7%,均获得了较好的吞咽及发音功能。喉声门区癌和喉声门上区癌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7.5%、70%和65%、50%。结论:在彻底切除病变的基础上,尽可能保留正常喉组织,保全喉功能,有利于患者恢复良好的吞咽和发音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中B细胞淋巴瘤-2相关X蛋白(Bax)、生存素(Survivin)及Livin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2例甲状腺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Bax、Survivin及Livin的阳性表达,分析三者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甲状腺癌组织中Bax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01),Survivin及Livin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01).Ⅲ~Ⅳ期甲状腺癌患者的Bax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Ⅰ~Ⅱ期患者,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Bax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1).Ⅲ~Ⅳ期甲状腺癌患者的Survivin及Livin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Survivin及Livin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1).甲状腺癌组织中Bax与Survivin的表达呈负相关(r=-0.435,P﹤0.01),Bax与Livin的表达也呈负相关(r=-0.551,P﹤0.01),Survivin与Livin的表达呈正相关(r=0.738,P﹤0.01).结论Bax在甲状腺癌组织中低表达,Survivin及Livin在甲状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与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三者联合检测可能成为甲状腺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鼻窦真菌病分为侵袭型和非侵袭型,前者少见,但近来鼻窦真菌病有增多的趋势,这可能与滥用抗生素、患消耗性疾病及恶性肿瘤等有关。侵袭型鼻窦真菌病发展快,对周围组织的侵蚀破坏严重,若处理不及时及不当,预后不好。现将我们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患儿男,5个月。因右耳流脓发热1周,耳后红肿3d入院。在他院CT检查诊为急性中耳炎并耳后骨膜下脓肿,静滴红霉素治疗效果不好。检查示T37.8℃,右外耳道后上壁塌陷,耳道狭窄并有稀薄脓性分泌物,鼓膜看不清,耳后区红肿,耳后沟消失。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右耳60dB,左耳正常。血常规:WBC 18.7×109/L,N 0.42,L 0.58,Hb 10.7g/L,肺部X片未见异常。手术见耳后皮下有少量脓性分泌物及较多灰白色肉芽组织,质脆,合并外耳道后上壁骨质鼠咬状破坏,鼓膜大穿孔,快速冰冻病理示炎性肉芽组…  相似文献   
9.
患儿男,5个月.因右耳流脓发热1周,耳后红肿3d入院.在他院CT检查诊为急性中耳炎并耳后骨膜下脓肿,静滴红霉素治疗效果不好.检查示T37.8℃,右外耳道后上壁塌陷,耳道狭窄并有稀薄脓性分泌物,鼓膜看不清,耳后区红肿,耳后沟消失.脑于听觉诱发电位右耳60dB,左耳正常.血常规:WBC 18.7×109/L,N 0.42,L 0.58,Hb 10.7g/L,肺部X片未见异常.手术见耳后皮下有少量脓性分泌物及较多灰白色肉芽组织,质脆,合并外耳道后上壁骨质鼠咬状破坏,鼓膜大穿孔,快速冰冻病理示炎性肉芽组织,行右耳鼓窦单纯凿开术.术后应用西力欣等药物治疗,患儿持续低热.术后半月发现右耳道流脓及有较多的肉芽组织,同时右颈上部胸锁乳突肌前缘有约1cm大的肿块2个,活动差,表面皮肤稍红.遂行第2次手术,术中见原切口下、中耳腔、外耳道内较多肉芽组织,听小骨消失,面神经管水平段暴露,颈部肿块光滑圆形,内有与耳部病变类似的肉芽组织及脓液,行中耳鼓窦根治及颈部肿物切除术.2次手术中分泌物细菌培养均为阴性.最后病理报告为结核.改用利福平、异烟胼等抗结核药物治疗,切口用链霉素药液换药,半月后愈合.随诊2月及半年后中耳腔完全上皮化,无肉芽增生.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