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8 毫秒
1.
肿癌放射治疗的敏感性与受照射肿瘤乏氧程度有关.以放疗前直接测量肿瘤内的乏氧程度作为预测肿瘤放疗敏感性的指标,已见有很多文献报道,而简单易行有反映血氧浓度的动脉氧分压(PO2)和血氧饱和度(SATO2)等的肺功能、血气分析检查能否间接反映肿瘤氧浓度而作为预测肿瘤放射敏感性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化疗联合放疗与单纯放疗对中晚期鼻咽癌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PF+CF方案化疗联合放疗与单纯放疗在中晚期鼻咽癌治疗中的效果。方法60例Ⅲ、Ⅳa期鼻咽癌病例,随机分为放疗+化疗(放化)组、单纯放疗(单放)组各30例,放化组在放疗前给予1周期PF+CF方案诱导化疗,单放组给予单纯放疗。结果近期疗效比较,放化组与单放组无明显差异,放化组的3年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高于单放组。结论PF+CF化疗方案联合放疗对鼻咽癌有一定治疗效果,特别是可提高颈部淋巴结消退率,降低远处转移的发生,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制备抗肺炎链球菌(S.pn)丝氨酸-苏氨酸激酶(STKP)基因的特定区域的免疫血清,为疫苗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PCR扩增S.pn STKP蛋白C末端314个氨基酸区域的基因,将其克隆入pMD19-T载体,将鉴定正确的STKP基因从pMD19-T载体亚克隆至PET-32a(+)原核表达载体进行诱导表达;获得的可溶性蛋白经Ni2+柱纯化及Western blot鉴定后,免疫家兔制备抗STKP血清,间接ELISA鉴定抗体效价,Western blot鉴定免疫血清特异性。结果成功将STKP基因特定序列克隆入PET-32a(+)原核表达载体并诱导表达,形式以可溶性表达为主,经Ni2+柱层析法纯化STKP,纯度达92%,免疫家兔制备出STKP免疫血清,间接ELISA检测抗体效价为1∶100 000,Western blot证实免疫血清能与目的蛋白特异结合。结论获得STKP重组蛋白及免疫血清,重组表达产物具有免疫原性,为S.pn多价联合蛋白疫苗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辅助同步放化疗对食管癌腔镜术患者肿瘤组织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11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食管癌腔镜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食管癌腔镜术前进行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的治疗效果,分别在新辅助同步放化疗前、疗程结束后检测患者的肿瘤组织细胞活性,包括食管癌细胞DNA指数(DI)、细胞增殖指数(PI)、S期细胞百分率(SPF)。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两组患者免疫功能,包括CD3+、CD4+、CD8+细胞含量。患者术后随访24个月,分析随访期间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以及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总缓解率为77. 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 34%(P 0. 05)。观察组治疗后PI、SPF、DI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D3+、CD4+、CD4+/CD8+水平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血清CD8+水平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局部复发率为20. 6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9. 66%(P 0. 05);观察组24个月内生存率为63. 7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4. 83%(P 0. 05)。结论在食管癌腔镜术前行新辅助同步放化疗,能抑制肿瘤细胞活性,改善机体免疫,降低远期复发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罗燕芬  庄奇真  张轩  陈茶  刘杨  颜星星  肖倩  李有强 《天津医药》2021,49(12):1233-1239
目的 筛选并阐明长链非编码RNA(lncRNA)CD48-AS与其反义互补分子CD48 mRNA在N-3-氧代十二 烷酰-L-同型丝氨酸内酯(3-O-C12-HSL)阻碍人单核细胞诱导的树突状细胞(Mo-DCs)成熟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机制。 方法 从健康人外周血中分离Mo-DCs,将未成熟的Mo-DCs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0.1% DMSO)、脂多糖(LPS)阳性 对照组(100 μg/L的LPS)和实验组(100 μg/L LPS+40 μmol/L 3-O-C12-HSL)进行lncRNA芯片检测。筛选lncRNA表 达谱中差异表达 5 倍以上的自然反义 lncRNA 进行聚类分析,从中筛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自然反义 lncRNA CD48-AS。未成熟的 Mo-DCs 分为阴性对照组、LPS 阳性对照组以及 LPS+C5、C10、C25 实验组(分别加入 5、10、 25 μmol/L的3-O-C12-HSL)。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lncRNA CD48-AS和反义分子CD48 mRNA在实验体系中的表 达水平;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lncRNA CD48-AS与CD48反义互补区及其蛋白编码功能;通过核糖核酸酶保护实验 (RPA)验证lncRNA CD48-AS是否与CD48形成二聚体,从而通过影响靶CD48的表达来发挥调控作用。最后检测 lncRNA CD48-AS在细胞内的定位。结果 3-O-C12-HSL处理Mo-DCs后lncRNA表达谱出现了特异性改变。3-OC 12-HSL可下调由LPS诱导的Mo-DCs中lncRNA CD48-AS及其反义靶分子CD48的表达。生物信息学分析lncRNA CD48-AS 不具备蛋白编码功能,为非编码 RNA;lncRNA CD48-AS 与 CD48 形成 RNA 二聚体从而减少 RNA 酶对 CD48 mRNA的降解,使得CD48 mRNA表达增加;lncRNA CD48-AS在Mo-DCs中主要定位在细胞核中,细胞质中表 达量较少。结论 3-O-C12-HSL可通过下调lncRNA CD48-AS,进而影响CD48的表达来阻碍Mo-DCs的成熟。  相似文献   
7.
谢竟雄  李有强 《海南医学》2012,23(21):101-102
目的观察血清肿瘤标记物在胆囊疾病中的表达,分析血清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在胆囊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4月收治的胆囊癌患者25例(观察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AFP、CEA和Fer的表达,并设同期收治的20例胆囊息肉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差异及临床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肿瘤标记物中Fer和CEA较对照组显著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胆囊癌诊断有较高价值,而AFP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行法联合检测诊断胆囊癌的灵敏度为88%,系列法联合检测法诊断胆囊癌特异为95%。结论血清Fer和CEA联合检测对胆囊癌的诊断具有临床价值,联合检测可以增加诊断的特异度和灵敏度。  相似文献   
8.
局部晚期鼻咽癌因病变累及范围广而疗效欠佳,放疗后仍有较高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近年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同步放化疗和诱导化疗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方案.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自1999年1月至2002年6月本院收治的175例鼻咽癌患者采用诱导化疗的治疗结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罗氏Cobas e602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阳性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结果真阳性率及最佳阈值。方法 对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2016年7月1日—2017年6月30日住院和门诊患者18 908例标本使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ECLIA)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筛查出的阳性样本进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 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ssay,TPPA)确证,运用统计学方法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曲线)对检测结果进行真阳性率分析和确定最佳阈值(阳性预测值≥95%)。结果 对18 908例标本中罗氏Cobas e602筛查出301例阳性标本进行TPPA法确证,结果得出真阳性标本252例,真阳性率为83.72%,其中S/CO≥33真阳性率为100%。运用ROC曲线分析得出最佳阈值为19.085。结论 罗氏Cobas e602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真阳性率为83.72%,检测最佳阈值为19.085,当仪器检测出S/CO值小于19.085时须做TPPA确证试验并结合临床综合判断结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5年12月广东省中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脓毒症患者入院24h内的RDW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根据患者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患者RDW和APACHEⅡ评分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对RDW和APACHEⅡ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RDW和APACHEⅡ评分对脓毒症患者出院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死亡组RDW和APACHEⅡ评分均显著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RDW与APACHEⅡ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513,P0.05);RDW和APACHEⅡ评分预测脓毒症患者病死率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6和0.696,二者联合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52。结论入院24h内RDW水平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