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4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李戬  侯颖一 《针刺研究》1992,17(3):191-195
<正> 在内源性痛调制系统中,中缝大核(NRM)及邻近结构的神经元轴突行向脊髓后角,其释放的5-羟色胺(5-HT)可能对后角内痛敏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以及初级传入  相似文献   
2.
大鼠中缝大核5—羟色胺神经元—光镜和免疫电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戬  范天生 《解剖学报》1991,22(1):38-42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diabetes meilitus,DM)已成为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许多糖尿病患者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并不明显,正确的血糖检测在诊断中愈显得重要。健康检查或临床诊疗中常常只检测空腹血糖,以至于许多糖尿病患者漏诊。WHO在1999年对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制定中明确提出了空腹血糖(FPG)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h血糖对糖尿病的评判标准。  相似文献   
4.
5.
6.
采用形态计量学方法,分析了大鼠中脑水管周灰质(PAG)腹外侧部内侧区(Mo),外侧区内(L_1)、中(L_2)、外(L_3)三带的细胞构筑差异。PAG 腹外侧部神经元有多极、三角形、梭形和卵圆形4种基本细胞类型,根据胞体直径,每型神经元又分为大(16—22μm)、中(8—16μm)、小(<8μm)3种。由Mo 至L_3,每单位体积组织内神经元数量逐渐增加,在细胞分类上主要为大、中神经元增加。93.3%的大神经元和76.4%的中神经元分布在L_3和L_2,Mo 无大神经元分布.胶质细胞数量亦表现增多,但胶质细胞/神经无比值下降。上述结果表明PAG 腹外侧部各区、带之间存在构筑差异,L_3、L_2可能是功能较活跃区域。  相似文献   
7.
曲安奈德与泼尼松龙治疗运动系统慢性损伤临床疗效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凤文  李戬  张生 《新医学》2003,34(Z1):99-100
目的比较曲安奈德和泼尼松龙治疗运动系统慢性损伤疾病的效果.方法泼尼松龙组63例,曲安奈德组309例.均先在体表找到疼痛的最敏感部位并做好标记,常规碘酒、乙醇消毒,抽取曲安奈德(或)泼尼松龙混悬液40 mg加2%利多卡因2 mL痛点局部注射,每次注射1周后观察疗效,如未治愈进行下1次治疗.结果曲安奈德组和泼尼松龙组第1、2、3次治疗的治愈率分别为60%、38%、2%和24%、49%、27%.两组全部治愈的平均治疗次数分别为1.4次和2 0次.结论曲安奈德治疗运动系统慢性损伤疾病的疗效明显优于泼尼松龙.  相似文献   
8.
9.
本文用免疫细胞化学PAP 法,在电镜下观察中缝大核(NRM)内甲硫脑啡肽(M—ENK)样免疫反应树突和轴突终末的形态和突触关系。M—ENK 样免疫反应树突数量较多,直径粗细不等,接受一个或多个突触传入;根据标记情况,可分为浓染型和淡染型两种。M—ENK 样轴突包括有髓纤维和无髓纤维两类。M—ENK 样轴突终末含有清亮圆囊泡或相伴颗粒囊泡。所见突触型式有:(1)轴—树(M—ENK)突触,(2)轴—棘(M—ENK)突触,(3)轴—轴(M—ENK)突触,(4)轴(M—ENK)—树突触。上述结果提示NRM 内脑啡呔能缝—脊神经元接受多种信息传入,可能具有整合作用;脑啡肽能轴突终末参与核团内局部突触调节,并存在突触前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10.
李戬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8):27-28,78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8例Pilon骨折患者做为观察组,给予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选择同期住院治疗的20例Pilon骨折患者做为对照组,给予解剖型钢板固定治疗。随访10~2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踝关节功能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踝关节功能评定优良率为89.3%(25/28),对照组为75.0%(15/2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x线骨痂出现时间为(5.83±0.86)周,骨折愈合时间为(16.37±2.19)周,对照组分别为(7.25±0.98)周、(18.92±3.27)周,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1%、30.O%,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具有对机体损伤小、骨折愈合快以及并发症少的特点,是治疗Pilon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