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泌尿外科常见多发病之一.为了解高级知识分子BPH的患病状况,笔者对浙江省某高校副高职称以上男性教工350名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食管癌组织p33/ING1和PTEN蛋白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联合检测凋亡促进因子P33/ING1、PTEN基因在58例食管癌大体标本中的表达情况.结果:p33/ING1和PTEN蛋白从正常黏膜—不典型增生—浸润癌渐进性表达减低,在正常黏膜与浸润癌组织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食管癌组织PTEN与p33/ING1表达呈正相关.结论:p33/ING1和PTEN基因的失活(或缺失)及表达下调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分化及浸润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能为临床食管癌早期诊断、相关治疗及预后研究提供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食管癌病人中p33/ING1和PTEN蛋白的表达及其与食管癌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食管癌的发病机制,以寻求预防、诊断和治疗食管癌的新方法.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联合检测PTEN基因、凋亡促进因子p33/ING1在食管鳞癌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其相应的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p33/ING1和PTEN蛋白从正常黏膜-不典型增生-浸润癌渐进性表达减低(P<0.05),与食管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TEN蛋白在食管癌中的低表达与p33/ING1蛋白在其中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p33/ING1和PTEN基因的失活(或缺失)及蛋白表达的下降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分化及浸润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两者有可能为临床上食管癌早期诊断、相关治疗及预后研究提供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中PTEN蛋白的表达与食管鳞癌分化、浸润及远处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手术切除食管鳞癌手术后大体标本58例,检测PTEN在58例食管癌大体标本中的食管鳞癌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其相应的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PTEN蛋白从正常黏膜-不典型增生-浸润癌渐进性表达减低,PTEN蛋白在正常黏膜与浸润癌中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TEN蛋白表达与食管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 PTEN基因的失活(或缺失)及蛋白表达的下降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分化及浸润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PTEN在食管鳞癌组织表达的下降或缺损,提示食管鳞癌可能发生了浸润甚至淋巴结转移,预后不良。这可能为临床上食管鳞癌治疗及预后研究提供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及转移过程中p33/ING1蛋白的表达及其与食管癌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寻求预防、诊断和治疗食管癌的新方法。方法:选择手术切除食管癌手术后大体标本58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凋亡促进因子P33/ING1在58例食管癌大体标本中的食管鳞癌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其相应的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p33/ING1蛋白从正常黏膜-不典型增生-浸润癌渐进性表达减低。结论:p33/ING1的阳性表达率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而降低,随着浸润深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淋巴结的转移而降低,提示p33/ING1基因的失活(或缺失)及蛋白表达的下降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分化及浸润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p33/ING1在食管鳞癌组织表达的下降或缺损,提示食管鳞癌可能发生了浸润甚至淋巴结转移,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6.
7.
不育症不能单纯认为是女性不育,而应同时检查男方。据欧美国家统计不育夫妇占15%,其中男性不育占50%。在我国对男性不育症的研究也已广泛开展。我们医院近几年收治了250例男性不育症患者。进行促卵泡成熟素(FSH)、促黄体激素(LH)、睾丸酮(T)测定及其它方面检查。证实测定血清其FSH、LH、T等三种激素对男性不育症的研究很有价值。 1 材料和方法应用天津利科生物技术公司生产FSH、LH、T放免药盒。以FJ—2008型r自动免疫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和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阿立哌唑组30例,氯氮平组30例,于治疗前和治疗1、2、4、6、8周末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阿立哌唑组与氯氮平组总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在认知因子和阴性症状方面以阿立哌唑组较好.阿立哌唑主要不良反应明显低于氯氮平.结论:阿立哌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相似文献   
9.
PTEN(Phosphate and tensi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 eten)是近年发现的一种与细胞信号传导途径有关的具有双特异性磷酸酶活性的新型抑癌基因。生长抑制基因(inhibitor of growth1,ING1)也是新发现的一个抑癌基因,p33/ING1是ING1编码的重要抑癌蛋白。p33/ING1的过表达抑制细胞生长,促进细胞凋亡。研究表明,这两基因的突变与人类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食管癌中PTEN、p33/ING1蛋白的突变较少见,而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普遍下降,表达程度与食管癌的恶性程度、浸润、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因此,PTEN、p33/ING1的低表达可能参与了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10.
该研究采用野外典型样地调查法结合实验室测定,系统分析了3种不同生境桃儿七种群生存状况和种实特性,以期为促进野生桃儿七种群数量恢复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桃儿七在大面积林间空地(种群A)和灌丛(种群C)下种群数量较多,且多为幼龄级个体;而小林隙下(种群B)种群数量较少,且多为老龄级个体,未来发展趋势预测表明桃儿七种群总体呈衰退趋势;种群在小尺度为集群分布而大尺度为随机分布;种群A和C在果实大小、种子数量与质量、发芽特性等方面均优于种群B。根据各种群主要环境因子分析可知,一定光照和肥沃土壤条件有利于桃儿七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因此,未来可人为营造有利于野生桃儿七种群存活的环境条件,促进种群恢复和资源量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