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7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范发明  王锋  李恒健 《海南医学》2005,16(11):69-69
我院外科自1996年12月-2005年2月施行胃切除术256例,术后出现12例胃排空障碍(delayed gastric emptying,DGE),其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自律空间频率进行手、眼、脑联合训练法,辅以后像法、红光闪烁法、远程机电刺激穴位按摩等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的疗效。方法根据1996年4月“中华眼科学会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工作会议”制定的弱视标准,选择自我院2005年2月至2006年6月就诊的弱视儿童,用国产DV-100VEP分析系统检测弱视儿童视觉皮层诱发电位的振幅与潜伏期,按其较好一档的振幅与潜伏期的空间频率作为第一张自律空间频率光盘刺激训练的信号,以后根据P-VEP复查,再换相应的高空间频率来刺激训练,结合传统弱视疗法,直至弱视治愈。结果4~11岁弱视儿童107例(177只眼)治疗后随访2~6个月,总有效率100%。结论自律空间频率刺激等综合疗法对儿童弱视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逆行一次性泪道再通管”简单、彻底、微创治疗慢性泪囊炎、泪道阻塞.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2年3月至2012年7月眼科门诊就诊的慢性泪囊炎、泪道阻塞的患者,通过逆行一次性泪道再通管术与常规治疗方法比较.结果 26位患者33只眼,总有效率100%,治愈率93.3%,无效率0%.结论 逆行一次性泪道再通管植入术是微创、疗效确切,优于常规治疗方法的新术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缺血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例(8只眼)接受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的缺血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常规眼科检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等方法明确诊断后,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两次,间隔时间为1个月,1周后行全视网膜光凝,观察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最佳矫正视力、眼底情况、新生血管发生的情况。结果患者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根据FFA结果行全视网膜光凝,3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观察见:眼底出血吸收明显,未继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全视网膜光凝可以降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发生率,但对黄斑水肿需要重复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效果及实用价值.方法对65例(78只眼)白内障患者施行表面麻醉下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结果术后裸眼视力≥0.8者只18眼(23.08%),≥0.5者23只眼(29.49%),术后最佳矫正视力≥1.O者22眼(28.21%),≥0.5者57眼(73.08%).结论该术式具有切口小、愈合快、术中并发症少、术后散光小、视力恢复快、患者经济负担轻及操作简单、无需特殊设备等特点,适合各级别医院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6.
李恒健 《中外医疗》2009,28(6):40-40
目的评价掺钕钇铝石榴石(Nd:YAG)激光、532激光联合硅条留置治疗伴有溢泪症状的泪小点膜闭的治疗。方法采用Nd:YAG激光、532激光及泪小点扩张器对24例(29眼)泪小点膜闭患者进行泪小点扩张并成形后,硅条留置1周拔除。结果拔管后3d泪小管引流通畅27眼(93%),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复查,泪小管开口通畅无溢泪症状者24眼(83%)。结论激光联合硅条留置治疗泪小点膜闭,是治疗伴有溢泪症状的泪小点膜闭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药物保守治疗、开腹手术以及腹腔镜手术在宫外孕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方法以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本院妇科接受治疗的120例宫外孕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将病例分为3组,其中,药物保守治疗(甲氨喋呤方案联合米非司酮方案)46例;开腹手术15例;腹腔镜手术组59例。结果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比较长,而其他各项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手术对患者的创伤比较小,而且恢复比较快,对于患者造成的伤害较小,而且治疗效果比较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