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植入术后 ,由于缝线所致的角膜散光对术后视力影响较大 ,拆除缝线是纠正术后角膜散光常用而十分有效的方法 ,尤其是在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 ,对提高裸眼视力有很大帮助。作者於 1998年起应用检影法指导选择性拆线 ,控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角膜散光 ,获得较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所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44例 ,5 0眼。男 2 4例 ,2 8眼 ;女 2 0例 ,2 2眼。年龄在 3 8~ 72岁之间。全部病例均用PMMA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或睫状沟植入。术后小孔视力提高 2行以上 ,循…  相似文献   
2.
视屏显示终端与视疲劳及屈光不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尖 《临床医药实践》2006,15(8):589-591
目的:观查视疲劳与视屏显示终端(VDT)屈光不正特点,探讨预防及治疗原则。方法:调查分析52例电脑终端操作者视疲劳情况及屈光状态:用镜标准。结果:视疲劳轻度12例(23.08%),中度31例(59.62%),重度9例(17.30%),而正视仅有9眼(8.65%),原配戴眼镜均不符合VDT操作距离。结论:视疲劳的发生与操作VDT、屈光不正关系密切,互为因果。正确使用VDT、准确验光、合理配镜是预防及消除视疲劳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3.
眶颅穿通伤并巨大木质异物存留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梁××,女,34岁,住院号7016。1999年11月24日驾驶摩托车撞及路树,当即觉右眼剧痛、流血、失明,无昏迷呕吐。半小时后急诊入院。检查:一般情况可,神志清,颈软。右眼无光感,上睑内陷,距内眦05cm处见一10cm折断木条,断端与皮肤相平,创口渗血;眼球受压整体向外下方移位、固定、前突,并被高度肿胀下睑遮盖,角膜及后部组织不能窥。CT示右眼眶内上方见一长条状低密度影,后缘达同侧颞叶,眼眶后壁骨质破裂,视神经中断(图1)。左眼正常。诊断:右眼眶颅穿通伤并木质异物存留;视神经断裂伤。请脑外科会诊,联合手术。术中见木条自眼眶上壁贯穿颅内,…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患者眼部病变表现的特点,以便及时发现,尽早治疗,减轻视功能的损害.方法 对2006年11月至2008年11月在尼日尔共和国三家医院167例HIV感染患者眼部病变、病程、症状、体征及全身情况作回顾分析.结果 167例患者以眼部病变首诊33例(19.76%);眼部病变表现为机会性感染和肉瘤形成.表现依次为视网膜炎86例(51.0%),葡萄膜炎46例(28.0%);带状疮疹32例(19.0%);神经系统病变19例(11.0%);Kaposi肉瘤15列(9.0%).视力损害低于正常98例(其中重度双眼盲17例、轻度19例;轻度单眼盲34例);≥0.3者69例.所有病例伴程度不等全身慢性消耗性症状,CD 4/CD 8比值下降146例,平均0.056(正常值1.75~2.10).结论HIV感染40%~92.3%可发生眼部病变,视力损害与视网膜/葡萄膜损害关系较大.鉴于HIV感染患者增加现状,其表现于眼部早期症状体征,应引起眼科医师高度重视,及早发现病变,及时治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配戴角膜塑形镜治疗青少年近视疗效。方法 82例患者(162眼),年龄1021岁(平均12.6岁),屈光度-1.0021岁(平均12.6岁),屈光度-1.00-7.50 D、散光≤0.75 D范围。分-1.00-7.50 D、散光≤0.75 D范围。分-1.00-3.00 D、-3.25-3.00 D、-3.25-6.00 D、-6.25-6.00 D、-6.25-7.50 D 3组。按照角膜塑形术的验配程序配戴角膜塑形镜1年,测量视力、屈光度、角膜曲率、眼轴变化情况,与治疗前比较,评价角膜塑形术控制近视进展作用。结果治疗后,各组视力≥1.0为88.64%、38.46%、21.88%,屈光度降低-3.00 D为75.64%、61.54%、59.38%,水平、垂直角膜曲率平均下降(1.75±0.12)D、(1.64±0.11)D;各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眼轴平均增长(0.19±0.21)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戴镜后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结论角膜塑形术矫治青少年近视疗效确切、安全可逆,可有效控制近视发展,而且屈光度越低,矫治效果越好,最适宜范围是-3.00 D以内。  相似文献   
6.
3~6岁儿童远视眼屈光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作者以视光门诊3~6岁78名(156眼)远视儿童,从1999年起随访3年观察其屈光状态.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对象从我院视光门诊随机选择学龄前远视眼儿童78例(156眼).其中3岁14例(28眼),4岁26例(52眼),5岁20例(40眼),6岁18例(36眼);男48例(96眼),女30例(60眼).  相似文献   
7.
复方托品酰胺与阿托品散瞳检影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前复方托品酰胺日益取代阿托品作睫状肌麻痹剂用于成人散瞳验光已为共识,而对儿童仍有争论.为观察儿童散瞳验光效果,我科于1998年以来对12岁以下儿童患者应用复方托品酰胺和阿托品眼液/膏散瞳后检影验光,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李尖 《海南医学》2012,23(17):29-30
目的 探讨胞二磷胆碱治疗大龄弱视的疗效及可能机理.方法 选择弱视门诊患者192例(372眼),年龄10~18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6例(186眼).对照组予配镜、遮盖、精细作业等物理治疗;观察组在上述物理疗法上予胞二磷胆碱250 mg,患眼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随访半年,观察患者视力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73.66%(137眼)、43.01%(80眼);其中在重度弱视组和16~18岁组间有效率分别为51.43%(18眼)、29.73%(11眼)与72.22%(22眼)、34.29%(12眼).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胞二磷胆碱联合物理疗法治疗大龄弱视疗效确切,简便安全,值得推广,其机制可能与激活神经元细胞作用于脑皮质而影响视中枢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9.
综合疗法治疗学龄前儿童远视性弱视10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远视性弱视是儿童眼科常见病,其不仅对儿童正常发育有影响,且可造成视功能永久性低下。目前治疗方法虽多,但疗效尚不确切。我科1997年2月至2000年6月采用综合疗法治疗107例193眼(21例单眼患病)学龄前儿童远视性弱视,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电脑成为必不可少的办公工具,而操作过久极易出现视疲劳,称之为计算机视屏终端(Visual display terminal,VDT)视疲劳。致VDT视疲劳因素很多,而操作者视功能及其屈光状态和所用眼镜是不可忽略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