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固定术治疗Mason Ⅱ-Ⅳ型桡骨头骨折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固定术治疗MasonⅡ-Ⅳ型桡骨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2年3月~2012年6月采用内固定术治疗桡骨头骨折患者41例,其中MasonⅡ型18例,Ⅲ型17例,Ⅳ型6例;开放性骨折Gustilo分型Ⅱ和ⅢA各1例。合并他处多发性骨折9例。伤后至手术时间平均6.7 d(3 h~30 d)。采用克氏针固定8例,螺钉固定11例,微型钢板固定15例,可吸收螺钉固定7例。结果本组41例均获随访,平均时间10(4~28)个月;骨折均愈合。按照Broberg和Morrey肘部评分标准判定疗效:优22例,良12例,可4例,差3例,优良率为82.9%(34/41)。2例儿童患者发生克氏针滑脱至皮下,骨折愈合后立即取出克氏针。结论内固定术能够改善MasonⅡ-Ⅳ型桡骨头骨折患者的肘关节功能;骨折端解剖复位、牢固内固定效果、良好修复关节的稳定性、早期功能锻炼能使患者获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务农,45岁,体重56 kg.因便后有物自肛门脱出2年余入院.平素身体健康,否认精神病史及药物过敏史.入院查体:T 37.2℃,R 18次/分,P 78次/分,BP 120/75 mmHg.神志清楚,查体合作,对答切题.心肺腹(一).肛门齿线上3、6、9点位有约1 cm×0.5 cm、1 cm×1 cm、0.5 cm×0.5 cm大小痔核突起.血生化、心电图、胸片检查均无异常.诊断为:混合痔.拟在连续硬膜外阻滞下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不稳定肱骨近端骨折的方法及疗效. 方法 自2007年2月~2010年3月,对46例肱骨近端Neer 2型以上不稳定骨折患者,采用肱骨近端骨折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其中男18例,女28例,平均年龄51.3(32 ~84)岁.根据Neer分类,二部骨折21例,三部分骨折19例,四部分骨折6例. 结果 经术后平均14.5(10 ~22)个月随访,有1例患者术后5d发生内固定失效,予再次手术后获骨性愈合.应用Neer疗效评分系统进行评定,优21例,良16例,可7例,差2例,优良率80.4%. 结论 肱骨锁定加压钢板的螺钉锁定作用,能够提高对肱骨近端不稳定骨折的固定效果,做到骨折愈合与功能锻炼同步.但应注意对锁定加压钢板的合理操作,尽量避免因操作错误引起的内固定效果不佳.只有掌握锁定加压钢板的操作要点并加以灵活运用才能减少和正确处理各种术中失误.  相似文献   
5.
开放性股动、静脉损伤的救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富明  孙宏志  郭健 《中国骨伤》2001,14(3):170-170
我科自 1990年 4月至 1998年 4月救治 18例开放性股动、静脉损伤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8例中男 17例 ,女 1例 ,年龄 15~ 34岁 ;左、右侧各 9例。合并患肢开放性股骨骨折、坐骨神经损伤、大隐静脉损伤各 1例 ;合并轻度休克 3例 ,中度休克 4例 ,重度休克 8例。外院加压包扎伤口 6例 ,清创缝合伤口 2例 ,我院门诊加压包扎伤口 7例 ,清创缝合伤口 1例 ,未予任何处理 2例。伤口活动性出血 7例 ;伤口活动性出血 ,伴足背动脉未触及 ,肢端肤温下降 8例 ;局部肿胀 ,伴足背动脉减弱 1例 ;局部搏动性血肿 ,伴足背动脉减弱 1例 ;仅局部肿胀 1例…  相似文献   
6.
目前用于测试细菌粘附的体系包括用放射性物质标记细菌和悬浮的羟基磷灰石(HAP)颗粒。该体系有许多缺点,如难于测试细菌与HAP粘附的相对强度,放射性物质的标记在许多实验室受到限制等。鉴于此,本文作者运用HAP柱层析法设计了一种测定细菌粘附的新体系。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在特殊佐剂参与下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P1经全身系统免疫后的抗体反应,采用共价偶联法将P1与前霍乱原类毒素(PCG)偶联后,经大鼠皮下和胃肠道等途径进行免疫,检测不同时段抗P1抗体产生情况。结果显示:大鼠唾液中抗P1SIgA水平在P1-PCG经皮下注射和胃肠免疫后都出现了升高,且皮下注射组较胃肠免疫组持续时间更长;血清中抗P1IgG则只有皮下注射组有增高反应。由此提示在PCG的参与下,皮下注射可以诱导出粘膜免疫反应和全身性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选择性开窗减压手术治疗70岁以上老年人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手术采用后正中入路;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体征与影像学资料进行定位,进行选择性多处开窗减压手术治疗;采用JOA评分法评价术后疗效.结果 本组60例患者术后半年的近期疗效均获得了随访,中期有54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最短24个月,最长47个月,平均34.8个月.术前JOA评分为(6.62±0.59)分;术后近期JOA评分为(12.45±0.78)分,其中优46例,良12例,可2例,优良率96.7%;术后中期JOA评分为(11.89±0.78)分,其中优42例,良14例,可4例,优良率93.3%.术后近中期JOA评分与治疗前JO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术后近期、中期JOA评分与疗效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选择性开窗减压手术治疗70岁以上老年人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既达到了减压目的,又尽可能地保存了腰椎中后柱结构的完整,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刀靶点法联合中药药熨法治疗顽固性网球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顽固性网球肘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针刀靶点法联合中药药熨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封闭疗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 5%,对照组为60. 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握力指数、Mayo评分、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1,P 0. 05)。结论:针刀靶点法联合中药药熨法治疗网球肘疗效优于封闭疗法治疗。  相似文献   
10.
牙本质小管内有托姆氏纤维,它们之间为牙本质小管液充盈。切割牙本质后,小管液会向外渗出。牙本质小管液的移动是引起牙痛的重要原因,也是影响复合树脂和牙本质结合的因素。但迄今为止,很少有肉眼观察牙本质小管液渗出状况的报道。本文作者通过制作精确的模型观察了牙本质小管液的渗出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