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9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MDR1、GST-π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7例卵巢癌组织中MDR1(P-gp)、GST-π的表达情况。结果:①MDR1(P-gp)、GST-π在肿瘤大小、肿瘤来源方面差异无显著性。②MDR1(P-gp)、GST-π的阳阴性表达与临床分期之间差异有显著性。③复发患者的肿瘤组织中MDR1(P-gp)、GST-π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初治组。讨论:①MDR1(P-gp)、GST-π的表达与肿瘤大小、病理类型无明显相关,但在临床分期,初发与复发之间有明显相关性。②复发患者的肿瘤组织中MDR1(P-gp)、GST-π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初治组,提示卵巢癌对化疗药物特别是铂类药物可能有获得性耐药,与肿瘤组织在接受化疗后出现基因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2.
胃癌是我国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占恶性肿瘤死亡的23.02%,居各类癌症死亡的前一、二位。一直以来胃癌依靠上消化道钡餐和胃镜检查即可做出诊断。上消化道钡餐是胃病变最基本和首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它与纤维内镜检查相互取长补短、互为补充,有利于胃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但这两种方法最大的缺陷是不能直接观察胃壁外情  相似文献   
3.
1.材料和方法 收集自1992年6月-2003年5月,经螺旋CT高分辨力扫描证实的支气管扩张患者65例,男40例,女25例,年龄24岁-71岁,平均年龄47.5岁。临床表现均有咯血病史,临床医生高度怀疑支气管扩张,病程3月-4年不等。使用设备为ELSCENT HELICAT FLASH螺旋CT扫描机,常规扫描层厚8.8mm,层距8.0mm,螺距  相似文献   
4.
种植义齿以其不用损伤邻牙、美观、咀嚼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为越来越多的牙列缺损、牙列缺失患者所接受和喜爱。同时有关其成功率也越来越受到关注。良好的种植体稳定性是获得骨整合的基本条件,也是负载时机的选择及判断种植体成功的重要参数之一。下面就近年来测量种植体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2000年10月以来,采用改良式剖宫产术。该术式在以色列Stark教授创立的剖宫产术基础上进行改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已成功手术191例,通过与传统剖宫产术的比较,发现新式剖官产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损伤少、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及恢复快等优点,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螺旋(1扫描对胆总管结石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分析我院1998年7月-2004年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总管结石60例,包括高密度结石50例,软组织密度结石8例,低密度结石2例。将CT表现与手术、病理和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用统计学处理。结果:胆总管结石以女性较多见,病程较长?52例显示“新月征”或“靶征”,分别有30例和28例伴有胆囊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肝内胆管和胆总管轻,中度扩张分别为40例和53例,40例肝内胆管呈竹节状扩张,42例肝内、外胆管扩张不成比例。结论螺旋CT,扫描判断胆总管结石的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7.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对胆囊动脉的显示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64排CTA对胆囊动脉的显示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64排SCT扫描机对已经超声检查确诊并拟行腹腔内窥镜胆囊切除术的45例患者行胆囊动脉CTA检查,将原始数据导入工作站利用MPR、MIP、VR血管重建技术进行胆囊动脉成像,仔细观察胆囊动脉的起源及变异、主干管径、支数、走行,对各种重建图像进行比较,评价其对胆囊动脉的显示能力和临床价值.结果 64排SCT胆囊动脉CTA重建技术中MIP、VB均能够准确显示胆囊动脉起源.对胆囊动脉的管径、支数、走行的观察MIP较VR图像精细.MPR显示胆囊动脉和胆囊三角位置关系较好,定位较MIP、VR准确.结论 64排SCT胆囊动脉血管成像能准确地显示胆囊动脉,对指导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64层SCT胆囊动脉成像的图像后处理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64层SCT血管成像的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胆囊动脉的显示能力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采用64层SCT扫描机对经超声检查确诊并拟行腹腔内窥镜胆囊切除术的30例患者行胆囊动脉CTA检查,将原始数据导入EBW工作站利用MPR、MIP、VR血管重建技术进行胆囊动脉成像,仔细观察胆囊动脉的起源及变异、主干管径、支数及走行情况,对重建图像进行比较,评价各种后处理方法对胆囊动脉的显示能力和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在64层SCT胆囊动脉血管成像的后处理重建技术中,MIP及VR重建图像能够准确显示胆囊动脉起源.MIP重建图像在胆囊动脉的管径、支数、走行的显示方面较VR图像精细.MPR重建图像对胆囊三角区位置关系显示较好,定位较MIP及VR图像准确. 结论:64层SCT胆囊动脉血管成像的MPR、MIP及VR图像后处理技术能准确的显示胆囊动脉的起源及变异、管径、分支及走行情况,对于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出血及胆管、血管误损伤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10.
卵巢癌起病隐匿,早期多无临床症状,近2/3的病人初次发现时已经是晚期。现在对于卵巢癌的治疗主要采用包括手术切除及联合化疗在内的治疗方法。螺旋CT检查在术前能比较准确地对原发灶和转移灶的表现加以判断,并对癌肿的转移情况进行了解,为手术治疗方案提供帮助。笔者搜集1996~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