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9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面针中生物碱的分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两面针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及重结晶的方法分离和纯化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方法鉴定结构。结果:从两面针的酸水提取氯仿萃取部分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其中7个生物碱,分别为oxyavicine(1),氧化两面针碱(oxynitidine,2),二氢白屈菜红碱(dihydrochelerythrine,3),去-Ⅳ-甲基白屈菜红碱(N-norchelerythrine,4)和茵芋碱(skimmianine,5),haplopine(6),liriodenine(7),1个木脂素L-芝麻素(L-sesamin,8)。结论:化合物1、3和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2.
观察牛角地黄冲剂对大鼠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模型血栓素A2(TXA2)、前列环素I2(PGI2)的影响.将10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强的松对照组、牛角地黄冲剂高剂量组、牛角地黄冲剂低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各组均以注射免抗大鼠血小板血清(APS)造模,分别灌药和蒸馏水,每日1次,连续11天,分别在第7天和第11天各测一半大鼠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值,并作骨髓涂片检查.结果显示强的松组6-keto-PGF1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水平(P<0.05)而牛角地黄冲剂高剂量组6-keto-PGF1α浓度明显高于模型组,且接近正常组水平.而各组TXB2水平改变均不显著.说明牛黄地黄冲剂有改善ITP出凝血功能低下的作用,且不改变机体生理平衡.  相似文献   
3.
在概述辩论式教学法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特点分析引入辩论式教学法的必要性。并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应用辩论式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值得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以期在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应用与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中风(AIS)瘀毒病机的分子机制及解毒化瘀方对凝血酶合并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1)用凝血酶合并缺氧损伤PC12细胞,模拟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体外细胞模型。(2)将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解毒化瘀方含药血浆组和PD98059组(MEK抑制剂组),应用荧光定量实时RT-PCR方法检测MEK1、PAR-1及ERK1/2的mRNA表达,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ERK1/2、P-ERK1/2的蛋白表达。结果 PCR结果提示:模型组MEK1、PAR-1及ERK1/2的mRNA表达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解毒化瘀方组和PD98059组MEK1、PAR-1及ERK1/2的mRNA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免疫荧光结果提示:解毒化瘀方组和PD98059组ERK1/2、P-ERK1/2的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解毒化瘀方以凝血酶为作用的分子靶点,能够显著降低ERK1/2信号通路在缺血性中风体外细胞模型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金元医家朱丹溪认为瘀和痰为中风的重要致病因素,通过对阴阳、左右、气血、肝肺的属性特点分析,结合其“阴升阳降”、“左肝右肺”、“左血右气”理论,并根据朱氏治疗中风对于病位在左者以行血补血治瘀为主,常用四物汤加减;病位在右者以化痰行气为主,多以二陈汤化裁的诊疗思路,笔者总结出丹溪论治中风“左瘀右痰”的观点,临床运用,效如桴鼓。  相似文献   
6.
中医古籍浩如烟海,有资料统计已在1万种以上,于医理医术无所不包,无所不盖;而历代名医更是人才辈出,仅据清代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医术名流列传》中所载名医就有1300余人。我们要发展中医,首先就必须去研究中医,这又不可避免地要求我们去涉猎历代名医的著作,了解各个学派的学术思想与成就,因为名医是时代的精华,代表了中医学术“在某个时代”所达到的高度,不仔细研究他们的学术观点和总结临床经验,就不能掌握中医的精髓,中医理论与临床也就无法提高。正如唐代王冰所云:“欲升岱岳,非径奚为;欲诣扶桑,无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左归降糖通脉方对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合并缺糖缺氧(OGD)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AS)的影响及干预机制。方法 使用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试剂盒(CCK-8)确定AGEs作用浓度及OGD时间,选择左归降糖通脉方(ZGJTTMP)含药血浆的作用浓度;将星形胶质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AGEs+OGD)组、ZGJTTMP组、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抑制剂(Compound C)组、AMPK激动剂(AICAR)组、ZGJTTMP+AICAR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结构,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各组细胞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电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内自噬小体的数目,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各组细胞中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的表达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LC3、p62、磷酸化(p)-AMPK、AMPK、磷酸化(p)-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mTOR、磷酸化(p)-UNC-51样激酶1(ULK1)、ULK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选择AGEs 200 mg·L-1合并OGD 6 h作为最适造模条件,5%作为ZGJTTMP含药血浆的最佳作用体积分数。倒置显微镜下见造模后细胞受损严重,ZGJTTMP组与Compound C组细胞损伤得到明显改善;ELISA结果示模型组IL-1β、IL-6、TNF-α的含量显著增加(P<0.01),ZGJTTMP组与Compound C组炎症因子含量显著下降(P<0.01);电镜下可见模型组细胞内自噬小体数目明显增多,免疫荧光结果示LC3荧光表达面积显著增加(P<0.01),ZGJTTMP组与Compound C组细胞内自噬小体数目明显减少,LC3表达面积显著减少(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细胞LC3Ⅱ/LC3Ⅰ、p-AMPK/AMPK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p62、p-mTOR/mTOR、p-ULK1/ULK1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ZGJTTMP组与Compound C组细胞内LC3Ⅱ/LC3Ⅰ、p-AMPK/AMPK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p62、p-mTOR/mTOR、p-ULK1/ULK1显著升高(P<0.01)。结论 ZGJTTMP对AGEs合并OGD炎性损伤的星形胶质细胞具有保护作用,这一作用是通过抑制了AMPK/mTOR/ULK1自噬相关通路的激活,从而抑制了自噬的过度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9.
目的:研究两面针[Zanthoxylum nitidum(Roxb.)DC.]根和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及Sephadex LH-20等色谱技术分离并纯化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技术进行鉴定结构。结果:从两面针根和茎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两个苯并菲啶类生物碱,分别命名为:8-(2'-环己酮)-7,8-二氢白屈菜红碱(1)和8-(1'-羟基乙基)-7,8-二氢白屈菜红碱(2)。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滋阴活血解毒方对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osylation end products,AGEs)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损伤的影响及RAGE/NF-κB/mTOR信号通路的变化,探讨该方对AGEs诱导静脉内皮细胞(vein endothelial cell,VEC)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培养的HUVEC细胞以100 mg/ml的AGEs诱导损伤,随机分为7个组,除空白组外,其中3组分别加入RAGE抑制剂FPS-ZM1、NF-κB抑制剂PDTC和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RAP),余下3组加入各种抑制剂后加入50 mg/mL滋阴活血解毒方浓缩药液.以western-blot法检测RAGE和mTOR的表达,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F-κB核转移状况.结果 细胞添加AGEs后细胞内出现异常增殖,细胞数量明显增多,多数细胞变形皱缩,胞膜轮廓模糊,细胞内出现粗糙样颗粒变化;抑制剂组及抑制剂加中药组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逆转这种损伤的作用,特别是抑制剂加中药组,见梭形正常细胞较多,圆缩形细胞减少.中药加抑制剂组RAGE表达量比单纯抑制剂组显著降低(P<0.01);中药加抑制剂组mTOR表达量比单纯抑制剂组显著降低(P<0.01);中药加抑制剂NF-κB的核转移阳性检测率比单纯抑制剂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 滋阴活血解毒方能降低AGEs对VEC的损伤,降低RAGE、NF-κ、mTOR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