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2篇
医药卫生   32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4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模型材膨胀和聚合方法对义齿精密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探讨不同膨胀系数的模型材和两种树脂聚合方法对义齿精密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低氧对体外培养的口腔鳞癌细胞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 ,VEGF)和明胶酶 A(matrixmetalloproteinase 2 ,MMP 2 )的影响。 方法 :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ELISA)和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测定了低氧处理不同时间段时口腔鳞癌细胞系TSCCa和GNM细胞的细胞中VEGF和MMP 2的活性和mRNA表达情况。结果 :低氧处理 4h时 ,VEGF和MMP 2的活性便显著增加 ,8h时达到最高 ,GNM细胞中VEGF和MMP 2分别增加 2倍和 2 .5倍 ;而TSCCa细胞中VEGF和MMP 2增加的更为明显 ,分别增加了 6倍和 4倍。RT PCR结果显示GNM细胞VEGF和MMP 2mRNA表达水平均较TSCCa细胞高 (P <0 .0 5 ) ,低氧处理时在TSCCa细胞中VEGF和MMP 2增加的尤为明显。结论 :低氧可通过调节口腔鳞癌细胞VEGF和MMP 2的活性和mRNA的表达在口腔鳞癌血管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牵张延长下颌骨对二腹肌纤维型构成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牵张延长下颌骨前后二腹肌的组织化学特征。方法 :应用肌球蛋白ATP酶 (pH9.4)染色法 ,观测了牵张前后 8只狗的二腹肌肌纤维类型 ,并用VIDAS图像分析仪测量其横截面积。结果 :ATP酶染色 ,二腹肌肌纤维分为Ⅰ型和Ⅱ型 ,Ⅰ型纤维数量较Ⅱ型纤维少。牵张延长下颌骨后 ,Ⅰ型纤维数量显著性增多 ,Ⅱ型纤维数量显著性减少。牵张成骨后 ,Ⅰ型纤维、、Ⅱ型纤维的横截面积与术前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牵张延长下颌骨后 ,与牵张方向平行的二腹肌肌纤维型分布发生了与功能变化相适应的改变  相似文献   
4.
复杂性面骨骨折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目的 探讨复杂性面骨骨折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2)方法 对18例面骨多处骨折或多发。陈旧性骨折的病人采用冠状切口加口内切口、面部小切口加口内切口相结合的术式及正颌外科,微小夹板固定技术。进行再骨折复位或截骨复位、固定。(3)结果 全部病人术后张口无受限,咬He关系良好,功能及形态满意,复视消失,2例出现再次脑脊液鼻漏,经7-8d后愈合。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出现。(4)结论 复杂性面骨骨折应选择合适时机,根据病情采用不同的术式治疗,可达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腮腺腺样囊性癌病人血浆P—选择素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 探讨可溶性P 选择素 (sP selectin)与腮腺腺样囊性癌发展及转移的关系。②方法 用ELISA法检测 6 5例腮腺腺样囊性癌病人血浆中sP selectin的含量。③结果 腮腺腺样囊性癌病人血浆中sP se lectin的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t=- 12 .6 5 ,P <0 .0 1) ;而且血浆中sP selectin的水平与病情发展有关 (F =92 .6 7,q =5 .6 0 2~ 13.45 3,P <0 .0 1)。 ④结论 sP selectin检测有可能成为腮腺腺样囊性癌病人辅助诊断、观察病情发展的一项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对比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舌动脉介入灌注与经周围静脉给药两种途径抗癌药物在血和组织中浓度的不同变化。方法选4只杂种健康犬,分为两组,一组先静脉给予氟尿嘧啶(Fu)和卡铂(CBP)各75 mg,于给药后10 min、20 min、30 min、1 h、2 h、3 h、5 h、3 d、5 d、8 d静脉取血,于给药后10 min、20 min3、0 min3、d、5 d8、d行舌及颊组织活检,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血、组织中药物浓度;3周后行DSA超选择性舌动脉介入灌注抗癌药物栓塞,同上检测血、组织中药物浓度。另一组先行动脉给药,再行静脉给药,余同前组。结果DSA超选择性舌动脉介入灌注抗癌药物栓塞后,血药浓度的衰减比静脉给药变慢,而舌组织中药物浓度显著增加,给药后10、203、0 min舌组织中Fu浓度是静脉用药组的25、20、4倍,颊组织中药物浓度是静脉用药组的25、44、25倍,差异有显著性(F=4.81~52.02,t=2.82~9.75,P<0.01、0.05)。结论术前DSA动脉介入灌注抗癌药物栓塞,能减缓血药浓度的衰减,增加组织中药物浓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根管形态、根管充填方法、根管封闭剂三种因素对桩道预备后根管的根尖封闭性的影响。方法:本实验共选取45颗规则的直根管牙根及40颗椭圆形根管牙根,分为9组。其中实验组A组为规则的直根管,A1:iRoot SP+热牙胶(n=10),A2:i Root SP+单尖法(n=10),A3:Gutta Flow2+热牙胶(n=10),A4:Gutta Flow2+单尖法(n=10);实验组B组为椭圆形根管,B1:iRoot SP+热牙胶(n=10),B2:i Root SP+单尖法(n=10),B3:Gutta Flow2+热牙胶(n=10),B4:Gutta Flow2+单尖法(n=10);C组为空白对照组,规则的直根管,不作充填(n=5)。实验组充填结束后均行纤维桩桩道预备。使用染料渗透技术评价根尖微渗漏情况,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各组牙本质与根管封闭剂界面的微观形态。结果:A1、A2、A3、A4、B1、B2、B3、B4组分别为(2.97±0.89)、(2.93±1.36)、(0.98±0.68)、(0.99±0.73)、(3.20±1.08)、(3.26±1.17)、(1.10±0.85)、(1.04±0.97)mm,C组渗透根管全长。对结果进行三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显示,根管形态及根管充填方法对根尖封闭性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管封闭剂对根尖封闭性有显著影响(P<0.05)。扫描电镜观察,使用Gutta Flow2组封闭剂与根管壁的结合较为紧密。结论:对于桩道预备后的根管,根管封闭剂是影响根尖封闭性的主要因素,Gutta Flow2略优于iRoot SP。根管形态、根管充填方法及根管封闭剂三者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动态营养支持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术后能量代谢、免疫功能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患者5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实验组术后根据应激期给予动态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并添加ω-3鱼油脂肪乳注射液及谷氨酰胺;对照组常规术后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分别于术前1 d、术后2 d及7 d检测能量代谢、免疫功能及应激指标。采用SPSS 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前白蛋白术后第2天及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术后第7天能量代谢指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术后第2天及第7天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第7天IgA、IgG、IgM、CD3+、CD4+、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第2天IL-6以及术后第7天CRP、TNF-α、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并发症无显著差异。结论:动态营养支持可以改善口腔颌面肿瘤术后能量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缓解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研究不同粘接材料、不同酸蚀方法粘接正畸金属托槽后釉质粘接剂界面纵切面的超微形态。方法选择正畸拔除的健康前磨牙72颗,随机分成3组,每组24颗。A组用体积分数37%的磷酸酸蚀30 s,京津釉质粘接剂粘接金属托槽;B组用体积分数37%的磷酸酸蚀30 s,Transbond光固化粘接剂粘接托槽;C组用自酸蚀处理液加压涂抹3 s,Transbond光固化粘接剂粘接托槽。高倍立体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3组牙釉质粘接剂界面纵切面的形态。结果 A组界面紧密而均匀,粘接剂固化后形成的颗粒较大,颗粒之间间隙明显。B组界面紧密均匀,粘接剂固化后的颗粒较小而均匀,颗粒间结合紧密。C组界面疏松不均匀,树脂突少而细,有时可见较明显的裂隙。结论不同酸蚀、粘接方法牙釉质粘接剂界面的结合情况不同,磷酸酸蚀组釉质表面与粘接剂间形成的树脂突较均匀而密合,而自酸蚀组多处存在较大的裂隙,提示酸蚀方法可能是影响微渗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