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0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近年来我院收治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4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效果满意痊愈出院,术后随访至今未见复发。术后均经病理检查结果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结论诊断应根据患者病史、临床典型表现及B超等辅助检查综合分析明确诊断,治疗的首选方法是手术,通过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治疗,完全可以治愈无复发,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高频电波刀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疾病能快速切除病变部位,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切割组织速度快,病人痛苦少,效果好,不需麻醉,切除组织可供病理诊断,伤口愈合后极少形成瘢痕,术后3-6个月宫颈恢复自然状态.术前配合药物治疗,可调节机体免疫力,改善阴道内环境及清洁度,使宫颈及阴道分泌减少,还可消除宫颈局部水肿充血,减少术中流血、术后流液,促进宫颈再生修复,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使重度糜烂得到缓解,为施行手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术后辅以拔毒生肌散治疗,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止痛、去腐排脓之功效,又有较广的抗菌抑菌作用,减少流液及伤口脱痂出血,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在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的表达,以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作用。方法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心内科将24只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高脂饮食组(A组)、高脂饮食 阿托伐他汀组(B组)和正常饮食组(C组)3组,每组8只。各组分别在喂养16周末处死,免疫组化法检测PPAR-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的表达水平。结果PPAR-γ的表达分别为A组(11·23±1·21)%,B组(11·05±1·02)%,C组(7·68±1·04)%,A、B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A、B2组与C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总胆固醇(TC)在A、B、C3组的表达分别为(23·51±10·58)mmol/L,(14·27±3·51)mmol/L,(1·36±0·33)mmol/L,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低密度脂蛋白(LDL)在A、B、C3组的表达分别为(21·39±10·00)mmol/L,(14·23±4·01)mmol/L,(0·72±0·35)mmol/L,各组间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甘油三酯(TG)在3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PPAR-γ表达增高;阿托伐他汀可促进PPAR-γ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桡动脉增益指数(radial augmentation index,AIr)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和心脏功能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09年1月至3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患原发性高血压、超声心动图测定的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50%的患者共102例,分析心率为75次/min标准化的桡动脉增益指数(AIrP75)和超声心动图测量的心脏结构及功能指标的关系。结果 102例患者中男性占68.6%,平均年龄(65.0±9.6)岁。AIrP75与心肌收缩期运动速度峰值(peakmyocardial systolic velocity,Sm)呈负相关(r=-0.24,P=0.017),与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index,LVMI)呈正相关(r=0.22,P=0.027)。将AIrP75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生化指标代入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结果显示AIrP75仍与LVMI(β=0.354,s=0.164,sβ=0.214,95%CI 0.028~0.681,P=0.034)及Sm(β=-0.042,s=0.020,sβ=-0.209,95%CI-0.082~-0.002,P=0.040)独立相关。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脉搏波增益指数(AIrP75)与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和心肌收缩功能受损独立相关,提示动脉僵硬度增加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脏结构和(或)功能受损的早期标志。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明确有氧运动对中年女性心肺功能的提高是否与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有关,以及心肺功能的提高程度是否受女性雌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募集51名45~55岁健康女性,随机分为运动组(31名,其中15名已绝经)和对照组(20名),运动组进行12周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照组不进行运动干预。运动心肺功能测试以PVO2反映心肺功能,ELISA测量血浆ADMA和NOS水平评价内皮功能,同时观察血浆雌二醇水平等。结果:运动12周后,运动组PVO2及NOS均较运动前及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ADMA较运动前及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而E2、体重指数在运动前后及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运动干预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氧运动组中绝经者与未绝经者上述指标测值均无明显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运动前后PVO2的提高程度与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程度有显著相关性(r=0.339,P=0.023),与ADMA显著负相关(r=0.333,P=0.025),而PVO2和内皮功能的程度均与基线雌激素水平无相关性。结论:有氧运动训练可以显著提高健康中年女性的心肺功能和改善其血管内皮功能,推测心肺功能的提高可能与内皮功能的改善有关;而内皮功能的改善并不依赖于受试者的基础雌激素水平,提示绝经前及绝经后女性均能从运动中得到相同的获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认知功能减退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门诊及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257例,采集年龄、既往疾病史、吸烟史和运动史等一般资料,并进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颈动脉彩色超声、血生化检测等检查。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认知功能减退和痴呆的危险因素。结果: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是老年认知功能障碍的可疑危险因素(P0.001),且回归系数极大(15.105~22.065)。血清游离T3水平每升高1 pg/m L和体质量每增长1 kg,研究对象被判定为痴呆的风险平均降低71%~78%和4%,成为保护因素。结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增加是认知功能减退的可疑危险因素;而血清游离T3水平和体质量下降是痴呆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筛选和验证与脂肪酸结合蛋白5(FABP5)结合的互作蛋白,同时研究FABP5与候选蛋白的调控关系,进一步探讨FABP5在肝癌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沉淀联合串联质谱分析方法(IP-MS)筛选出与FABP5相互结合的蛋白;通过免疫共沉淀实验(Co-IP)从外源性和内源性层面验证FABP5与候选互作蛋白的结合关系;利用RT-qPCR、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法观察敲低FABP5对肝癌细胞中波形蛋白(Vimentin)转录和翻译水平的影响;通过鬼笔环肽染色实验观察过表达FABP5对肝癌细胞骨架的影响。结果 IP-MS鉴定出336个与FABP5相互结合的潜在靶蛋白,结合文献,挑选出5个与肿瘤相关的候选蛋白,分别为PRDX1、PRSS3、PKM、HSP90AA1和Vimentin蛋白。通过外源性和内源性Co-IP实验证实FABP5与Vimentin蛋白存在结合关系。敲低FABP5对肝癌细胞中Vimentin mRNA的表达没有显著作用,但可抑制Vimentin蛋白的表达,而过表达FABP5会影响肝癌细胞的骨架。结论 FABP5促进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其机制可能与FABP5结...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一氧化氮(NO)和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的表达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作用。方法:24只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高脂饮食组(A组)、高脂饮食+阿托伐他汀组(B组)和正常饮食组(C组),每组8只。各组分别在喂养16周末处死, ELISA法检测NO和PAI-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脂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NO的表达水平B组显著高于A组和C组(P<0.01),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PAI-1的表达水平B组低于A组和C组(P<0.01),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B、C三组总胆固醇(TC)水平分别为(23.51±10.58)、(14.27±3.51)和(1.36±0.33)mmol•L-1,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B、C三组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分别为(21.39±10.00)、(14.23±4.01)和(0.72±0.35)mmol•L-1,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甘油三酯(TG)水平三组间比较差异无显 著性(P>0.05)。结论:高脂饮食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NO和PAI-1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阿托伐他汀干预使NO表达水平升高,使PAI-1表达水平降低,有利于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桡动脉反射波增强指数(radial augmentation index,rAI)与冠心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探讨无创法检测桡动脉脉搏波增强指数的临床价值。方法于2009年2月至2009年4月间非连续性纳入150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年龄为(64.2±10.3)岁,其中男性101例。收集患者的一般及临床资料,并根据冠脉造影结果计算Gensini积分评价冠脉病变程度。应用基于平面压力测定原理的无创测量仪按照标准方法检测桡动脉脉搏波形获得rAI,并记录由仪器内置软件计算出的按照心率为75次标准化的rAI值(rAIP75),分析其与冠心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119例)的rAIP75(80.42±11.33)%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31例)的rAIP75(74.65±13.96)%,P=0.017;Logistic回归分析示rAIP75与冠心病发病显著相关(OR=1.041,95%CI=1.005~1.079,P=0.026)。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rAIP75与Gensini积分呈显著正相关,标准化偏回归系数0.363(95%CI0.684~1.713,P<0.001)。结论 rAIP75升高与冠心病发病及冠脉病变程度显著相关,提示动脉僵硬度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冠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可能成为冠心病及病变程度的无创评价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