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5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保定市1994~2004年人间布氏菌病流行特点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保定市1994~2004年人间布氏菌病流行特点,为布氏菌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1994~2004年本市布氏菌病患者个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发病人数显著增加;发病以从事羊只饲养、屠宰、皮毛加工人员为主;4~8月份为发病高峰;发病至确诊间隔时间长,及时诊断率低。结论 保定市人间布氏菌病疫情有上升趋势,局部地区存在布氏菌病暴发流行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是掌握保定市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现状和流行趋势,为进一步控制和消除该病对全市经济发展及人民健康的不良影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具体方法是运用流行疯学手段,搜集、整理、分析保定市14年来布鲁氏菌病发病情况。结果保定市从1991年的13例到2004年的148例,布病发病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经采取相应措施,2005、2006年略有下降;病例以散发为主,同时存在点状爆发(1998年阜平县楼房村爆发)。结论发病与时间、地区、年龄、性别、职业等因素关系密切,影响发病的因素有群众自我防护意识差、畜间检疫和淘汰等基础工作不到位、防治投入严重不足等多种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短波旋磁疗法综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收集的小儿腹泻患者62例,分为甲,乙两组,甲组32例,应用超短波并旋磁治疗,乙组30例,应用药物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制定统一的评价标准,结果一疗程结束后,甲组治愈率78%,显效率92%,乙组治愈率52%,显效率74%,结论:超短波并旋磁治疗效果优于药物组,经统计学处理P<0.01,超短波并旋磁治疗小儿腹泻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顺铂鱼肝油酸钠配伍治疗胃癌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MTT法观察顺铂(CDDP)与鱼肝油酸钠(SM)配伍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的体外杀伤效果。人胃癌细胞SGC-7901被接种于裸鼠皮下以建立荷瘤裸鼠。CD-DP每次3mg·k(-1).time(-1),SM:50mg·kg(-1)·time(_1),容量:50μl,肿瘤组织中心注射。配伍组肿瘤SM和CDDP交叉给药,两药间隔30分钟,每3天1次,共3次。SM在体外对胃癌细胞有很强的杀伤作用;局部注射后,配伍组的抗癌作用明显高于各单一药物组,肿瘤细胞全部坏死,周围有纤维组织包绕,血管内皮细胞坏死。SM与CDDP协同抗肿瘤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5.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形成,包括上、下腔静脉,髂静脉,四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但最常见的是下肢及下腔静脉血栓形成,尤其是髂一股静脉血栓形成,已成为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的全球性常见病,自然预后极差,发病率逐年上升。22%-29%的DVT、患者可并发致命性肺栓塞;50%以上的患者可导致长期遗留的下肢深静脉功能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我站于1995年8~10月对碘缺乏病区和非病区县的学生甲状腺肿及尿碘水平进行了调查.结果提示:非病区学生甲状腺肿大率11.3~47.2%,平均肿大率为22.6%,尿碘均值为83.98μg/L.病区学生甲状腺肿大率为10.1%,尿碘均值为127.6μg/L.病区和非病区学生甲状腺肿大率均显著高于国家规定的5%的新标准, 特别是非病区学生甲状腺肿大率高出国家标准4.5倍.根据调查结果,我们认为,为实现2000年我国消除碘缺乏病、病区和非病区群众除要坚持食用加碘盐外,对甲状腺肿大的学生应积极进行补碘治疗.  相似文献   
7.
界定了军事医疗设备生产企业评价概念内涵和功能作用,提出了企业评价总体思路,分析了企业评价影响因素,构建了基于粗糙集的评价规则和模型,以期为开展军事医疗设备采购实践工作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8.
物理因子治疗急性乳腺炎110例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物理因子对急性乳腺炎的疗效,探讨物理因子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被专科确诊的急性乳腺炎患者170例,其中第一组110例用物理因子治疗。第二组60例单纯药物治疗,对两组病例的治疗效果制定统一的评价标准。结果:物理因子治疗组一疗程后的治愈率为81.9%,显效率为95.5%,药物治疗组一疗程后的治愈为63.5%,显效率为83.3%(P〈0.01),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物理因子治疗急性乳腺  相似文献   
9.
中医的治病方法很多,但不外乎扶正与祛邪两类,而祛邪中的下法,尤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治病方法。无论是从历史的医案,还是从现代的临床中,我们都会发现,它发挥了巨大作用。下法属于攻法,主要的作用是祛邪,它能泻下通便,清热泻火,逐水退肿,排除胃肠道积滞、燥屎及有害物质。因此它是一种见效快,而且适应证广的治病方法。  相似文献   
10.
超短波综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短波综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临床确诊的阑尾周围脓肿病例98例,其中治疗组60例,采用超短波及药物综合治疗;对照组38例,单纯药物治疗;对两组病例治疗效果制定统一的评价标准。结果:超短波综合治疗的治愈率80%,显效率96%;单纯药物治疗组的治愈率52%,显效率84%。结论:超短波综合治疗阑尾周围肿的疗效高于药物治疗,P<0.01。超短波综合治疗方法有临床作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