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7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对重症监护室出现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患儿进行临床观察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10年5月来我院治疗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患儿48例的相关临床治疗资料,其中将一直使用经验抗菌治疗的15名患者作为对照组,综合治疗的15名患者作为治疗组。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并使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χ2检验。结果其中30例符合VAP临床诊断标准,从30例VAP患者中分理处菌株32株,革兰阴性菌20株;革兰阳性菌9株;真菌3株。治疗组:治愈7例,好转5例,无效3例;对照组:治愈4例,好转4例,无效7例;χ2检验得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VAP的患儿进行治疗时,细菌培养结果未获得时,使用经验抗菌治疗,细菌培养结果获得后,应采用针对性强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重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入住重症监护病房的18例危、重症甲流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措施,18例均用抗病毒治疗.氧气吸入治疗4例,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10例,4例行气管插呼吸机辅助呼吸.结果 18例患者全部治愈.结论 甲型H1N1流感流行季节,预防第一;对于出现临床症状患者要作到早诊断、早治疗,根据临床表现和危险度进行分层治疗;对于重症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手足口病(HFMD)是流行于婴幼儿童的急性肠道病毒感染,主要病因为肠道病毒71型( 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1],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2].临床以发热,手、足、口腔及臀部出现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重症病例可表现为神经系统受累和急性循环呼吸衰竭,严重患儿可发生神经源性肺水肿( NPE),病死率60% ~ 100%[3].2010年5-8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共收治76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其中合并NPE危重患儿13例,应用亚低温联合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救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童危重型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儿童危重型手足口病例的相关资料。结果:危重型手足口病多发生在3岁以下患儿,且病情危重、进展快、死亡率高。结论:早期甄别危重型手足口病,限制液体输入,早期机械通气治疗有助于降低危重型手足口病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与地塞米松治疗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毛细支气管炎120例,随机分为甲基强的松龙(A)组及地塞米松(B)组各60例。A组采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B组以地塞米松治疗,疗程3~5d,两组并使用抗感染、解痉、输氧等常规治疗。临床观察喘息、气促、紫绀、咳嗽、肺部喘鸣音好转情况,血气分析动态检测及比较住院日.【结果】A组患儿在喘息、气促、咳嗽及肺部体征、血气分析明显优于B组,住院日缩短(P〈0.01)。【结论】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重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重症和危重症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本院EICU收治18例合并重症肺炎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对其发病特点、治疗方法及转归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病例表现为发热和呼吸系统症状,主要临床特点为高热持续不退,呼吸困难,白细胞数及炎症反应指标升高,免疫功能紊乱,胸部影像改变特点为进展快,双肺多叶受累,以广泛肺实质浸润为主,部分病例出现肺间质渗出、支气管充气征,甚至ARDS改变.17例康复出院,另一例病情已平稳,康复治疗中.[结论]重型甲型H1N1流感病情进展快,以呼吸困难、低氧血症为突出表现,肺部病变广泛,进展迅速,有呼吸道基础疾病或免疫抑制状态合并细菌感染是甲型H1N1发生重型和死亡的高危因素,早期奥司他韦抗病毒、呼吸支持、控制混合感染及免疫调节等综合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浆miR-125b表达水平与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1月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危重症科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110例为脑炎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儿童100例为健康对照组.按儿童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