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8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精神病患者回归社会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0年5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60例慢性精神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采用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评定患者的社会功能,并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生活需督促、孤僻退缩、对周围活动无兴趣和对他人态度方面的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慢性精神病患者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常规药物辅以心理干预综合治疗对离异家庭青少年精神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近5年的单亲家庭少年精神病患者107例进行随机分组,对仅实施药物治疗的作为对照组,对辅助心理干预的综合治疗的作为研究组,回顾性分析少年患者的出院情况和心理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的少年精神病患者短期内各项心理指标恢复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住院时间也显著缩短.结论:对离异家庭青少年心理疾病患者进行针对性的个性化心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精神病患者出现的拒食行为及产生原因,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52例住院精神病患者从精神症状及心理、社会、躯体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精神疾病患者拒食主要是受被害、幻听等精神症状影响,少部分是对强迫其住院产生抵触情绪.结论:应高度重视精神病患者拒食现象,并采取必要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4.
当今社会正处于重大转型期,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压力和不断恶化的环境污染,精神疾病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一条规定:"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及其医护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及时解  相似文献   
5.
李务英  潘康平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23):2938-2939
目的:通过对我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实施过程护理人员心理压力的调查,分析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及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方法:通过对护理部近两年的工作中出现的护士心理压力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得出相应结果。结果:精神科护理人员因多方面原因导致心理压力过大,影响“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施,采取相应应对措施可显著降低护士的心理压力。结论:导致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压力的因素很多,需采用行之有效的措施才能减轻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精神病患者出现的拒食行为及产生原因,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52例住院精神病患者从精神症状及心理、社会、躯体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精神疾病患者拒食主要是受被害、幻听等精神症状影响,少部分是对强迫其住院产生抵触情绪。结论:应高度重视精神病患者拒食现象,并采取必要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形势下对护士实施人性化管理的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将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重点科室工作的60名护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人性话管理,比较两组护士的工作满意度、专业知识的合格率及所护理的患者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的工作满意度、专业知识的合格率及所护理的患者的满意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管理有利于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和专业护理能力,减少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住院酒依赖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心理行为干预,促进其康复。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行单纯药物治疗对照组和心理行为干预配合药物治疗教育组,观察其疗效差异。结果:患者通过心理行为干预辅助治疗,能够取得更好治疗效果。结论:在酒依赖患者中实施心理行为干预可帮助患者缓解对酒的强烈渴求和心理依赖,积极配合药物治疗,增强患者的心理防御机制,对于酒精依赖的治疗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