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4篇
医药卫生   10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2.
目的通过检测癫患儿血清和脑脊液(CS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S-100β)、髓鞘碱性蛋白(MBP)的水平,了解小儿单次癫发作是否引起脑损伤。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20例癫发作后24 h内和38例对照组患儿血清和CSF中NSE水平,采用ELISA法测定其血清和CSF中S-100β、MBP水平。结果癫组血清和CSF中NSE水平分别是(15.01±5.14)、(7.84±2.62)μg/L,对照组为(10.33±2.48)、(3.95±1.58)μg/L;癫组血清和CSF中S-100β水平分别是(0.39±0.15)、(0.59±0.20)μg/L,对照组为(0.11±0.05)、(0.29±0.19)μg/L;癫组血清和CSF中MBP水平分别为(0.23±0.09)、(0.33±0.07)μg/L,对照组为(0.23±0.06)、(0.31±0.07)μg/L。癫组血清和CSF中NSE、S-100β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癫组血清和CSF中MB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单次癫患儿血清和CSF中NSE、S-100β明显升高,提示单次癫发作可导致神经元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检测癫(癎)患儿血清和脑脊液(CS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S-100β)、髓鞘碱性蛋白(MBP)的水平,了解小儿单次癫(癎)发作是否引起脑损伤.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20例癫(癎)发作后24 h内和38例对照组患儿血清和CSF中NSE水平,采用ELISA法测定其血清和CSF中S-100β、MBP水平.结果 癫(癎)组血清和CSF中NSE水平分别是(15.01±5.14)、(7.84±2.62)μg/L,对照组为(10.33±2.48)、(3.95±1.58)μg/L;癫(癎)组血清和CSF中S-100β水平分别是(0.39±0.15)、(0.59±0.20)μg/L,对照组为(0.11±0.05)、(0.29±0.19)μg/L;癫(癎)组血清和CSF中MBP水平分别为(0.23±0.09)、(0.33±0.07)μg/L,对照组为(0.23±0.06)、(0.31±0.07)μg/L.癫(癎)组血清和CSF中NSE、S-100β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癫(癎)组血清和CSF中MB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单次癫(癎)患儿血清和CSF中NSE、S-100β明显升高,提示单次癫(癎)发作可导致神经元损伤.  相似文献   
4.
李云芳  周朱瑛  李光乾 《浙江医学》2016,38(3):167-170,174
目的观察幼年大鼠惊厥持续状态(SC)后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以及IL-1β和NF-κB蛋白、MicroRNA表达变化,并了解黄芩苷(BC)对其影响。方法将195只19d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惊厥持续状态组(SC组)和黄芩苷预处理组(BC组),每组65只;各组按处死时间点随机分为4、12、24、48和72h组。采用氯化锂-匹鲁卡品化学点燃法制备幼年大鼠SC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海马中IL-lβ、NF-κB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NF-κBMicroRNA表达,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数。结果IL-lβ:与NS组(12、24、48和72h分别为11.47±2.51、12.49±2.58、13.19±2.39和12.79±5.30)比较,SC组(12、24、48和72h分别为29.38±5.18、40.09±5.16、35.32±6.59和27.98±4.16)表达增强(均P<0.01);与SC组比较,BC组(12、24和48h组分别为21.19±4.54、29.78±4.39和25.91±5.64)表达降低(均P<0.05)。NF-κB:与NS组(4、12、24、48和72h组分别为45.76±15.41、41.26±6.28、50.61±12.54、51.72±6.52和52.65±7.65)比较,SC组(4、12、24、48和72h组分别为64.06±6.18、71.16±6.49、79.34±11.76、67.07±6.58和65.12±9.66)表达增强(均P<0.05);与SC组比较,BC组(4、12和24h组分别为52.65±5.73、56.68±5.37和67.01±9.08)表达降低(均P<0.05)。NF-κBMicroRNA表达与蛋白表达相似。SC组在惊厥后12h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数为(11.38±2.35)个,高于NS组的(6.19±1.48)个(P<0.01),48h达到高峰(28.28±5.17)个;BC组在12、24、48和72h时神经细胞凋亡数分别为(8.96±2.21)、(13.07±2.47)、(20.51±4.39)和(17.36±4.12)个,均低于SC组(均P<0.05),但高于NS组(6.19±1.48)、(6.59±1.66)、(6.79±1.15)和(6.31±1.47)个(均P<0.05)。结论幼年大鼠SC后海马CA1区IL-1β和NF-κB表达增强,神经细胞凋亡增加;BC预处理能抑制早期IL-1β和NF-κB蛋白、MicroRNA表达,减少神经细胞凋亡,对幼年鼠SC后脑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Toll样受体(TLR)诱导核因子-κB(NF-κB)的活化是中枢神经系统免疫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TLR主要表达于小胶质、星形胶质和少突胶质,在受到感染性或非感染性刺激时,可以通过转接蛋白MyD88和(或)TIRAP/Mal依赖性通路激活NF-κB,引起炎症因子水平的改变.NF-κB在惊厥引起的脑损伤过程中作为转录因子参与了急性炎症过程,作为细胞因子参与了神经兴奋和(或)神经胶质疤痕的形成.深入研究TLR/NF-κB通路在惊厥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有助于明确惊厥引起的脑损伤的发病机制,有利于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小脑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对临床确诊的31例急性小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评价部分患儿应用大剂量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IVIG)的治疗效果。结果31例临床均以步态不稳、震颤和眼球异常运动为三大主要表现。其中脑脊液改变13例,脑电图异常4例,头颅MRI有异常信号影5例。IVIG治疗17例,16例治愈,平均病程为12.1 d,1例仍有步态不稳及双上肢意向性震颤,继续IVIG治疗2个疗程后,症状渐缓解,随访10个月症状消失;14例未用IVIG治疗,13例治愈,平均病程为16.4 d,1例随访1年仍有后遗症存在。结论小儿急性小脑炎非典型病例易误诊;但大多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发病中的作用。用双抗体夹心产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51例中枢感染患儿(其中SIRS23例,非SIRS28例)和29例正常健康儿童的血清TNF。含量。结果3组患儿血清TNF。含量的几何均数分别为SIRS组386.81(范围227.38~90.690)、非 277.59(范围186.61~420.51),对照组80.88(范围34.52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血清中苯巴比妥(PB)、苯妥英(PT)、卡马西平(CBZ)、氯硝基安定(CNZP)浓度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以PB、PT互为内标,ODS-Hypersil柱为分析柱,甲醇-水-β-环糊精(45:55:0.01)为流动相;流速为0.8ml/min,紫外检测波长254nm。结果:PB、PT、CBZ、CNZP分离良好,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0.25,0.5,0.05,0.015μg/ml;线性范围分别为2.5-40,2.5-40,1.25-20,0.02-0.32μg/ml;相对回收率分别为97.8%,102.1%,102.3%,103.3%;日蚋、日间RSD均小于10%。结论: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适用于临床开展药物浓度监测。  相似文献   
9.
李光乾  林忠东  焦颖  胡鸿文 《新医学》2003,34(7):433-435
目的:探讨儿童发作性头痛的原因、鉴别诊断和脑电图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发作性头痛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22例患者确诊为偏头痛85例,紧张性头痛35例,经脑电图确诊为头痛性癫痫1例,经磁共振确诊为颅内肿瘤1例。结论:儿童发作性头痛以偏头痛、神经性头痛多见,诊断必须依靠临床表现、脑电图、经颅超声多普勒等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头痛性癫痫临床少见,以头痛为主诉的儿童不应轻易诊断为癫痫。  相似文献   
10.
焦颖  李光乾 《浙江医学》2002,24(12):748-749
低血钾性周期性瘫痪在儿童期较少见。我院1980~2001年共收治9例 ,现分析报道如下。1.1一般资料男性6例 ,女性3例 ;年龄10月~16岁 ,其中13~16岁8例 ,10月1例。有家族史1例。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4例 ,饱食1例 ,经期1例 ,无明显诱因3例。9例患儿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 [1]:(1)发作性骨骼肌驰缓性瘫痪 ;(2)发作时血清钾低于3.5mmol/L,予钾盐治疗有效 ;(3)排除其他疾病所致继发性低血钾性瘫痪。1.2临床表现四肢无力5例 ,其中1例伴有呼吸肌瘫痪、呼吸衰竭 ;肌力Ⅰ、Ⅱ级各1例 ,Ⅲ级2例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