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8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交替体位针刺治疗卒中后尿失禁的疗效。方法:选取卒中后尿失禁患者50例,以交替体位针刺法即先仰卧位针刺第一组穴"通调三焦"继而俯卧位针刺第二组穴"通督调神",4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痊愈14例,显效19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结论:交替体位针刺法治疗卒中后尿失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外痔验方     
余师原乐山已故老中医李镜堂先生用验方治疗外痔,收效甚捷,且不易复发。余独立业医后,每用随手取效。今书出以供验证。一方:取大田螺一枚,洗净泥沙,清水养之。待螺口开后,急以龙脑片少许衔之,倒放  相似文献   
3.
先师李镜堂先生用“蜜姜米”治疗咽喉不利、声音嘶哑。临床上,我常以此法试之,每获满意效果。兹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配制方法:取鲜生姜4两(200克),老嫩均可,清洁洗净,切碎如大米粒,置有盖容器内,加蜂蜜适量,以淹没姜米为度,拌匀后加盖放阴  相似文献   
4.
先师李敬堂(1886—1972)毕生致力于中医的临床诊疗,学验皆优,在内病外治的领域里颇有建树,其中以芥子伍大黄贴穴疗喘证功效尤著。笔者在三十余年的临证实践中,屡用屡效,未见毒、副作用。兹介绍于后,仅供杏林同仁临床验证。  相似文献   
5.
6.
“浸淫疮”一证,临床上并非少见。本病主要由于内湿郁遏,郁久化热,湿热浸淫所致。其证起病较快,传变迅速,以起泡破裂,黄水不断外渗,患面迅速蔓延为特征,故又有“黄水疮”之名。本病主要病位在脾。常以颈部,腰部,背部及下阴等处为好发部位。临床表现常兼见高热、阴伤,或气阴两伤等证;甚则热毒浸犯心营,可出现高热神昏、吐血、衄血等危重证候。治疗上应本着《内经》“湿淫于内,……以苦燥之,以淡泄之”的精神,采用苦寒清热、淡渗利湿之法。我共治愈三十余例,现举一例于下: 患儿钟×,男,年龄二月余。  相似文献   
7.
目的:肺硬化性血管瘤(PSH)是一种少见的肺肿瘤,通过探讨PSH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提高对这种肿瘤的认识。方法:对4例PSH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合光镜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PSH由实性、乳头状、血管瘤样、硬化4种结构不同比例混合存在;瘤细胞主要有圆形和表面立方形细胞,两者均表达EMA和TTF-1,圆形细胞表达PR,表面立方形细胞表达CK7,而syn和CgA均呈阴性表达。结论:EMA、CK7、TTF-1等免疫组化对诊断有帮助。肺硬化性血管瘤的良恶性判断要结合临床、影像资料、病理及免疫组化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中医治疗骨创伤后期肢体肿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四会市中医院2015年7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06例骨创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根据计算机随机法分两组,各53例,西医组采用西药进行治疗;中医组采用中医方法进行治疗。就两组患者肢体肿胀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和肢体肿胀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患肢与健肢周径差进行比较。结果:中医组患者肢体肿胀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西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患者肢体肿胀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积分、患肢与健肢周径差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医组患者症状积分、患肢与健肢周径差明显优于西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骨创伤后期肢体肿胀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促进肿胀消退,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到荆门市中医医院骨伤一科就诊需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31例)。观察组采用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后入路开放手术治疗,分别记录术前和术后的腰腿痛VAS评分、ODI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情况,术后末次随访评估计算有效率。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3 d、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腰腿痛VAS评分及ODI评分均明显小于术前,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均未更改手术方式,术后均未出现脑脊液漏、切口感染、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均未行再次手术。末次随访时运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两组患者有效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低分化肿瘤细胞簇(poorly differentiated clusters, PDC)在胆囊癌中的预后意义。方法低倍镜下观察癌组织浸润前沿PDC最密集的区域,20倍物镜下(显微镜视野最大径为1 mm)行PDC计数,取PDC最大值。依据其数目将其分为3级:G1:<5个PDC;G2:5~9个PDC;G3:≥10个PDC。评估胆囊癌患者病理标本的PDC分级,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在51例可切除的胆囊癌标本中,PDC-G1 13例(25.50%),PDC-G2 19例(37.25%),PDC-G3 19例(37.25%)。PDC分级与肿瘤分化、淋巴血管侵犯、pT分期、pN分期、远处转移及pTNM分期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DC分级、肿瘤分化、淋巴血管侵犯、神经纤维侵犯、pT分期、pN分期、远处转移及pTNM分期与胆囊癌患者的预后有显著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PDC分级、pTNM分期及神经纤维侵犯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胆囊癌患者的总生存时间随着PDC分级的升高显著下降(P<0.05)。结论 PDC分级是胆囊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子,高级别PDC与预后不良密切相关,有望成为胆囊癌患者术后是否进行辅助治疗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