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牙列缺损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提高美观度,分析和探讨应用口腔种植体的价值和意义。方法:将84例牙列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双盲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44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在治疗上给予直接修复,而观察组患者则在治疗上应用口腔种植体,对比和研究患者对治疗结果的满意度。结果:经过对比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对治疗结果的满意度和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占据优势,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口腔种植体方案用于牙列缺损患者治疗过程中,不仅增加患者对治疗结果的满意度,而且有效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腭侧游离龈瓣修复上颌前牙区牙龈瘤切除术后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制取腭侧游离龈瓣修复上颌前牙区牙龈瘤切除术后牙龈缺损22例。采用龈缘形态评价标准、龈乳头指数、改良出血指数等评价腭侧游离龈瓣修复前牙区牙龈瘤切除术后缺损的临床效果。结果22例患者缺损区牙龈质地、厚度与高度、牙龈乳头丰满度均取得良好的效果。结论腭侧游离龈瓣修复前牙区牙龈瘤切除术后缺损的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微创拔除较为困难上颌埋伏阻生第三磨牙的临床效果。 方法2012年1月至2017年3月期间就诊广州市海珠区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诊断为上颌埋伏阻生第三磨牙共计78例,排除拔牙禁忌证,锥形束CT(CBCT)检查评估患牙位置与毗邻重要解剖结构的位置关系,利用微创拔牙器械与方法拔除患牙。术后1周评估微创拔牙方法的效果以及其并发症发生率等。 结果78例微创拔牙手术时间为3~ 45 min,平均13 min。手术期间患者感觉无明显不适,微创拔牙术后不良反应较低,78例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情况。 结论微创拔牙在拔除较为困难的上颌埋伏阻生第三磨牙中具有一定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伴上颌窦囊肿或慢性上颌窦炎的经外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牙种植的治疗效果。 方法从2014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在广州市海珠区口腔医院种植修复科以及口腔外科诊治的行经外侧壁开窗的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牙种植的患者共53例种植体,根据文献报道的纳入标准,分为三组,可进行上颌窦底提升术的伴上颌窦囊肿者为囊肿组共17例,可进行上颌窦底提升术的伴有慢性上颌窦炎者为炎症组共15例,上颌窦内无明显炎症或囊肿者为正常对照组共21例。术前记录上颌窦黏膜厚度,上颌窦底剩余牙槽骨高度(RBH),术中记录有无上颌窦黏膜撕裂、破裂。术后7 d记录术后并发症情况,定期随访,在修复后12个月记录分析上颌窦内成骨高度(SBG)、种植体尖端成骨高度(ABH)、种植体边缘骨吸收(MBL)、上颌窦囊肿变化或上颌窦黏膜增厚情况。使用SPSS 20.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术后急性感染比较使用卡方检验中Fisher精确检验,三组间的上颌窦黏膜厚度、上颌窦内成骨、边缘骨吸收等指标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差异比较,术前、术后囊肿直径和上颌窦黏膜厚度对比使用配对t检验。 结果三组病例术中均未出现上颌窦黏膜撕裂。囊肿组2例、炎症组3例、对照组1例出现术后急性上颌窦炎,三组间急性炎症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2.049,P = 0.352)。三组病例均无术后上颌窦积血、积液等情况。修复后12个月,囊肿组SBG为(8.09 ± 1.20)mm,炎症组SBG为(7.17 ± 1.18)mm,对照组SBG为(7.36 ± 1.41)mm,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 2.409,P = 0.100);囊肿组ABH为(1.94 ± 1.34)mm,炎症组ABH为(1.40 ± 1.12)mm,对照组ABH为(2.10 ± 1.30)mm,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 1.382,P = 0.261);囊肿组MBL为(0.53 ± 0.70)mm,炎症组MBL为(0.47 ± 0.92)mm,对照组MBL为(0.48 ± 0.67)mm,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 0.118,P = 0.889)。囊肿组术后囊肿直径[(2.35 ± 3.51)mm]较术前的囊肿直径[(8.41 ± 3.04)mm]有所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5.216,P<0.001)。炎症组术后黏膜厚度[(6.27 ± 2.15)mm]较术前厚度[(5.27 ± 1.58)mm]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562,P = 0.023)。 结论伴上颌窦囊肿或慢性上颌窦炎的经外侧壁开窗的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牙种植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引导骨再生在种植上颌美学区域的美学效果评价.方法 收集就诊行上颌前牙区种植修复需植骨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混有PRP组和未混有PRP组,手术成功,完成随访98例,其中PRP组(实验组)50例,未混有PRP组(对照组)48例,种植手术采用两期手术方法,使用Ankylosis系统.6个月后行二期手术、修复.术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拍摄X线片,记录种植体周围牙槽骨垂直与水平向骨吸收的情况.在二期手术时,取新生骨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比较植骨区骨组织学特点.结果 二期手术时,植骨区组织切片见新生骨,新生骨骨小梁粗细不一,排列无序.实验组的新生骨小梁比对照组更密集、粗大,连续性更好.在术后6个月、12个月、术后18个月、术后24个月实验组与对照组种植体边缘骨吸收大于1个螺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RP取自自体,制备简便,具有良好的成骨效果起到了良好的"撑起"软组织的效果,进而实现了种植美学区域良好的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微创拔除埋伏阻生牙的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98 例埋伏阻生牙,排除拔牙禁忌证,术前拍摄X 线片或牙科CT,评估患牙位置及其与毗邻重要解剖结构的位置关系,采用改良翻瓣术,利用微创拔牙器械与方法拔除患牙.术后常规医嘱,1 周后拆线.记录术中、术后患者主观感受;记录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评估微创拔牙方法的效果.结果 微创拔牙手术时间为5 ~ 30 min,平均为16 min.患者术中感觉舒适,与采用传统拔牙相比,患者的恐惧感有所降低.微创拔牙术后不良反应如术区肿胀、疼痛等患者自觉不适为12.2%.98 例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微创拔牙相比传统拔牙术,提高了患者在手术中的舒适度,减少了各种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可在临床上普及采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伴有牙源性上颌窦炎(odontogenic maxillary sinusitis,OMS)患牙拔除后因骨量不足行上颌窦底提升术及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已通过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上颌后牙区患牙无保留价值且确诊为OMS,拔牙后6~8个月骨高度不足行上颌窦底提升术及同期种植45例作为研究组。同期随机纳入上颌后牙区患牙无保留价值但未诊断为OMS,拔牙后6~8个月因种植区域骨高度不足行上颌窦底提升术及同期种植48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中部分上颌窦底骨质不连续及上颌窦底剩余牙槽骨高度<4 mm的病例行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术共13例,其余32例行穿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对照组上颌窦底剩余牙槽骨高度<4 mm的病例行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术共8例,其余40例行穿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种植术后6~8个月行二期修复治疗。种植术后21 d、3个月、8个月及修复后每6个月进行随访,修复后24个月比较2组上颌窦内成骨高度(sinus bone gain,SBG)、种植体尖端成骨高度(apical bone height,ABH)和种植体边缘骨吸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 PRP)引导骨再生在种植前牙美学区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行上颌前牙区种植修复且需行植骨手术的病例98例,随机分为混有PRP组(试验组)和未混有PRP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0例,对照组48例,手术成功,完成随访,种植手术采用两期手术方法,使用Ankylosis系统,6个月后行二期手术并进行修复。二期手术术后6、12、18、24个月分别拍摄X线片,记录种植体周围牙槽骨垂直与水平向骨吸收的情况;分别在修复完成、修复6、12、18个月后对种植修复体唇侧软组织美学进行红色美学( pink esthetic score, PES)和白色美学(white esthetic score, WES)评价。结果在术后6、12、18、24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种植体边缘骨吸收>1个螺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在修复即刻、修复后6、12、18个月,观察组PE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修复完成、修复后6、12、18个月,观察组WES评分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RP取自自体,制备简便,具有良好的成骨效果,重建软组织丰满度,进而获得前牙种植区域良好的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笔者完成了双层牙冠半固定修复牙列缺损1例,现报道如下。 患者,女性,61岁,于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修复科就诊。主诉:上前牙拔牙半年,要求修复缺失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