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输尿管结石(附8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复杂性输尿管结石经钬激光腔内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2月~2005年5月收治的经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复杂性输尿管结石87例的临床资料。87例均伴有患侧轻~中度肾盂积水,其中46例合并结石远端输尿管狭窄,69例合并有息肉或肉芽组织包裹,21例为ESWL治疗失败后。结果87例中83例单次手术碎石成功,单次手术结石粉碎率达95.4%(83/87),2例结石在钬激光碎石过程中移位于肾盏,术后再行ESWL治疗;1例进镜时输尿管穿孔,1例术中退镜时输尿管黏膜撕脱改为开放手术。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输尿管结石安全、有效,尤其适用于体外冲击波碎石效果不佳的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川西地区泌尿系结石的成分构成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前瞻性收集2011年11月~2013年11月经确诊为泌尿系结石的患者500例,采用红外光自动分析仪(LIIR一20型)分析结石成分构成。用SPSS13.0软件描述性分析相关研究指标。结果:泌尿系结石患者的性别比(男:女)为1.86:1,且以中青年(29~48岁)居多(46.8%)。少年患者以肾结石为主(55%),青年、中年和老年患者以输尿管结石为主(分别占69.9%、65.2%和53.6%)。泌尿系结石成分主要为纯一水草酸钙(28.4%),但青年患者以混合结石(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和碳酸)居多(38.2%)。汉族患者结石成分主要为纯一水草酸钙(29.8%、);藏族多为混合结石(38.0%)。结论:川西地区泌尿系结石成分主要为草酸钙,且具有民族和地区差异,建议针对结石成分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3.
经尿道汽电切术治疗腺性膀胱炎(附3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提高腺性膀胱炎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30例腺性膀胱炎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随访0.5~8年,平均4.5年,疗效明显。结论:经尿道汽电切术对于治疗腺性膀胱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朱蜀侠  王宇 《四川医学》2014,(7):776-778
目的:探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65例BPH 患者平均分为2组,行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32例与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33例,对两组术前及术后随访3个月时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PVR)等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的 Qmax、PVR、IPSS、QOL 较术前均有改善(P 〈0.05);两组在 IPSS、QOL评分、Qmax 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与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的近期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相似,可作为手术治疗 BPH 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5.
钬激光结合输尿管镜治疗泌尿系结石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探讨钬激光结合输尿管镜腔内治疗泌尿系结石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采用钬激光联合输尿管镜治疗泌尿系结石380例。结果:单次手术结石粉碎率达90.8%(345/380),其中肾结石成功率为81.8%(54/66),输尿管上段结石单次碎石成功率为93.1%(284/305),中、下段结石为97.9%(91/93),膀胱结石及尿道结石为100%(9/9)。结论:钬激光联合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安全、有效,手术技巧容易掌握;尤其适用于结石合并输尿管狭窄、结石合并息肉形成或结石嵌顿包裹,以及体外冲击波碎石失败的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不同年龄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尿流动力学各项参数的差异。方法总结分析2010年9月至2015年3月在该院行尿流动力学检查的215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尿流动力学参数,以年龄小于50岁为A组,50~59岁为B组,59~69岁为C组,69岁为D组,总结分析并比较各年龄组尿流动力学参数的差异,包括最大尿流率(Qmax)、达峰时间(TQmax)、排尿时间(VT)、尿量(VV)、残余尿量(PVR)、初次尿感容量(FS)、强烈尿感容量(SS)、腹压漏尿点压力(ALPP)、最大尿道闭合压(MUCP)、膀胱收缩指数(BCI)及Qmax时的逼尿肌压力(Pdet.Qmax)等指标。结果各年龄组间平均Qmax(P=0.003)、PVR(P=0.041)、SS(P=0.032)、Pdet.Qmax(P=0.026)、BCI(P=0.048)、MUCP(P=0.0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VT(P=0.069)、VV(P=0.086)、FS(P=0.135)、ALPP(P=0.176)在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Qmax、Pdet.Qmax、MUCP随年龄增加呈降低趋势,PVR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结论年龄越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排尿功能越差,逼尿肌收缩力和尿道闭合功能随年龄增加而减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653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及相应处理措施。结果术中结石返肾14例(2.14%),输尿管穿孔9例(1.38%),置镜失败10例(1.53%),输尿管断裂2例(0.31%),中转开放手术15例(2.30%);术后肾绞痛7例(1.07%),大出血4例(0.61%),严重感染3例(0.46%)。结论熟练的技术操作及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是减少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的技术要点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后腹腔镜技术行输球管上段切开取石术46例,其中有29例有ESWL失败史。结石直径10~25mm,平均17.5mm。结果:46例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间55~160rain,平均100min;术中出血20~60ml,平均30ml;术后无漏尿;肠功能恢复时间12~24h;术后2~3天拔除血浆引流管;术后住院7~8天;随访25例,随访时间6~10个月,患者肾脏积水及肾功能均明显好转,无结石复发、炎性息肉及输尿管切开缝合处狭窄。结论: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作为微创泌尿外科的手术方法,丰富了对于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治疗手段;其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掌握好手术指征,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钬激光照射后人T-24膀胱癌细胞株中半胱天冬酶(Caspase)-3蛋白的表达,探讨其在T私细胞发生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取对数生长期人T-24膀胱癌细胞株,分对照组与实验组,试验组以800mJ钬激光直接照射而对照组仅以指示光照射不激发激光能量,照射后48h分别在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的改变,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半胱天冬酶.3蛋白在T-24细胞中的表达。结果800mJ钬激光照射后实验组细胞形态呈现出凋亡改变,半胱天冬酶-3蛋白呈现阳性表达。结论钬激光照射人T-24膀胱癌细胞株,可诱发肿瘤细胞凋亡,半胱天冬酶-3蛋白在诱导T-24细胞凋亡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胥艳  袁丹  刘东亮  王宇  朱蜀侠  苟伟 《重庆医学》2018,(13):1716-1719
目的 研究α硫辛酸能否抑制头端延髓腹外侧区(RVLM)线粒体中活性氧(ROS)的过量产生来缓解高盐诱导的高血压反应.方法 将雄性大鼠32只分配到两组:分别给予正常盐饮食(0.3% NaCl)8周(n=16)和高盐饮食(8% NaCl)8周(n=16,诱导高血压模型).之后将正常盐饮食大鼠及高盐饮食大鼠各自再分别分为两组,每两组分别给予溶于0.9%生理盐水的α硫辛酸(60mg/kg)或单独给予生理盐水灌胃饲养9周.由此共4组,即:实验组(n=8,高血压模型样本喂养α硫辛酸)、模型组(n=8,高血压模型样本喂养生理盐水)、对照组(n=8,正常盐饮食样本喂养α硫辛酸)和空白对照组(n=8,正常盐饮食样本喂养生理盐水).监测各组样本动脉压的变化并在实验结束时通过免疫荧光检测超氧化物含量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头端延髓腹外侧区内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 H]氧化酶2(NOX2)、NOX4及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的表达情况;用ELISA测定RVLM中线粒体丙二醛(MDA)等氧化应激相关物质的表达差异.结果 实验组平均动脉压(MAP)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模型组二氢乙啶(DHE)荧光强度分别为60.2±3.1、99.1±3.8;Cu/Zn-SOD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分别为(20.8±1.1)、(6.9±1.2)个;NOX2阳性神经元数量分别为(12.3±3.5)、(25.1±5.4)个;NOX4阳性神经元数量分别为(10.1±2.2)、(13.3±4.1)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显示实验组与模型组NOX2水平分别为78.9±2.0、112.7±3.8;NOX4水平分别为63.2±2.1、99.4±1.7;实验组与模型组RVLM中Cu/Zn-SOD水平分别为19.7±1.6、10.3±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粒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分别为(33.1±3.8)、(15.2±1.7) U/m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模型组线粒体谷胱甘肽(GSH)水平分别为(5.2±0.9)、(2.3±0.5)μmol/g;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分别为(325.8±7.3)、(467.9±6.1)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α硫辛酸可通过降低NOX2和NOX4的表达、线粒体酶生物能量及提高高血压发展中的RVLM在细胞内的抗氧化能力来抑制高血压发展过程的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