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87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北京新发现的人偏肺病毒N蛋白编码基因的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目的 了解新近从北京地区发现的人类偏肺病毒 (humanmetapneumovirus ,HMPV)N蛋白编码基因的特征。方法 从经RT PCR检测HMPV阳性的临床鼻咽洗液标本中进行HMPVN蛋白全基因扩增、克隆至pUCm T载体中并进行测序 ,与GenBank中的多株HMPVN蛋白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和进化树分析。结果 经扩增并测序 ,标本BJ1816和BJ1887N蛋白基因全长为 1185bp ,编码 394个氨基酸。BJ1816N蛋白基因与国际上第一株HMPV分离株NDL0 0 1和GenBank中其它的多株HMPV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 86 .2 %~ 99.0 %和 96 .2 %~ 99.7%。BJ1887N蛋白基因与以上进行比较的各株HMPV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 86 .6 %~ 97.0 %和 96 .4 %~ 99.5 %。BJ1816和BJ1887之间N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 86 .6 %和 96 .4 %。提示BJ1816和BJ1887分属于HMPV的两个不同的基因进化簇。结论 从基因水平进一步证明新近发现的婴幼儿肺炎的新病原确为HMPV ,提示北京地区婴幼儿中同时存在两个不同进化簇 (即基因型 )的HMPV感染。  相似文献   
3.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鉴别呼吸道合胞病毒亚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使鉴别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syncytialvirus,RSV)A、B亚型的方法更为简单、特异、有效。方法根据RSVG蛋白编码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一套引物,其中P1为亚型间通用的引物,P2和P3分别为A、B亚型特异性引物。将这些引物用于同一逆转录聚合酶链(RTPCR)反应,A、B亚型株的扩增产物分别为277bp和863bp,根据PCR产物的大小即可鉴别所测毒株的亚型。用这一方法对RSV原型株和9株我国分离株进行亚型鉴定。结果分离株8株为A亚型,1株为B亚型,分型结果与单克隆抗体检测和基因序列分析完全相符。结论RTPCR方法鉴别呼吸道合胞病毒亚型具有快速、简便、敏感、特异等特点,适用于RSV临床标本的亚型分型及流行病学研究  相似文献   
4.
儿童病毒性脑炎62例临床及病毒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组儿童病毒性脑炎临床表现差异及脑脊液病毒病原学特点。方法 选取首都儿科研究所2 0 0 2年 1月至 2 0 0 3年 2月收治的 6 2例病毒性脑炎患儿 ,根据年龄分为A组 ( <3岁 )、B组 ( 3~ 6岁 )、C组 ( >6岁 ) 3组。 ( 1)分析不同年龄组临床表现特点。 ( 2 )应用多重引物PCR方法对脑脊液进行病毒病原学检测 ,包括肠道病毒 (EV)、疱疹病毒 (HSV)Ⅰ、Ⅱ型、EB病毒、巨细胞病毒 (CMV) 5种。结果  ( 1) 3组患儿均有发热、嗜睡、烦躁、淡漠等症状 ;其他伴随症状 :A、B两组患儿中 2 4例 ( 6 2 5 % )伴有惊厥 ,C组中 2 2例 ( 95 7% )伴随头痛。 ( 2 )脑脊液病毒病原检测阳性者 39例 ( 6 2 9% ) ,其中EV 18例 ( 4 6 2 % ) ,HSVⅡ型 9例 ( 2 3 1% ) ,CMV、EB病毒各 6例 (各 15 4 % ) ,HSVⅠ型未检出。结论  ( 1)除发热、嗜睡以外不同年龄组病毒性脑炎患儿伴随症状不同。 ( 2 )应用多重引物PCR方法早期检测脑脊液病毒病原阳性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儿科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毒病原,建立快速、敏感、特异的检测鼻病毒(HRV)的方法.方法根据已发表的HRV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巢式PCR引物,并用多种呼吸道病毒的标准毒株确定方法的特异性.收集2002年11月至2003年10月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标本771例,应用巢式PCR方法检测标本中有无HRV基因片段.结果特异性检测结果显示仅HRV cDNA有预期大小的片段扩增.771例标本中HRV总检出例数为148例(148/771),占19.2%;HRV阳性检出率在咽炎患儿中达到53.3%(8/15),喉炎患儿43.8%(7/16),支气管炎患儿为28.7%(29/101),其他如急性扁桃体炎、急性肺炎等患儿也有较高的HRV阳性检出率.在2002年11月以及2003年8-10月HRV检测阳性率较高(21.6%~32.6%),尤其在2003年9月份HRV检测阳性率最高,达到32.6%;2003年3-7月HRV阳性标本所占百分率较平稳,在16.0%~19.1%之间.结论建立的巢式RT-PCR可以检测到儿科呼吸道感染患儿标本中的鼻病毒基因片段;HRV是北京婴幼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毒病原之一.  相似文献   
6.
北京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腺病毒感染临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北京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中不同型别腺病毒感染临床特征, 明确腺病毒分型的临床必要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 纳入2017年11月至2019年10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因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的9 022例次患儿呼吸道标本, 经直接免疫荧光(DFA)和(或)核酸检测确定为腺病毒阳性者进行五邻体、六邻体及纤维蛋白基因扩增并测序, 构建系统进化树区分腺病毒型别。收集并分析腺病毒主要型别感染患儿的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等临床资料, 采用t检验、U检验、χ2检验进行型别间临床特征差异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9 022例次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中腺病毒阳性检出率为4.34%(392例次), 成功分型205例, 其中男131例、女74例, 年龄22.6(6.7, 52.5)月龄, 3型腺病毒阳性102例(49.76%), 7型86例(41.95%), 1、2、4、6、14、21型共17例。7型与3型腺病毒感染患儿临床特征比较, 在出现喘息[10例(11.63%)比25例(24.51%)]、白细胞计数>15×109/L[4例(4.65%)比14例(13.73%)]、白细胞计数<...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儿童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的特点,探讨儿童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科2012-01-2013-06收治的3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结果。结果30例患儿以发热、意识障碍、头痛、呕吐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发热27例(90.0%),意识障碍22例(73.3%),昏迷1例,头痛22例(73.3%),呕吐21例(70.0%);阳性12例(40.0%),颈抵抗可疑阳性5例(16.7%);双侧巴宾斯基征阳性12例(40.0%),单侧巴宾斯基征阳性3例(10.0%);布鲁津斯征均为阴性;2例(6.7%)凯尔尼格征阳性;血液肠道病毒学检查(柯萨奇、埃科病毒及EB病毒抗体IgM、IgG),抗体[IgM 和(或)IgG]均为阳性,但脑脊液病毒学抗原检查仅7例阳性;脑电图(EEG )和磁共振成像(M RI)检查,7例(23.3%)EEG异常,2例(6.7%)M RI异常。经抗病毒、降颅压等治疗,随访6~12个月,1例昏迷,1例小脑共济失调,余28例完全康复,未见后遗症。结论儿童病毒性脑炎多数发病较急,临床表现多样,以发热、意识障碍、头痛、呕吐为主,血液中病毒抗体阳性率高,但脑脊液病原学阳性率较低。对症治疗后大部分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
稿约     
人偏肺病毒(human metapneumovirus,hMPV)是婴幼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严重威胁着五岁以下婴幼儿、老年人及免疫功能低下者的健康.但是,目前还没有针对hMPV的有效抗病毒药物和疫苗,所以通过研究其感染发病机制、组织病理变化和免疫机制来筛选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就尤为重要,而各种动物模型的建立不仅可以更好地研究hMPV的感染和免疫机制,而且还可以在hMPV的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的研究和评价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2007年5-6月北京市儿童中流行的手足口病的病原。方法于2007年5、6月间采集来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门诊就诊的手足口病患儿咽拭子标本6份和1份病情危重的手足口病并发神经系统症状而急诊收住院患儿(编号F4243,年龄9岁8个月,女性)的经气管插管呼吸道抽吸液、脑脊液及血清标本。将咽拭子和气管插管抽吸液标本接种Hep-2、MDCK和Vero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同时设计位于肠道病毒5^+非编码区(UTR)的通用引物2对(巢式PCR)、肠道病毒71型(EV71)VPl基因不同位置的特异性引物2对半(PCR和半巢式PCR)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l6)的特异性引物1对检测标本中的病毒核酸。首先用随机引物将标本中的RNA逆转录成cDNA,然后分别用上述引物进行PCR扩增肠道病毒5^+UTR和EV71/CAl6的VPl基因片段;对EV71阳性的标本还扩增了VPl全基因,扩增产物直接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6例门诊就诊的普通手足口病患儿和F4243的呼吸道标本中均扩增到肠道病毒5^+UTR基因片段,有2例门诊患儿和F4243的标本中还扩增到EV71的VPl基因片段,提示该组手足口病患儿均为肠道病毒感染,其中3例为EV71感染。序列测定和分析表明有1例普通手足口病患儿(F4211)和F4243标本确定为EV71。所有标本接种Hep-2和MDCK细胞均未出现病变,说明常见的呼吸道病毒为阴性。除1份咽拭子标本(F4283)外,其余6份接种Vero细胞的标本均出现细胞病变。用肠道病毒通用引物和EV71特异性引物对分离到的病毒株核酸的扩增结果显示这6株病毒均为肠道病毒,其中F4211和F4243为EV71,与直接从呼吸道标本中扩增的结果相符;其余4株为CAl6。结论北京市儿童中流行的手足口病与肠道病毒EV71和CAl6感染有关;EV71可以在5岁以上儿童中引起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0.
徐红  钱渊  许航  朱汝南  王芳  马越 《中国药房》2006,17(6):443-444
目的:为我国制订流感大流行防备计划提供参考。方法:对2003年~2005年北京地区流感样患儿分离的流感病毒流行株30株,用RT-PCR一步法扩增流感病毒M2基因片段、测定核酸序列和进行生物信息软件分析,确定耐药性氨基酸位点。结果:M2基因31位氨基酸被天冬酰胺置换的有20株,显示对金刚烷胺类药耐药率为66.7%。结论:应在我国进一步开展抗流感病毒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