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2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体肠道生物力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人体肠道的生物力学特性,采用电子拉伸机对人体肠道进行一维拉伸试验。结果表明,人体肠道应力-应变关系为指数函数关系。人体肠道各段的指数系数a值接近,但材料常数C有一定的差异,说明肠道各段应力-应变趋势是一致的。在一定应力下,肠道各段轴向与环向的相对伸长率是不同的,表明人体肠道具有各向异性的特性。在一定应变下,肠道各段的增量弹性模量不同,结肠增量弹性模量相对较小,因而更容易发生变形。本研究为肠道内窥镜机器人的研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肠系膜动脉栓塞16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肠系膜动脉栓塞(MAE)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与治疗,进一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对1995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16例肠系膜动脉栓塞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确诊6例,确诊率为37.5%。16例患者均手术治疗,7例死亡,病死率为43.8%。结论:对于中老年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突然发生的腹痛且出现症状与体征不符时,应考虑肠系膜动脉栓塞的可能。提高认识,早期诊断,及时有效的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胆囊切除(1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占胆囊切除术80%~90%,且仍有继续增加的趋势。这是由于LC技术不断被熟悉、掌握的结果,许多原来认为相对禁忌证、甚至禁忌证的病例也逐步被人们所突破,如Calot三角区粘连的萎缩胆囊、有上腹部手术史等的LC病例正在逐步被完成。当胆囊颈部及胆囊管结石嵌顿时处理有一定的难度,如处理不当,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颈部腔镜手术中CO2压力对兔脑组织内皮素(ET)、神经型一氧化氮合成酶(nNOS)的影响并讨论其对脑组织损伤的意义。方法:运用CO2气建立和维持兔颈部的手术空间,24只动物分成4组,每组6只,即3个气压组(4mmHg、8mmHg、12mmHg)和1个对照组(0mm-Hg)。维持CO2气压150min后,对兔脑组织进行ET、nNOS免疫组化染色并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表达变化进行评定。结果:各CO2气压组与对照组相比脑组织ET、nNOS阳性表达的平均光度、平均灰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12mmHg气压组脑组织ET与其他气压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出现脑组织水肿;12mmHg气压组、8mmHg气压组脑组织nNOS与对照组、4mmHg气压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出现脑组织电镜下结构改变。结论:在颈部腔镜手术中,随着CO2气压增高及手术时间的延长,脑组织ET、nNOS增加,造成脑缺血和脑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创技术在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combined with endoscopic sphincterectomy,LC+EST)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with 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LCBDE)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资料。结果 LC+EST应用在2004-2006年与2007-2009年各3年度治疗效果对比:手术并发症、手术成功且无手术并发症例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转开腹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C+LCBDE应用在2004-2006年与2007-2009年各3年度治疗效果对比:手术并发症、手术成功且无手术并发症及中转开腹例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C+EST和LC+LCBDE在治疗效果上对比:手术并发症、手术成功且无手术并发症及中转开腹例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石病的微创治疗方式与术者熟练程度有关。LC+EST、LC+LCBDE有着不同的适应证范围:LC+EST术式宜用于结石小于1.5cm,发生部位为肝胆管以下平面,并且胰腺段胆总管结石病人选择LC+EST术式更为合理;LC+LCBDE术式适宜于胆总管扩张超过1.5cm的较大结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检查对慢性乙肝HBV DNA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分析1998年10月~2003年10月间42例慢性乙肝病人行腹腔镜检查后HBV DNA含量的变化。同时,利用自动生化分析仪同步测定其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和总胆红素(TB)值。结果慢性乙肝病人实施腹腔镜检查后第3天和第7天血清HBV DNA拷贝数、ALT和TB值均分别较术前显著增加(P<0.01),而术后15 d其血清HBV DNA拷贝数、ALT和TB值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慢性乙肝病人行腹腔镜检查,可影响乙肝病毒的复制水平,有必要加强围手术期乙肝病毒量及肝功能的监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采用三镜联合分期手术与全腹腔镜同期手术治疗老年结石性胆道梗阻并发不同程度急性胆管炎患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胆总管结石伴急性胆管炎合并胆囊结石患者75例,其中35例观察组患者在入院后急诊行ERCP术,取出胆总管结石或留置胆管支架引流,择期再次入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或LC联合腹腔镜下胆总管取石术(LCBDE),4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急诊行LC联合LCBDE术。结果 观察组两次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但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观察组WBC计数、NEUT百分比、血清CRP和PC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血清脑钠肽(BNP)和CK水平分别为(427.0±327.0)pg/ml和(95.0±30.0)U/L,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944.0±648.0)pg/ml和(149.0±67.0)U/L,P<0.05】,而血清肌钙蛋白(TNT)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分别为(62.8±54.5)pg/ml和(272.0±48.0)U/L,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0.5±17.1)pg/ml和(229.0±32.0)U/L,P<0.05】。结论 采用三镜联合分期手术治疗老年重症急性胆管炎患者,特别是合并有心肌损伤或心功能下降患者能顺利康复,不影响心功能。  相似文献   
8.
颈部腔镜甲状腺手术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辅助科技设备的不断完善,腔镜技术在各种手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1997年Huscher[1]完成了首例腔镜甲状腺大部切除术.与传统手术相比,其最为明显的优势在于手术切口可以避开体表明显位置,选择较为隐蔽的位置,具有良好的美容效果.从另一方面可以减轻手术后颈部切口带来的颈部感觉异常及吞咽困难.故近年来,腔镜技术在颈部手术中的运用的研究成为热点.但该手术空间较小,技术要求高,手术时间相对较长.与传统手术相比,由于腔镜有将视野放大5~10倍的效果,并发症发生率较传统手术低,但特有的CO2充气灌注并发症却时常发生;虽然美容效果好,但在远距离操作时,皮下剥离面积较大,损伤较大.所以颈部腔镜甲状腺手术是否微创,其创伤炎症指标及免疫水平如何,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疝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56例腹壁切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壁纵行切口、切口感染、切口过大、缝合技术欠佳、高龄、糖尿病、肥胖、低蛋白血症、腹内压增高等因素的存在易诱发切口疝。56例切口疝患者中,41例大、中型及巨大切口疝采用人工合成材料修补后治愈;15例中、小型切口疝按传统方法直接缝合修补,1例术后复发,再次人工材料修补后治愈。随访0.5-3年,无复发。结论采用横向切口、严格操作、止血彻底、预防切口感染、防止腹内压增高、正确使用抗生素、补充营养缓解低蛋白血症、减轻体重等可防止切口疝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疗效.方法:采取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收集本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9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参麦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监测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及B超或CT检查等,以评价其疗效.结果:使用参麦治疗急性胰腺炎,与对照组相比,腹部症状、体征缓解时间明显缩短,痊愈率达76.0%,对照组为56.0 %,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通过改善胰腺的微循环,提高胰腺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减轻胰腺的病理改变,可明显缓解胰腺炎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