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4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套管孔转移是肿瘤种植在腹腔镜套管孔处的现象,套管孔转移一般发生在腹腔镜术后3~9个月,最早发生在术后7天。典型的体征是在原套管孔的一处或多处,扪及质硬、触痛的小节。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金雀异黄素(Genistein)和5-氟脲嘧啶(5-FU)合用对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的相互作用。方法 采用MTT法利用中效原理判定两药合用的效果。结果两种药物单独应用时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其效应增加,合用时两药大剂量时(大于中效浓度)其拮抗作用,小剂量(小于中效浓度)时其有协同作用;两药给药时间及给药顺序都会影响效应的大小。结论 上述两种药合用时,大剂量时有拮抗作用小剂量时有协同作用且效应大小与给药时间及给药顺序有关。  相似文献   
3.
制作一种用于肛管直肠、阴道、尿道手术的环形牵开器.经临床使用证明暴露术野效果良好,省时省力,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20只狗作了高位胃肠道外瘘堵瘘实验。人工形成胃空肠吻合口、空肠空肠吻合口、十二指肠降部及十二指肠残端瘘。瘘口小者0.5cm、大者2.0cm大小。堵瘘前24小时漏出液500~1000ml。堵瘘后无明显胃肠液外溢。临床应用两例。一例为胃十二指肠吻合口瘘,另一例为胆囊空肠吻合口瘘,均于术后7天发生。瘘口分别为1.0和1.2cm大小。堵瘘前24小时漏出液约1500ml。堵瘘后无明显胃肠液外溢。患者能进食,自由走动。  相似文献   
5.
6.
本文报道术后早期腹部再手术46例。约占同时期腹部手术1.3%。46例中择期和急诊手术各23例,其中阑尾切除术及胆囊切除术后再手术占63.04%(29/46)。本文就其原因和预防措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1958年7月至1982年10月重庆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收冶胰腺及壶腹周围恶性肿瘤200例,均经病理及/或手术证实诊断。192例经手术冶疗,其中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7例,胆肠吻合术等姑息性手术116例,剖腹探查术47例,其他手术2例。94.2%的患者得到随访。本文根据此200例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8.
近十年胃癌手术治疗预后仍差。自5—Fu用于消化道癌后,化疗已被重视。作者介绍运用化疗后使不能切除的胃癌再次手术成功的方法改善了晚期胃癌的预后。患者,女,69岁。1976年2月因患上腹不适4个月后引起幽门梗阻就诊。入院后行  相似文献   
9.
急性胰腺炎(AP)的发病原因,在我国既往以胆道疾病为主,占50%以上,其次是酗酒和暴饮暴食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近年来高脂血症(HL)已成为AP的重要病因之一,约占AP病因的1.3%~3.8%,而12%~38%的AP伴有甘油三脂(TG)升高。所以,HL既是AP的病因,又是AP代谢紊乱的常见并发症,二者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对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AP)的及时诊断和合理治疗,是医务工作者关注的问题,本文对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结肠癌中S100A2的表达及其与Wnt/β-catenin通路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钙结合蛋白S100A2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关键分子β-catenin、pGSK-3β在人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以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42例结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S100A2、β-catenin和pGSK-3β的表达情况,分析它们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进一步采用Pearson等级相关分析其相关性。结果①免疫组化显示S100A2和β-catenin主要定位于癌细胞核和(或)细胞质,而pGSK-3β主要定位于癌细胞质;②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100A2、β-catenin和pGSK-3β在结肠癌组织中均高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三者在结肠癌DukesC+D期中的表达明显高于A+B期(P<0.01),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③S100A2分别与β-catenin、pGSK-3β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637,P<0.01;r=0.626,P<0.01)。结论 S100A2可能通过调节Wnt/β-catenin通路关键分子而参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