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目的:旨在寻找可以对睡眠剥夺后注意力易损与耐受个体进行准确区分的白质纤维束。方法:借助弥散张量成像技术获取各向异性分数、轴向扩散系数、径向扩散系数及平均扩散系数等反映白质弥散特性的特征参数,使用支持向量机分类算法构建睡眠剥夺易损性分类模型;采用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等指标评价分类模型的性能表现;采用置换检验评估分类模型的显著性。结果:与只采用单一类型特征相比,使用组合特征构建的分类器表现性能最佳,其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3.67%、80.00%、87.50%、86.96%、80.77%、88.67%。在组合特征构建的分类模型中对分类贡献较大的白质纤维束主要包括放射冠、内囊前肢、丘脑后辐射及皮质脊髓束等投射纤维、上纵束和扣带等联络纤维以及胼胝体和穹窿联合等联合纤维。结论:特定脑区间白质纤维束的微观结构特性可以作为区分睡眠剥夺后注意力易损与耐受个体的影像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使用独立成分分析方法探讨睡眠剥夺与正常睡眠后默认模式网络(DMN)功能连接的差异。方法 招募50例健康志愿者分别于24 h剥夺睡眠后与正常睡眠后采集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图像,同时使用精神运动警觉性任务(PVT)收集持续性注意力行为学数据。采用独立成分分析方法(ICA)提取静息状态下剥夺睡眠后与正常睡眠后的DMN成分,应用配对样本t检验(P<0.05,FDR校正)比较两种不同睡眠状态下DMN的功能活动强度差异。同时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差异脑区的活动强度与PVT脱漏频次的相关性。结果 与正常睡眠状态相比,睡眠剥夺后左侧内侧前额叶(X,Y,Z=-6,53,4,t=3.89)、右侧内侧前额叶(X,Y,Z=7,59,-4,t=4.05)、左侧楔前叶(X,Y,Z=-2,-60,31,t=4.73)及右侧后扣带回(X,Y,Z=2,-49,30,t=4.27)的功能连接均显著增加(FDR校正,P<0.05,团块大小≥20体素),且发现右侧后扣带回的功能连接强度差值与PVT脱漏频次呈显著正相关(r=0.717,P<0.001)。结论 DMN相关脑区的异常激活可能是睡眠剥夺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睡眠剥夺持续性注意力易损与耐受个体大脑白质完整性的差异。方法:根据睡眠剥夺前后精神运动警觉性(psychomotor vigilance test,PVT)任务表现,将招募的健康志愿者将参与者分为睡眠剥夺易损组(24名)与耐受组(25名),并进行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静息态功能MRI,分析健康成人24 h睡眠剥夺前后大脑低频振幅分数(fALFF)的变化,探讨持续性注意力损伤的神经影像机制.方法:将50例健康志愿者纳入本研究,每例志愿者分别于正常睡眠(RW)及剥夺睡眠(SD)24 h后进行静息态fMRI扫描,采用精神运动警觉性任务(PVT)采集每例志愿者的持续性注意力行为学...  相似文献   
5.
医院医、护、技队伍能级结构现状及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人员能级结构角度出发,通过对上海医科大学儿科医院1989年在职的553名医、护、技专业人员结构现状的分析,发现本院医、护、技队伍在年龄结构、职业类别结构上不合理,从而影响了整体结构的合理性。为了不断适应工作任务的需要,通过分析,力求找出一个在近期内较适宜的比例结构,在聘任、晋升和考核上提出实施对策,改进不足,保证各类各级专业技术人员的合理使用,正常更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基于功能MRI(fMRI)动态低频振幅(dALFF)观察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脑活动特征。方法 于国际神经影像数据共享倡议组织公开数据集ABIDEⅡ中选取21例ASD患儿(ASD组)和37名健康儿童(对照组),对其脑fMRI数据进行预处理,计算dALFF值,观察组间脑活动差异。结果 相比对照组,ASD组左侧海马旁回dALFF值降低(AlphaSim校正P<0.05,簇大小>56)、左侧枕上回dALFF值升高(AlphaSim校正P<0.05,簇大小>56)。结论 ASD患儿左侧海马旁回脑活动减弱而左侧枕上回脑活动增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