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9 毫秒
1.
自体颅骨低温冷藏再植的研究与应用(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体颅骨低温冷藏再植的研究与应用(摘要)张弘,刘芷明,朱侠,刘盛泽,肖致信,郝志文,刘兴吉,申江,耿瑞华,张辉,卢春莉,张维平,丛琦对重型颅脑损伤需行大骨瓣减压的患者,我院自1990年起将取下的骨瓣行无菌低温冷藏,用以再植修复颅骨缺损,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初产妇情绪与应对方式、相关内分泌激素及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应用焦虑症状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350例分娩的初产妇情绪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分为无不良情绪组(215例),单纯焦虑组(52例),单纯抑郁组(48例),焦虑合并抑郁组(35例),比较各组产妇应对方式、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不良妊娠结局。结果无不良情绪组产妇积极应对评分高于其他各组(P0.05),焦虑合并抑郁组积极应对评分明显低于单纯焦虑组及单纯抑郁组(P0.05)。无不良情绪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5),而催产素、催乳素水平高于其他各组(P0.05)。焦虑合并抑郁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明显高于单纯焦虑组及单纯抑郁组(P0.05),而催产素、催乳素水平低于单纯焦虑组及单纯抑郁组(P0.05)。无不良情绪组剖宫产率,胎膜早破、产程延长、胎儿宫内窘迫、产后出血、产后抑郁、产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其他3组(P0.05)。经Pearson单因素分析,SAS、SDS评分与积极应对方式、催产素、催乳素水平呈负相关(P0.05),而与消极应对方式、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初产妇焦虑、抑郁情绪通过影响产妇内分泌激素导致不良妊娠结局,而积极的应对方式能有效减轻初产妇不良情绪,调节内分泌,改善产妇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3.
用家兔造成脑挫裂伤模型后,置于2绝对大气压(ATA)氧仓内80分钟,能减少脑组织缺血坏死灶的形成,使脑组织水肿减轻,且提前消退,能够改善动物的意识状态,肢体活动功能,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提示高压氧(HBO)可用于临床治疗脑挫裂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职业因素对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近5年我县疾控中心对结核病门诊临床诊断的肺结核初治患者均于服药满6月化疗结束时观察服药依从情况,本次调查选择服药未依从患者49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从服药依从的患者中采用机械抽样的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03例,按职业是农民或干部及其他进行统计,用百分比作为评定职业分布的指标.结果:两种职业的百分比经X2检验,有显著差异,即肺结核服药未依从患者中农民多于干部及其它,也就是说农民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低于干部及其他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结论:职业因素对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有影响.农民肺结核患者由于文化水平低,对肺结核的严重危害及规律化疗认识不足,再之责任医生及家庭成员对患者服药督导不力等原因导致依从性降低.建议应加强对农民肺结核患者的卫生宣教,使其认识肺结核的严重危害,强调肺结核规律化疗的重要性,同时加强服药督导来提高农民肺结核患者服药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5.
报告2例比较少见的脊髓硬膜外恶性淋巴瘤。1例是何杰金病;1例是非何杰金淋巴瘤。例1,男,35岁。患者半月来腰部持续性胀痛,双下肢无力,尿便障碍3天,于1990年8月24日入院。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下肢肌力Ⅳ级,肌张力高,T7以下浅感觉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行内科保守治疗的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有效的临床护理对策,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4例行保守治疗的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在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内科保守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能够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颅脑损伤后局部脑血流(rCBF)动态变化与临床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颅脑损伤病人60例,按照GCS评分标准分成轻型损伤组45例,中型损伤组8例和重型损伤组7例,20例健康员工为对照组,对入选颅脑损伤患者在伤后2 d内、1周及2周后进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与CT检查,并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入院初和伤后1、2周患者SPECT检测影像学异常阳性率高于CT检测(88.3%vs 46.7%,P<0.05),尤其轻型损伤组患者更为明显(84.4%vs28.9%,P<0.01),2周后头部CT显示出血及水肿大部分消退,而SPECT显示多数病人仍有脑血流灌注减低.结论 rCBF的变化反应了脑损伤的程度,SPECT检查所表现的颅脑损伤后rCBF的变化对判定病情及评估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9.
应用致痫灶切除术治疗癲痫时,能否在术前正确判断癫痫源灶,完全切除病灶是提高疗效的关键。本文通过术中ECoG,结合肉眼、显微镜下所见及病理结果来综合评价EEG、BEAM及CT(MRI)的定位价值,目的旨在提高癫痫源灶定位的精确性。对象与方法一、12例经临床和电生理检查证实的药物难治性癲痫病人。男性9例,女性3例。年龄8岁~46岁,平均25.8岁,<15岁2例。可能的病因有:外伤2例,脑膜炎2例;高热惊厥史2例,出生窒息史2例,余术前病因不祥。病程3个月~32年。平均7.7年(有2例病程短于2年,但CT及MRI有明显结构性改变)。全身强直一阵挛发作(GTCS)8例,复杂部分  相似文献   
10.
伤寒是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伤寒沙门菌出现多重耐药菌株,从而引起临床病情重、病程长、并发症多的特点。作于2004年7至9月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副伤寒甲59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