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2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XCR4活化促进人恶性胶质瘤细胞分泌血管生成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测CXCR4活化对人恶性胶质瘤细胞系U87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8(IL-8)基因表达及蛋白分泌的影响。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标记观测CXCR4在U87细胞中的表达和定位;用间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激活CXCR4,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U87细胞培养上清中VEGF、IL-8蛋白的含量,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二者mRNA的表达。结果CXCR4表达于U87细胞的胞膜和胞质,经活化后可增加VEGF、IL-8mRNA的表达和蛋白分泌量。结论人恶性胶质瘤细胞中CXCR4活化后能够促进血管生成因子VEGF和IL-8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某医院一台全身伽玛刀辐射防护的设计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放射防护预审使医院新建的立体定向伽玛射线全身治疗系统项目设计达到放射防护最优化要求。方法 根据相关辐射标准和资料,对某医院肿瘤治疗中心立体定向伽玛射线全身治疗系统项目的机房选址、布局和防护设计进行放射防护的预审和评价,运用剂量率仪对相关工作场所进行放射性水平监测,对其放射防护效果进行验证。结果 经过实践论证(专家评审及项目竣工验收),该立体定向伽玛射线全身治疗系统在机房选址、布局和防护设施符合有关标准和规定的要求。结论 放射单位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规标准设计建设大型医用射线项目的同时,加强设计预审与放射防护效果验证,对于消除项目隐患、节省建设经费,提高放射诊疗质量和保证防护安全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立体定向伽玛射线全身治疗系统治疗室的防护设计进行预防性审查,以保证各类人员受照剂量在规定限值以内,并符合最优化原则要求。方法 依据设计图纸、治疗室准备采用的建筑材料和伽玛射线全身治疗系统源项等内容,根据不同方向射线距离平方反比衰减关系和防护屏蔽材料衰减系数进行防护屏蔽厚度的计算,要求控制在《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范围之内,并留有二倍安全系数。结果 迷道墙和南墙的厚度应为0.6m,西墙的厚度应为0.9m。结论 通过计算和分析,迷道墙和南墙的厚度可由设计的1m减少至0.6m,西墙的厚度可由设计的1m减少至0.9m,这样既可达到防护的最优化目标,又可节省经费开支和扩大工作空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定量检测人脑星形细胞肿瘤组织芯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及微血管结构参数及其意义.方法采用组织微阵列技术构建包含正常人脑组织、弥漫型星形细胞瘤(WHOⅡ级)、间变型星形细胞瘤(WHOⅢ级)、胶质母细胞瘤(WHOⅣ级)及阳性对照的168点阵的石蜡组织芯片.用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法标记组织芯片中的VEGF及CD34的表达.采用图像分析软件对组织芯片上VEGF的表达强度以及微血管结构参数(包括血管数、血管平均周长)进行定量测试.结果星形细胞肿瘤各级别之间除VEGF阳性单位(positive unit,PU)值、血管平均周长在Ⅲ级与Ⅳ级之间没有差异外,其他级别之间的差异都有显著性差异(P<.05).结论星形细胞肿瘤中VEGF PU值与微血管结构参数可作为星形细胞肿瘤分级和血管生成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掌握兰州军区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水平与防护现状,以进一步加强放射防护管理,保护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方法使用BR2000D微机热释光剂量仪和热释光个人剂量计对所属该军区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剂量监测。结果2004—2008年间共监测外照射个人剂量454人次,年均剂量当量为0.015~0.39mSv,总集体剂量当量为77.079man·mSv。2004-2008年放射诊断、放射治疗及核医学工作人员受照剂量都在逐渐下降。结论5年来,该军区放射防护工作明显加强,防护条件明显改善。应加强对个别单位及个人进行强制性剂量监测。加强全区放射工作人员防护知识培训,继续提高放射卫生防护水平。  相似文献   
6.
军队疫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现行的军队疫情监测管理系统提供改进建议。方法在军队疫情监测管理系统实际应用过程中注意发现问题。结果现行的军队疫情监测管理系统在生成和接收上报数据、传染病报告卡的录入、自动查重、统计图的使用、数据的安全可靠性、数据备份和恢复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并针对以上各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供参考的改进建议。结论现行的军队疫情监测管理系统作进一步修改后,能更好地服务于军队疫情管理。  相似文献   
7.
8.
吴娜  曾发贵  平轶芳  辛榕  江涛  卞修武 《重庆医学》2007,36(11):1053-1054
目的 观测趋化因子间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和CXCR4肿瘤中的分布特点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间接免疫荧光双标记胶质瘤组织中的SDF-1、CXCR4、CD34蛋白,应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术观测30例不同病理分级的星形细胞肿瘤.结果 SDF-1和CXCR4表达随着肿瘤级别的增高而增强.主要分布于血管内皮细胞、肿瘤间质,在血管周围的表达量最强.结论 SDF-1、CXCR4的表达强度与肿瘤分级相关.肿瘤血管周围荧光最强,表明其在肿瘤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反映血管新生状态的指标经模糊C均值聚类对星形细胞肿瘤病理学分级进行探讨。方法采用含有正常成人脑组织、弥漫性星形细胞瘤(WHOⅡ级)、间变性星形细胞瘤(WHOⅢ级)、胶质母细胞瘤(WHOⅣ级)及阳性对照组织的168点矩阵的组织芯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SABC双标法标记内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以Image-Pro Plus 5.1中文版图像分析软件对染色结果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阳性单位、微血管密度及微血管平均周长等指标进行测定。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筛选与星形细胞肿瘤病理级别相关的参数,以矩阵实验室数学软件提供的模糊C均值聚类函数参数作为聚类对象,将不同的组织切片参数值进行模糊C均值聚类,所得聚类值分别赋值为星形细胞肿瘤病理分级值。结果(1)在不同病理分级组之间,星形细胞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阳性单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各病理分级组间两两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在不同病理分级组之间,星形细胞肿瘤微血管密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两两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3)星形细胞肿瘤微血管平均周长,Ⅱ级组与Ⅲ级组、Ⅱ级组与Ⅳ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而Ⅲ级组与Ⅳ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4)与WHO病理分级相比,模糊C均值聚类产生的星形细胞肿瘤病理分级值对Ⅱ、Ⅲ、Ⅳ级等级别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5.71%、48.39%和78.95%,总体正确率达68.46%。结论星形细胞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阳性单位、微血管密度和微血管平均周长等项指标的模糊C均值聚类值与星形细胞肿瘤病理分级值比较符合,可应用模糊C均值聚类法对星形细胞肿瘤的病理分级进行辅助推测。  相似文献   
10.
基于MATLAB和HTML混合编程的多幅图像显示与校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B法微核图像自动分析系统的研究过程中,至少要有一千幅甚至几千幅双核细胞图像需要人工检视,并对每个双核细胞内所含的微核个数进行核对,以便进行系统性能测试和结果对比分析。本文采用MATLAB和HTML语言混合编程的方法 ,首先将自动识别出的双核细胞图像及其内部微核个数等信息自动写进HTML的表单中,并将多幅双核细胞图像和分析结果以网页的形式显示,然后再利用由VBScript编写的嵌入网页中的脚本程序实现每幅细胞图像中微核识别结果的校验。这为采用MATLAB语言显示多幅图像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对于采用GUI设计其它图像分析软件也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