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肩周炎发病缓慢,病程长,口服药效不理想,长期应用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有消化道溃疡、出血等副作用;外檫剂、贴剂、按摩、火罐等方法不能达到深部组织解除疼痛和松解肌肉;针灸疗法虽能进入深部组织刺激神经感受器起治疗作用,但必须每日治疗,疗程长。神经阻滞法治疗肩周炎是目前较理想的一种治疗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小儿短小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需做短小手术的患儿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Ⅰ组为静脉单次推注氯胺酮2mg/kg,瑞芬太尼0.025~0.100μg·kg-1·min-1复合异丙酚60~200μg·kg-1·min-1持续静脉泵注维持组,Ⅱ组为静脉单次推注氯胺酮2mg/kg,氯胺酮10~25μg·kg-1·min-1持续静脉泵注维持组.记录患儿术中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术后苏醒时间和术后恶心呕吐、精神症状(恶梦、幻觉、错视、哭闹等)等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儿SpO2均较平稳,但Ⅰ组HR较术前明显减慢(P<0.05),MAP波动较小(P>0.05),而Ⅱ组HR和MAP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 Ⅰ组术后麻醉苏醒明显快于Ⅱ组(P<0.05);Ⅰ组术后恶心呕吐、精神症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Ⅱ组低(P<0.05).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小儿短小手术的麻醉,具有术中生命体征稳定、患儿苏醒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毁损兔腹腔神经节(Celiac ganglion,CG)对胃扩张兔脊髓P物质(Substance P,SP)表达的影响,探讨SP是否也参与内脏痛的传递。方法:按2&#215;2析因设计,将新西兰大白兔20只,随机分为4组:非扩张非毁损组(nDnB)、扩张非毁损组(DnB)、非扩张毁损组(nDB)、扩张毁损组(DB),每组各5只。DB、nDB组用HIFU毁损神经节,nDnB、DnB组假手术,术后7d,安置胃扩张装置。安置后7d,nDB、nDnB组在麻醉下灌注固定取胸段6~8(T6-T8)脊髓,DB和DnB组在扩张胃1h后,灌注固定取脊髓。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脊髓后角sP光密度(Opticaldensity,OD)。结果:在后角Ⅰ、Ⅱ层内,毁损CG使中间区及其后根投射纤维内的OD增加(P〈0.01),胃扩张后使内、外侧区的OD增加(P〈0.01),毁损CG后,胃扩张使后角Ⅰ、Ⅱ层的内、外侧区OD增加值下降(P〈0.01)。结论:胃扩张会引起胸段脊髓后角SP的表达明显增加;毁损CG使胃扩张引起的增加值下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和乙醇阻滞腹腔神经节(celiac ganglion,CG)对内脏大神经(Left greater splanchnic nerve,LGSN)放电的影响.方法:10只兔,随机分为HIFU组5只和乙醇组5只,分别用HIFU和95%乙醇阻滞CG,记录阻滞前与阻滞后节前和节后神经纤维对胃扩张(gastric distension,GD)的放电.结果:阻滞后行GD,HIFU组LGSN放电频率无明显改变(P>0.05),而乙醇组明显增加(P<0.01).安静时,阻滞后乙醇组LGSN放电频率有非常显著的增加(P<0.01),两组节后纤维放电频率均减少,电压降低(P<0.01).结论:HIFU可以立刻同时完善地阻断交感神经和内脏感觉神经的传导,乙醇可立刻阻断交感神经的传出神经纤维,对内脏感觉神经的传导阻滞程度较HIFU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监测麻醉(MAC)用于门诊隆胸术是否优于传统的区域阻滞麻醉.方法:32例受术者分为MAC组和对照组(Con),MAC组给予芬太尼、异丙酚后行区域阻滞麻醉;对照组行传统的区域阻滞麻醉.结果:麻醉效果:MAC组优良率高于Con组P<0.01;MAP和HR的改变:MAC组P>0.05;Con组术中高于术前P<0.05;呼吸:两组的SpO2最低值比较P>0.05;局麻药毒性反应:Con组高于MAC组P<0.01;术毕至离院时间:PADSS评分≥9分,所需的时间≥120min,两组均无1例.结论:MAC用于门诊隆胸术优于传统的区域阻滞法.  相似文献   
6.
丙泊酚是目前临床使用最为广泛的静脉全身麻醉药,但其常常发生注射痛.在令患者惧怕的33项临床问题的调查中,丙泊酚注射痛占第7位[1],其门诊手术时发生率为28% ~ 90%[2],名列第3.临床最常用的防治丙泊酚注射痛的方法是应用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多以预注和混合使用两种用药方式.Jalota等[3]综述两种方式的研究文献,其中25篇报道认为混用最为有效,24篇认为两种方式效果相当,国内曹云飞等[4]的研究认为混用效果优于预注.此外,由于破乳或乳剂微粒直径大于0.5 μm有引起肺栓塞的危险[5],利多卡因与丙泊酚混合后药物性状的变化是否能安全使用,也是临床十分关注的问题.为此,本研究对利多卡因与丙泊酚混合后6h内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乙醇和高强度聚焦超声毁损兔腹腔神经节(celiac ganglion,CG)后CG的形态结构和血压、脉率的变化。方法14只兔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7只,分别用95%的乙醇和高强度聚焦超声毁损CG,连续记录并比较在毁损后0、1、3、5、10min的血压和脉率变化。术后取CG作光学镜和电镜观察。结果镜下见两组兔CG均出现核浓缩,偏位,A组核仁明显;膜性细胞器部分轮廓尚存。有髓纤维分层或失去髓鞘结构,无髓纤维呈空泡状。B组全部核仁消失,空泡形成,膜性细胞器消失,轴突灶性坏死。A组在毁损后3min、B组在1min时血压较基础压有显著下降(P<0.01),在1min时,A组与B组下降幅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在5min、10min时脉率有显著的增加(P<0.05,P<0.01)。结论应用高强度聚焦超声较95%的乙醇毁损CG对血压和脉率有更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用Glidescope视频喉镜辅助气管内插管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令全  李小霞  魏安宁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7):2686-2686,F0003
气管内插管是麻醉学和急救医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临床麻醉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该项技术主要是操作。由于气道的狭小视野,在带教过程中,学生往往不容易看见插管过程中的解剖结构.同时由于插管比较紧急,不可能让学生在人体上反复进行插管操作和训练,特别是在基层医院全麻插管的机会更少,很多医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没有掌握此项技术,这就为临床工作埋下了隐患。  相似文献   
9.
氟哌利多致神经精神反应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氟哌利多引起神经精神反应的各种因素,分析其发病的特点和规律。方法:通过对本院2000年1月~2006年8月有完整记录的神经精神反应反应的病例及维普、PubMed上1989年1月~2006年8月所有病例报道,按性别、年龄、用药方式、配伍、发病时间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国内共有165例报道,其中锥体外系反154例,抽搐发作11例。女性93例(60.4%),年龄多小于30岁(65%),硬膜外运用发生率高(68.8%),以与度冷丁合用和术中运用发生早(P<0.01)。抽搐发作:9例为术中运用(81.8%),与曲马多合用发生率高(73%)。抽搐发作时间早于EPSEs(P<0.05)。结论:氟哌利多围术期应用引起神经精神反应及发作时间与年龄、性别、用药方式、配伍相关,围术期需要引起重视,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HR)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0例HR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5例.全麻组(GA组)采用气管内插管静脉全麻;腰硬联合麻醉组(CESA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记录围术期的血压、心率及精神状况.结果 CESA组血压在麻醉后显著下降(P<0.01),两组在骨水泥使用后血压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