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谢绍峰  朱恒青  刘伟斌  谢正  曹竣 《当代医学》2011,17(17):111-112
甲状腺功能亢进是指甲状腺腺体本身产生甲状腺激素过多而引起的甲状腺毒症。甲状腺激素通过其特异性受体发挥多种生物学效应,心血管系统即是重要的靶器官之一,但甲状腺功能亢进伴急性冠脉综合征为甲亢较少见的心脏表现。近3年我院收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动态心电图监测的诊疗价值。方法选取冠心病老年患者共11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给予常规心电图监测,观察组患者使用动态心电图监测,2组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后,比较2组患者监测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监测,其心肌缺血及心率失常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监测,组间监测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110例患者中心肌缺血ST段改变阵次中有症状心肌缺血阵次显著低于无症状心肌缺血;ST段压低程度有症状心肌缺血与无症状心肌缺血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动态心电图监测可有效提升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阳性检出率,有利于老年冠心病患者诊断及治疗,提高预后质量,获得理想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通过Meta分析评估经远端桡动脉路径(distal radial access, DRA)行冠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DRA是一个新的手术路径,已发表的一些随机对照试验结果不完全一致,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仍存在争议。方法 检索2017年1月1日至2022年9月1日发表在PubMed、Embase、Cochrane、万方、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的文献,筛选出符合要求的随机对照试验,提取数据后进行Meta分析。结果 检索到537项研究,最终纳入18项随机对照试验进行分析(共7 143例患者)。DRA与桡动脉路径(transradial artery access,TRA)相比,桡动脉闭塞(radial artery occlusion,RAO)发生率更低(RR:0.27,95%CI:0.18~0.39,P<0.001,I2=10.4%),穿刺部位血肿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RR:0.89,95%CI:0.67~1.18,P=0.417,...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食管疾病检出率上升, 食管疾病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对患者的治疗与预后有着重要意义。随着胶囊内镜技术的不断完善, 出现的系线胶囊内镜技术及其操作, 对食管早期病变的诊断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本文就系线胶囊内镜在食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ET)是骨髓增生紊乱性疾病,表现为外周血小板增多,伴骨髓巨核细胞增生,易血栓形成和出血,尤以血小板计数〉1000×109/L多见,我科收住以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桡动脉入路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的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股动脉入路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观察组患者采取桡动脉入路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指标。结果2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经过对比,观察组穿刺至置管时间和卧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X线曝光时间和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发症出现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患者时,选择并发症出现率更低,术中出血更少,卧床时间更短的桡动脉入路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生焦虑和/或抑郁的影响,研究ACS合并焦虑和/或抑郁与Hcy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诊断为ACS的1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行Zung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和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评分,对患者发生焦虑和/或抑郁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盐酸小檗碱片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收治的9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盐酸小檗碱片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并比较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及血清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A)水平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改善时间分别为(2.49±0.32) d、(2.19±0.30) d、(2.01±0.36) d、(1.95±0.32) 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12±0.57) d、...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