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哺乳期的人工流产(以下简称人流),并不少见,而且有其特点,现将有关问题略述如下: 一、哺乳期早孕的诊断产后月经转经和初次排卵时间,个体差异较大,一般未哺乳之产妇在产后6~8周转经,而哺乳期产妇最早8周,最迟18个月,一般在5~6个月转经。产后转经较早者多数为无排卵性月经,较晚者多为排卵性月经。有人调查,在产后  相似文献   
2.
3.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患者体内存在严重的免疫失衡,胸腺肽α1(thymosin α1,Tα1)作为免疫增强剂发挥作用,探究多西他赛(docetaxel,DCT)联合Tα1对大鼠乳腺癌免疫微环境中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数量的影响,并初步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将60只雌性SD大鼠分为模型组、DCT组(剂量为10 mg/kg)、Tα1组(剂量为0.8 mg/kg)及3个DCT+Tα1组(DCT剂量为10 mg/kg,Tα1剂量分别为0.2、0.4、0.8 mg/kg),每组10只。给雌性SD大鼠接种大鼠乳腺癌细胞系SHZ-88建立移植瘤模型,成瘤后,DCT组、Tα1组及DCT+Tα1组分别腹腔注射相应剂量的DCT、Tα1,给药周期均为20 d,1次/d。测量大鼠肿瘤体积,采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dT-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TUNEL)染色法检测肿瘤细胞的凋亡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肿瘤组织中CD4 CD25 Foxp3 Treg数量及表达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的Treg数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肿瘤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的表达,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组织中PD-1及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均可明显抑制肿瘤的生长,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显著下调CD4 CD25 Foxp3 Treg数量,以及IL-10、TGF-β、PD-1和PD-L1的表达(P < 0.05),其中DCT+0.8 mg/kg Tα1组作用效果最显著,明显优于其他给药组。结论:DCT联合Tα1可抑制大鼠肿瘤的生长,其中以DCT+0.8 mg/kg Tα1效果最显著,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PD-1/PD-L1的表达,抑制CD4 CD25 Foxp3 Treg浸润。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对类风湿关节炎相关肺间质病变(RA-ILD)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不同证型间实验室指标差异、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中药使用频数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其内在规律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江苏省中医院风湿免疫科79例RA-ILD患者归档病历,统计各证型病例构成比,并对证型间相关指标、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及中药使用频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构成比为气阴两虚证(25.4%)、痰热蕴肺证(24.0%)、寒湿痹阻证(22.8%)、痰瘀痹阻证(27.8%)。4个证型间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Ig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A水平升高者自身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IgA水平在参考范围以内者。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寒湿痹阻证肺部累及症状较轻,痰热蕴肺证、痰瘀痹阻证咳嗽、气喘症状、爆裂音情况及胸部CT表现均较寒湿痹阻证明显,气阴两虚证肺部损伤情况最严重。抗环瓜氮酸抗体(抗CCP)、抗角蛋白抗体(抗AKA)与IgA、IgG存在相关性。各证型常佐以活血通络药。结论:RA-ILD以气阴两虚证、痰热蕴肺证、寒湿痹阻证、痰瘀痹阻证为主。血沉、CRP、IgA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反映RA-ILD患者不同中医证型间区别的参考指标。同时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和抗CCP、抗AKA,可以提高RA-ILD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研究厄洛替尼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90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口服厄洛替尼150 mg/d,直至患者病情发生进展或出现不良反应,分析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 近期临床总有效率(OR)为33.33%,疾病控制率(DCR)为84.44%.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平均为6.1个月,总生存期(OS)平均为12.2个月.女性患者的近期有效率高于男性患者,年龄≤65岁的患者近期有效率高于年龄> 65岁的患者,吸烟或有吸烟史患者的近期有效率低于不吸烟患者,腺癌患者的近期有效率高于非腺癌患者,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皮疹患者的近期有效率明显高于无皮疹症状患者.患者临床常见的不良反应多为轻度或中度的呕吐、腹泻及皮疹等症状.结论 厄洛替尼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明显,药物毒副作用小,患者易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凡十一脏取决于胆"历来是一条比较有争议的经文,各医家对此看法不一,观点各异.笔者对此提出自己的观点,以人身阴阳的主宰阳气为着眼点,分别从子午流注理论、原文的背景以及周易学说来探讨该经文准确、合理的含义.阐述了阳气作为生命的根本依附于胆而生发的理论.  相似文献   
8.
丁甘仁为“孟河医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擅长治疗内科杂病,辨证精准,用药轻灵,擅用反治,出奇制胜。通过研究学习《丁甘仁医案》中治疗肺痈的5篇医案,探究丁甘仁治疗肺痈的学术思想及用药特色。丁氏认为痰热瘀互结于肺脏,血败肉腐为肺痈的关键病机,在治疗肺痈的过程中清热化痰祛瘀贯穿始终,再结合寒热虚实表里,临证化裁,效如桴鼓。  相似文献   
9.
10.
舒诚荣  曹爱玲  章永  王汉姣  周剑  何玲 《骨科》2015,34(4):452-454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放疗)联合替吉奥化学治疗(化疗)局部复发直肠癌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32例经证实的局部复发直肠癌患者接受全盆腔三维适形放疗DT45Gy/25F,后缩野至肿瘤复发区推量至63Gy/35F,同期口服替吉奥胶囊80 mg·(m2)-1·d-1(d1~5,d8~12,d15~19,d22~26,d29~33,d36~40,d43~47)。结果有1例患者口服替吉奥胶囊1周后出现4级血小板下降,停用化疗,只完成放疗,其他患者均完成放疗和化疗。32例患者中,完全缓解3例(9.4%),部分缓解21例(65.6%),总有效率为75.0%;1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71.0%和56.5%;疼痛缓解率为96.9%。主要毒性反应为消化道反应和血液学毒性,有1例出现4级血小板下降,有2例出现3级白细胞下降,有1例出现3级腹泻,3~4级毒性反应发生率为12.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吉奥化疗治疗局部复发性直肠癌方法,近期疗效可靠,患者依从性好,毒性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