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1 毫秒
1.
目的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探讨检测自排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在膀胱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 (端粒酶重复序列扩增基础上PCR -ELISA)TRAP -PCR -ELISA方法检测 5 8例膀胱癌患者、 2 5例良性血尿患者及 30例健康体检者尿脱落细胞的端粒酶活性。结果  (1) 5 8例膀胱癌患者尿脱落细胞阳性率为 81 0 % (4 7/ 5 8) ,2 5例良性血尿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均无端粒酶活性表达。 (2 )TRAP -PCR -ELISA方法检测膀胱癌患者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与常规尿细胞形态学镜检间的差别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检测法对膀胱癌患者的阳性检出率较常规尿细胞形态学方法高 ,可用于膀胱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
鱼腥草注射液对硫酸庆大霉素兔体内抗菌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鱼腥草注射液对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兔体内抗菌作用的影响。方法将健康家兔18只分为3组,每组6只。第1组注射鱼腥草注射液;第2组注射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第3组注射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加鱼腥草注射液。以一定用量连续耳缘静脉注射6 d后心脏取血5 mL,用短小芽孢杆菌按微生物法测定各组药物抗菌活性。结果鱼腥草注射液体内外无抗菌活性,对兔体内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抗菌活性有明显增强作用(P<0.01)。结论鱼腥草注射液与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联合应用有明显的体内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分子水平上对PCR的基本原理、诊断技术及应用进行了归纳和整理。该技术是近几年新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敏感性、高特异性、快速简便的检测方法,并具有用途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等各领域,尤其在微生物的分类、鉴定及传染病的诊断中,显示出令人鼓舞的前景。 1.PCR的发明 PCR为英文“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字首之缩写,意为“聚合酶链反应”。它是一种体外由引物介导的特异基因组或克隆序列的酶促DNA扩增新技术。是由美国  相似文献   
4.
ACE基因、AT1R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ACE)基因/D多态及血管紧张素受体1型(AT1R)A1166C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2型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PCR/DdeI酶切技术,检测93例DN患者(DN组)与94例2型糖尿病患者(DM组)ACE基因及AT1R基因多态基因型。结果DN组ACE基因DD基因型频率(34.4%)、D型等位基因频率(54.3%)较DM组(19.1%,40.4%)均升高(P<0.05,<0.01);两组间AT1R基因A1166C多态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均无差异(P>0.05);ACE和AT1R基因多态与DN的分层分析显示,同时携带ACE纯合子缺失基因型(DD)和AT1R突变基因型(AC+CC)者发生DN的危险较大,OR值为8.569。结论ACE基因/D多态性与2型DM并发DN有关,携带DD基因型和D型等位基因的2型DM患者是DN的易感人群。ATlR基因A1166C多态性虽与我国汉族人2型DM并发DN无关,但AT1R与ACE基因多态存在协同效应,携带AC+CC与DD基因型的个体有更高的患DN风险。  相似文献   
5.
曹明耀  赵铁铮 《临床荟萃》1997,12(24):1139-1140
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建康的世界性传染病,全世界乙肝病毒携带者可达3亿。我国是乙肝高发区,人群HBV感染率60%,HBsAg携带者高达10%~15%,其中有部分是因接触或接受患者或携带者血液而发生肝炎。目前有不少城市血站仍以酶免疫测定法(enzyme immunoassay. EIA)检测HBsAg和抗-HBc来筛选供血员,为探讨供血员HBV感染状况,寻找更敏感特异的检测方法,以消除因输血后引起的乙型肝炎,我们对322名供血员同时用PCR及ELISA进行了检测,结  相似文献   
6.
随着近年国际交流的增多和旅游事业的发展 ,尤其是社会条件与性行为的某些改变以及受西方思想的影响 ,曾一度在我国基本消灭的性病又死灰复燃 ,性病病种及病例亦逐年剧增 ,目前可达 2 0余种[1 ] ,较常见的有 10余种。每年新感染患者达 30 0余万。其中淋病的发病率居各性病之首[2 ] ,且常与衣原体、支原体合并感染。产生青霉素酶的耐药菌株越来越多 ,从而给淋病的诊治带来一定困难。社会上有关性病诊治的广告满天飞 ,几乎所有的医院都开设了性病专科 ,个体行医、游医、专治性病门诊随处可见 ,其中有相当部分行医者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使 ,凡是…  相似文献   
7.
梅毒患者病程中IL-2、IL-10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梅毒螺旋体感染的不同病程与细胞因子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一期、二期、潜伏期梅毒组、血清固定组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IL-2、IL-10的含量。结果一期梅毒组IL-2高于对照组(q=6.68,P〈0.01);二期梅毒组IL-2低于一期组(q=5.38,P〈0.01);二期梅毒组IL-10高于一期梅毒组和对照组(q=6.03,P〈0.01);血清固定组IL-10高于对照组(q=6.60,P〈0.01)。结论IL-2在一期梅毒达高峰,之后随病程进展显著降低。IL-10于二期梅毒显著升高,之后随病程进展呈升高趋势。宿主感染梅毒螺旋体后,其细胞免疫功能受到明显抑制,且随病程进展,其抑制现象愈加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鱼腥草注射液对青霉素、头孢唑林、氨苄青霉素、乳糖酸红霉素和硫酸庆大霉素兔体内抗菌作用的影响.方法 将健康家兔55只随机分为11组,每组5只,第1~11组依次注射鱼腥草注射液,青霉素,青霉素加鱼腥草注射液,头孢唑林,头孢唑林加鱼腥草注射液,氨苄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加鱼腥草注射液,乳糖酸红霉素.乳糖酸红霉素加鱼腥草注射液,硫酸庆大霉素,硫酸庆大霉素加鱼腥草注射液.用量:鱼腥草注射液1 ml·kg-1,青霉素0.12 g·kg-1,头孢唑林0.07 g·kg-1,氨苄青霉素0.15 g·kg-1,乳糖酸红霉素0.05 g·kg-1,庆大霉素3 000 u·kg-1,连续耳缘静脉注射,6 d后心脏取血5ml,采用微生物法测定各组药物的抗菌活性.结果 鱼腥草注射液体内外均无抗菌活性,对兔体外5种抗生素抗菌活性无增强作用,对兔体内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硫酸庆大霉素抗菌活性有明显增强作用(P<0.01),对兔体内头孢唑林、乳糖酸红霉素抗菌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 鱼腥草注射液与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和硫酸庆大霉素联用有协同作用,与头孢唑林和乳糖酸红霉素联用可能无相关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某医院儿科162例住院患者临床标本细菌L型培养与常规培养。96份血液标本培养总阳性率为65.6%(63/96),其中细菌L型占25.0%(24/96),细菌型 占31.3%(30/96),细菌型伴L型占9.4%(9/96)。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阳性标本的44.4%(28/63),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占33.3%(21/63)。66份尿标本培养阳性率为72.7%(48/66)L型占16.7%(11/66),细菌型占53.0%(35/66),细菌型伴L型3.0%(2/66),感染者以女性多见。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大肠杆蓖与克雷伯氏菌为主,占65%以上。可见,广泛开展L型培养不仅明显提高阳性率,并有利于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邯郸市性传播疾病流行趋势及流行特点,为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本市2001~2004年共8 134例可疑STD患者进行检测。结果:检出STD患者6 792例。STD发病总体上升,病种结构也发生了明显改变。4年间STD病种以非淋菌性尿道炎发病率上升最快,2004年占STD的49.70%,位居第一。患病男女性之比1∶1.07,农民、工人、饮服从业人员的发病率较高,患者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结论:邯郸市的性病发病率持续增高,应继续加强性病检测工作,大力开展预防性病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